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摘要
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市场持续低迷,不确定性因素仍存在。
2025年上半年影响全球IPO市场的因素:
十大IPO中,2025年上半年有4宗IPO来自香港。
图1:全球IPO活动 (2023年 – 2025 年上半年)
资料来源:彭博及毕马威分析,包括房地产信托基金但不包括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注:分析以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实际数据为基础。
图2: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排名
资料来源:彭博及毕马威分析,包括房地产信托基金, 但不包括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注1:分析以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实际数据为基础。
注2:美元兑港币汇率为7.75。
2025年下半年全球IPO市场展望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及执业技术主管合伙人 刘国贤
“虽然人工智能及其他高科技行业继续受投资者青睐,但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对资本市场和企业营运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的长远后果仍在逐步显现中。”
2025年上半年摘要
A股市场活动维持稳定。中国内地监管机构发布了新的改革措施,以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2025年上半年影响A股IPO市场的因素:
图3:A股IPO证券交易所分布图
资料来源:Wind和毕马威分析
注:除另有注明外,以上分析基于WIND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数据(包括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公司))。
2025年上半年A股前10大IPO项目:
表1:2025年上半年及2024年上半年A股前十大IPO项目
*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上市 (“REIT”)
注:除另有注明外,以上分析基于WIND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数据(包括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公司)) 。
图4:正在处理的A股IPO申请人数目
资料来源:Wind和毕马威分析
注:以上分析基于WIND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数据(包括REIT)。正在处理的申请人包括基于财务信息到期而被暂停的申请(中止审查)。根据以往情况,此类上市申请将在申请人提交更新的财务信息后恢复审查。
图5:A股IPO申请最活跃的前三大行业
资料来源:Wind和毕马威分析
注:以上分析基于WIND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数据(包括REIT)。正在处理的申请人包括基于财务信息到期而被暂停的申请(中止审查)。根据以往情况,此类上市申请将在申请人提交更新的财务信息后恢复审查。
2025年下半年A股IPO市场展望
毕马威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组主管合伙人 刘大昌
“新改革为A股IPO市场带来另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在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监管机构将能更灵活地实施创新改革,不仅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实质的融资支持,更能协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与管理相关行业的风险。”
2025年上半年摘要
在A+H股和新经济上市的推动下,香港在募集资金方面领先全球IPO市场。
图6:香港IPO活动 (2023年 – 2025年上半年)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及毕马威分析
注:基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资料,包括以介绍形式上市的公司,不包括SPAC上市项目、De-SPAC项目和GEM转往主板的公司。
香港IPO市场的卓越表现主要由连同全球最大电动车电池制造商在内的A+H上市激增所驱动。
表2:2025年上半年及2024年上半年香港前十大IPO项目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及毕马威分析
注:基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资料,包括以介绍形式上市的公司,不包括SPAC上市项目、De-SPAC项目和GEM转往主板的公司。
香港A+H股上市数量将在2025年创下历史新高。
A+H上市速度加快,A+H上市平均时间为4-6个月,其中最快的一宗仅用了约3个月。
图7:A+H 新上市申请数量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及毕马威分析
注:基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资料,包括以介绍形式上市的公司,不包括SPAC上市项目、De-SPAC项目和GEM转往主板的公司。
表3:截至2025年6月30日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及毕马威分析
注:基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资料,包括以介绍形式上市的公司,不包括SPAC上市项目、De-SPAC项目和GEM转往主板的公司。
香港进一步加大力度为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新经济上市: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第18A章):
特专科技公司(第18C章):
注:基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资料,包括以介绍形式上市的公司,不包括SPAC上市项目、De-SPAC项目和GEM转往主板的公司。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及毕马威分析
由于大量公司提交IPO申请,2025年上半年正在处理的IPO申请数量出现了显著增长。
图8:正在处理的香港IPO申请 (2023年 – 2025年上半年)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及毕马威分析
注:基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资料,包括以介绍形式上市的公司,不包括SPAC上市项目、De-SPAC项目和GEM转往主板的公司。
图9:香港 IPO申请数量(2023年 – 2025年上半年)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及毕马威分析
注:基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资料,包括以介绍形式上市的公司,不包括SPAC上市项目、De-SPAC项目和GEM转往主板的公司。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主板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数量达210宗,创主板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数量新高。
2025年下半年香港IPO市场展望
毕马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经济市场及生命科学主管合伙人 朱雅仪
“香港资本市场近年更趋多元化,吸引大量高科技及生物科技企业来港上市,成为本地IPO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科企专线’为这些企业提供早期及定制化的指导,有助它们更清晰自信地应对监管要求。这些措施体现了香港矢志成为创新企业首选集资平台的决心。”
毕马威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组主管合伙人 刘大昌
“在美国贸易政策引发的全球紧张局势中,香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作用变得更为重要。纵使全球其他IPO市场均出现放缓迹象,但香港市场在A+H及高科技公司上市驱动下显著增长。我们对香港今年及未来的IPO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或特定情况而提供。虽然我们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或法律建议。
©2025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毕马威国际及其关联实体不提供任何客户服务。各成员所均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对自身描述亦是如此。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香港合伙制事务所。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属于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