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教育部决定延期开学,学生在家学习。在“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秉承“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提高优质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基于学校的广东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融入生涯教育的STEAM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通过线上教学与居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题为“战‘疫’情,向未来”的项目式居家研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学生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探索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具有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学校在2019年成功申报了广东省教育科研重点项目《融入生涯教育的STEAM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并已于前一学期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活动,为全校性多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1.以“战役”为主题,给学生上好“人生成长大课”
学校课题组认为疫情下的“防疫知识、抗疫精神”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寒假里,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利用网络协作备课,设计项目学习,结合学生与家长因防疫都宅家的特点,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项目式学习。
学校以 “战‘疫’情,向未来”为主题,分“科普篇”“人文篇”“生涯教育篇”三步组织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搭建居家学习的研学平台,引导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角色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研究思路,与项目学习小组的成员(家庭成员)一起探讨、交流、研究、创作。
科普篇,让学生结合科学、数学等学科知识了解新冠病毒的起因、症状、特点、传播方式和防护严控方法,进行防疫知识和生命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知识方法面对并解决现实问题。
人文篇,从战疫中涌现出的逆行者、建设者、各行各业的抗“疫”先锋,加强战“疫”先进典型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从疫情防控所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精神和中国担当,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生涯教育篇,用疫情中令人为之动容、肃然起敬的人物和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社会责任感、未来的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点燃学生的理想之光和对未来人生的憧憬与规划。
2.开展“居家研学”的实施体系
图1 “居家研学”的实施体系
通过“战‘疫’情,向未来”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落实融入生涯教育的STEAM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激发内在的驱动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适应变化、主动探究能力以及科普小论文写作、绘本与电子作品创作等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按照小学低中高三个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程度,制定不同广度、深度的目标:
低年级段(1-2年级):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欲、自信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写话能力和绘本创作能力。
中年级段(3-4年级):以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写作、创意表达能力。
高年级段(5-6年级):培养学生批判质疑与创新能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与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以基于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展居家研学,由学生在家组建项目学习研究小组,并担任组长,组员为家长或家庭成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与研究。项目实施的途径主要是以亲子合作、线上指导、学科合作三种方式结合进行。
研究小组在组长的主持下,根据学校“‘居家研学’项目学习任务单(学生用)”(见表1)共同探讨研究主题,确定项目开始与结束时间,制定项目研究的计划等。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家长发挥自身优势,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当引导并提出建议,逐步培养学生勇于提问,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