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汇率、促消费……央行回应金融领域热点问题
创始人
2025-07-15 02:02:40

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记者 牛谷月)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金融数据显示,2025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上半年净投放现金3633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同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从今年上半年的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结构方面,下阶段将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方向,聚焦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民营小微等方面,强化政策协同联动,用好用足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综合施策,货币信贷政策有效应对外部冲击

邹澜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围绕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强化货币信贷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综合施策,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货币政策方面,坚持适度宽松的政策取向。“从上半年的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邹澜表示,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在5月份出台实施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一揽子政策已在1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对提振市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邹澜表示。

信贷政策方面,强化政策引导和考核评估。人民银行持续完善政策框架,推动出台《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系统加大对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信贷投放。完善“五篇大文章”考核评估机制,形成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效果评估的工作闭环。发挥好金融支持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提质升级作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保障外贸企业融资需求,优化跨境支付结算服务,助力稳就业稳经济。邹澜介绍,5月末绿色、科技、普惠贷款分别同比增长27.4%、12%、11.2%,保持了较快增速。

对于下阶段的工作,邹澜表示,人民银行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已出台的货币政策措施执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总量方面,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总量环境。

结构方面,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方向,聚焦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民营小微等方面,强化政策协同联动,用好用足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传导方面,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更好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维护银行业市场竞争秩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方面,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健全可置信、常态化、制度化的政策沟通机制,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两大增量措施精准支持科技创新

做好科技金融工作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面。2025年,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两项增量措施,一是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二是建立债券市场的“科技板”,从信贷、债券、股权等多方面,推动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曹媛媛介绍,目前政策实施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对于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曹媛媛介绍,政策增量、降价、扩面。截至2025年5月末,银行和企业签订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达到1.7万亿元,是2024年末的1.9倍;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累计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为3983个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

对于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这是支持科技金融的一项创新性举措,通过在债券发行交易制度上作出差异化安排,支持三类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一是金融机构,二是科技型企业,三是股权投资机构。”曹媛媛通报,截至6月30日,从5月推出科技创新债券以来,债券市场已经有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超过4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既促进了新兴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也为传统产业运用新技术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科技创新债券的三类发行主体中,曹媛媛着重介绍了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股权投资机构是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重要力量,但是这些机构往往是轻资产的机构,同时投资周期比较长。”曹媛媛表示,为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人民银行专门创设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与地方政府、市场化信用增进机构一道,为股权投资机构发债提供担保、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等一系列增量的支持。此外,风险分担工具也通过直接投资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

截至6月30日,银行间市场共有27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53.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5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获得了风险分担工具的增信。“股权投资机构将发债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有效发挥了基金管理人的引领作用,也更好地带动了社会资本投资科创领域。”曹媛媛表示。

“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但对一揽子货币汇率处于低位,如何看待当前人民币的汇率表现?

对此,邹澜在发布会上指出,近期,美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物价水平仍然高于美联储的目标水平,关税政策又进一步增加了美国通胀走势的不确定性,影响美联储降息节奏和路径。数据显示,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波动加大,美元指数由年初的109上方跌至了目前的97附近,跌幅达到11%。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攀升到4.8%上方,创了2023年12月以来的高点,最近有所回落,目前运行在4.4%左右。“相比较而言,我国金融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4月初有所波动,随后很快企稳。特别是5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浮动,稳定运行在7.2元下方。”邹澜指出。

邹澜表示,影响汇率的因素是多元的,比如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地缘政治、风险事件等。当前,美元走势仍然有不确定性,但中国国内基本面持续向好,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浮动、基本稳定具有坚实的基础。

一是国内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开局良好。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中国经济将延续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二是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下半年重启降息。主要发达经济体处于降息周期,市场对美联储重启降息的预期升温,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将得到改善,中美利差趋于收窄。

三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4年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为2.2%,处于合理均衡区间。中国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资产保持吸引力,跨境资本双向有序流动。今年前5个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大概1000亿美元。

四是外汇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市场参与者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市场韧性显著增强。上半年,企业套期保值率和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这两个数据均提升至30%左右,企业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明显提升。

“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人民银行的汇率政策立场是清晰和一贯的,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同时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邹澜说。

为提振和扩大消费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提振消费是2025年经济工作首要的重点任务。

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前期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满足经营主体和消费者多样化融资需求。推动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力。

一是支持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消费需求。居民消费就要有收入,有收入就要有工作,所以就业稳定、收入增长是居民扩大消费的基础。《意见》围绕支持就业、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强保险保障等明确金融支持发力点,提出要深入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创新家庭财富管理金融产品,优化养老、健康等保险保障体系等举措。

二是构建支持消费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全方位满足消费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意见》要求发挥信贷主渠道作用,运用好再贷款政策工具,加大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的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加大债券、股权支持力度,并拓展多元化消费融资渠道。

三是聚焦消费重点领域提供精准金融支持,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意见》围绕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行业部门确定的重点领域,以及流通等消费关键环节,要求金融机构结合消费场景和特点创新金融产品,推动消费领域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四是加强基础金融服务,助力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消费热情。《意见》提出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重点消费场景持续优化消费支付服务,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需要强调的是,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关键,在创造和吸纳就业方面也具有优势。”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介绍,我国商品消费发展比较充分,占GDP比重与国际水平基本是相当的,而服务消费相对不足,发展空间比较大。当前,服务消费市场需求比较旺盛,满足需求的金融支持较为充分,影响扩大服务消费的短板主要是供给。“所以人民银行专门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加大高质量供给,补齐短板,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良性循环。”

彭立峰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金融、财政、产业政策协同,指导各地、各金融机构加快推动《意见》落地见效,全力做好金融服务消费工作,为提振和扩大消费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今日重大通报“狂飙娱乐.开挂器... 您好:狂飙娱乐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8435338】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
玩家必看“手机链接三公确实是有... 您好:手机链接三公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4830828】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
今日重大通报“曦梦奇缘究竟是不... 您好:曦梦奇缘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8487422】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
分享一款“先锋跑得快到底可以开... 您好:“先锋跑得快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78187753,如若搜索不到微信...
最新消息“宝宝浙江游戏到底有没... 亲.宝宝浙江游戏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3671900】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