英伟达市值重回全球第一没几天,“中国英伟达”便踏上了IPO之路。
6月30日,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同时申请在科创板上市。再加上已处于上市辅导阶段的壁仞科技和燧原科技,意味着国产GPU四小龙都已在推进上市了。
短短数年时间,这四家国产GPU明星独角兽便能发展到如此程度,离不开众多投资者的支持。即便是保守估计,也已有上百家投资机构在这个赛道砸下了上百亿元。
红杉中国、深创投、IDG资本、经纬创投、启明创投、高瓴创投、纪源资本、五源资本、腾讯、字节跳动、联想创投、洪泰基金、华登中国、上海科创基金、国调基金、松禾资本、华映资本、高榕创投、基石资本、源码资本、BAI资本、真格基金、CPE源峰、中金资本、春华资本等等,可以说有头有脸的投资机构都已入局。
国产GPU公司,争做“中国英伟达”
国产GPU四小龙的创业故事,得从2018年讲起。
那个时候,随着中美科技竞争加剧,国产GPU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同时市场也在持续扩大。得益于数十年的全球合作,这批国产GPU公司的核心团队大多已在芯片领域深耕多年,最终为投身国产GPU创业浪潮埋下伏笔。
从清华大学无线电85系毕业后,赵立东又拿到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硕士学位。此后,他一直在硅谷半导体芯片行业工作,还参与成立了AMD中国研发中心。
看到国内人工智能算力领域存在巨大机会,他从紫光集团副总裁的位置离开后,与前AMD同事张亚林于2018年在上海创办了燧原科技,率先开始攻克国产GPU。
一年多后,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张文也选择进入这个赛道。在这次创业之前,他不仅做过律师,还在投行工作过,后来又跟着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一起创业做公司,并且也在商汤科技担任过总裁。
虽然没有任何GPU公司的开发或管理经验,但抱着做出顶尖通用计算芯片产品的想法,张文成功说服了众多GPU领域的牛人加入,并让这些人成为在上海成立的壁仞科技的核心团队。
随着行业趋势逐渐明朗,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于2020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成立。至此,国产GPU四小龙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并且开启了各自的征程。
作为黄仁勋曾经的重要“副手”,担任过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和中国区总经理的张建中,曾带领团队建立了GPU在中国的完整生态系统,并把大中国区打造成英伟达在全球最重要的GPU市场。“打造中国最好的全功能GPU”,成为他创立摩尔线程的初衷。
至于沐曦股份,则是由曾在AMD工作多年的陈维良和杨建、彭莉创立。这家公司的核心成员,平均拥有近20年高性能GPU产品端到端研发经验,曾主导过十多款世界主流高性能GPU产品研发及量产,包括GPU架构定义、GPU IP设计、GPU SoC设计及GPU系统解决方案的量产交付全流程。
如今,国产GPU四小龙都已踏上IPO之路,并有望成为“中国英伟达”。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成立时间靠后的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反倒率先递交了招股书,开始争夺“国产GPU第一股”的称号。
商业化压力大,尚未实现盈利
短短数年时间,国产GPU四小龙便在业务上实现了一系列突破。
从定位来看,摩尔线程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为AI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沐曦股份则是专注于自主研发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
对于壁仞科技和燧原科技而言,前者将重心放在研发原创性的通用计算体系和在智能计算领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后者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产品及为通用人工智能打造算力底座。
按照招股书的说法,摩尔线程已成功推出四代GPU架构,产品覆盖AI智算、高性能计算、图形渲染、计算虚拟化、智能媒体和面向个人娱乐与生产力工具等应用领域,从2022年开始的三年收入共超过6亿元。
沐曦股份则是已系统掌握先进制程GPU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设计和量产技术,产品覆盖人工智能计算、通用计算和图形渲染,其中GPU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5000颗。从2022年算起,他们39个月的收入合计超过11亿元。
与此同时,壁仞科技发布的壁砺系列芯片打破了此前一直由国际巨头保持的通用GPU全球算力纪录,其中一款产品已全面量产并成功实现商业落地。
至于提供AI加速卡、系统集群和软硬件解决方案的燧原科技,产品能应用于泛互联网、智算中心、智慧城市等行业和场景,并且已经与合作伙伴联合建成国产万卡推理集群。
时至今日,国产GPU四小龙都实现了一定规模的营收。但受研发等因素影响,他们目前都处于亏损状态。据《财经》报道,2024年,这四家国产GPU公司的营收,最高达到14亿元,最低仅为2-3亿元,没有一家实现盈利。
同年,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的净亏损都超过14亿元,而在研发上的投入分别超过13亿元和9亿元。这番操作下来,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都拥有了不俗的研发实力,分别获得授权专利超过400项和250项。
由于与英伟达存在不小的差距,国产GPU四小龙选择奋起直追,于是上市成为他们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的规划中,他们准备通过此次上市分别募集80亿元和39亿元,资金的主要用途便是用于产品研发。
正如摩尔线程所言,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GPU需要全方位技术积累与长期系统性投入,公司上市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攻坚GPU核心技术壁垒,构建自主可控技术和产品体系。
一批明星独角兽,诞生了
通过观察国产GPU四小龙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众多投资者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2020年开始,国产GPU赛道迎来融资狂潮。成立9个月后,壁仞科技创造了3周就融一轮的速度,最终在成立不到2年的时间累计融资超过47亿元。
如今,这家公司获得了启明创投、IDG资本、华登中国,平安集团、高瓴创投、格力创投、松禾资本、云晖资本、国盛资本、招商局资本、华映资本、耀途资本、高榕创投、基石资本、新世界集团、源码资本、华创资本、BAI资本等数十家机构青睐。
摩尔线程的融资速度同样惊人。成立一百天时,他们便获得了数十亿元。据媒体报道,只用一个月,摩尔就搞定了从确认估值、设计交易结构到交割的全流程,留给投资机构的时间只有2-3周,其中最快的投资方一星期就完成了交易。
获得红杉中国、深创投、纪源资本、五源资本、招商局创投、腾讯、字节跳动、联想创投、小马智行、海松资本、洪泰基金、厚雪资本、策源资本、中国移动、中关村科学城等支持后,累计完成七轮融资的摩尔线程的投前估值也超过246亿元。
在那段疯狂融资的时间里,沐曦股份和燧原科技同样获益颇多。
时至今日,沐曦股份累计融资达到数十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经纬创投、联想创投、上海科创基金、浦东资本、国调基金、复星锐正资本、东方富海、葛卫东的混沌资本等,估值超过210亿元。
得到腾讯、美图、武岳峰科创、红点中国、真格基金、上海科创投、CPE源峰、中金资本、春华资本、海松资本等认可后,燧原科技也拿到数十亿元。
目前,国产GPU四小龙均已成长为明星独角兽。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摩尔线程的估值为310亿元,燧原科技的估值为205亿元,壁仞科技的估值为160亿元。
不久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将在科创板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上市标准,同时扩大第五套标准范围,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这也意味着,对于国产GPU四小龙而言,IPO的进程有望得到提速。随着他们陆续踏上IPO之路,大家都在期待着“中国英伟达”早日诞生。
来源:投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