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植物医生主板IPO申请获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这一动态让美妆行业资本市场再度活跃。作为深耕高山植物护肤领域30余年的品牌,植物医生的资本化之路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折射出国货美妆在细分赛道的突围潜力。
源自植物医生招股书
从品牌基因来看,植物医生以“中国品牌、中国成分”为核心竞争力,区别于多数依赖进口原料的美妆品牌。其“高山植物,纯净美肌”的定位并非营销噱头,而是落实到具体产品矩阵中,“青刺果轻敏保湿修护”“高山松茸鲜活盈亮”“黑松露赋活新生”等系列,均以高海拔植物为核心原料,形成差异化产品集群,覆盖全场景护肤需求。
市场表现方面,植物医生用数据印证了其行业地位。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在21亿元以上,分别为211,719.18万元、215,108.84万元和215,571.7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则实现持续增长,从15,803.93万元增至24,300.01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00%,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为其IPO奠定了扎实基础。
图源植物医生招股书
线下渠道的深耕是植物医生的另一大亮点。截至2024年末,4328家连锁门店构建起密集的终端网络,其在2023年11月获得Euromonitor“全球领先的单品牌护肤品专卖店”认证。相较于依赖电商流量的品牌,这种“线下门店+线上赋能”的模式,既保障了消费体验的完整性,也构建了稳定的客户粘性。
此次IPO申请受理后,市场普遍关注其募资用途与未来规划。据公开资料,植物医生拟通过上市募集资金,进一步加码研发投入与渠道拓展,这与当下美妆行业“科技赋能+体验升级”的趋势高度契合。业内分析认为,若成功上市,植物医生有望借助资本力量,将高山植物护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同时扩大全球市场份额,让“中国成分”走向国际舞台。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医生的资本化尝试为同类国货品牌提供了参考样本。在消费者民族自信提升、成分党崛起的背景下,聚焦本土特色原料、构建完整产业链的美妆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植物医生的探索,或将加速高山植物护肤赛道的产业化进程,推动行业向更细分、更专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