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刘治颖 6月30日,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尔生物)北交所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徐亦潇、周成材,会计师事务所为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招股书显示,贝尔生物成立于1995年9月14日,是一家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公司已拥有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平台、POCT快速诊断试剂平台、磁微粒化学发光诊断试剂平台、诊断仪器平台及生物材料平台,产品线覆盖呼吸道病原体、优生优育、肝炎病毒、胃肠道病原体、EB病毒、自身免疫抗体等多个领域。
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国际上统称IVD(InVitroDiagnostic)。其原理是通过试剂和体内物质在体外的反应强度或速度来判断体内物质情况,再据此判断人体生理状态。体外诊断的主要产品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及体外诊断仪器设备。
受惠于创新标志物发现、诊断技术进步、治疗手段丰富等供给端创新利好,以及早诊早筛、精准医疗、老龄化加深等需求因素驱动,全球体外诊断行业持续稳步发展。根据艾瑞咨询的《2023年体外诊断IVD行业研究报告》,2022年全球传统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97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218亿美元。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产业化进程,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在不断追赶欧美发达国家中快速提升,经历了市场导入期、成长初期、快速发展期和升级取代期四个阶段。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医疗健康产业投入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迎来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国内体外诊断市场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并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体外诊断产业已成为我国最活跃、最受关注的行业之一。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4版)》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为1,185亿元,与2016年的430亿元相比,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58%。
尽管我国体外诊断行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但我国体外诊断市场渗透率仍低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或国家水平,未来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均医疗费用的不断提升,医疗机构和大众对体外诊断的需求逐渐增加,体外诊断市场将持续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