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36.93万台,同比增长35.6%。A股市场上有三家工业机器人公司预计上半年业绩向好,还有公司正积极冲刺港交所上市。
来源:摄图网
工业机器人爆单,三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喜
据央视财经7月23日消息,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受益于国补政策对3C产品销量的推动,3C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生产设备的需求增长明显,跟以往相比,生产线不仅交付周期更快,也需要更智能。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36.93万台,同比增长35.6%。某些工业机器人公司订单已经排到11月。
在工业机器人出海方面,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去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继续增长61.5%。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东财行业分类为“机械设备-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上市公司共有14家。其中5家已经预告上半年业绩,并有3家预计业绩向好,分别是埃斯顿(002747.SZ)、新时达(002527.SZ)、亿嘉和(603666.SH)。
2025年上半年,埃斯顿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0至1500万元,同比增长100%至120.43%;新时达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155万元至23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亿嘉和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2000万元左右,同比大幅减亏。
埃斯顿拥有覆盖3KG到700KG负载的87款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六轴通用机器人、四轴码垛机器人、SCARA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以及行业专用定制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光伏、锂电、建材、电子、金属、食品等行业。
新时达是国内为数不多通过控制器切入机器人本体的厂家。公司完整掌握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系统软件等关键技术,公司工业机器人的伺服驱动器实现100%自供。
亿嘉和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智能化服务,通过推进实施“机器人+行业”全面发展战略,成功覆盖商业清洁、新能源充电、轨道交通等行业领域,帮助众多行业客户实现无人化、智能化、精密化管理。
另外,在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中,汇川技术(300124.SZ)市值遥遥领先,已超1700亿元。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已在泛3C、光伏、锂电等行业实现大批量应用。今年一季度,公司通用自动化(含工业机器人)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41亿元,同比增长约29%。其中,工业机器人(含精密机械)实现销售收入约2.6亿元。
产能方面,汇川技术位于南京的新工厂已进入投产状态,该工厂主要生产工业机器人及精密机械产品。
机器人(300024.SZ)市值约270亿元,排名第二。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六轴工业机器人等,涵盖具有柔性化、轻量化特征的10KG系列、20KG系列低载型工业机器人,具有高灵活度和稳定性的50KG、210KG系列中载型和重载型工业机器人等。2024年度,公司工业机器人及相关的系统集成业务收入约为12.03亿元。
机器人表示,现阶段,国内工业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较为成熟、行业生产厂商竞争较为激烈,未来,随着行业内产品技术的迭代以及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公司主业毛利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工业机器人公司扎堆IPO,埃斯顿谋划“A+H”
当前,多家工业机器人公司宣布了IPO计划或相关进程。
6月30日,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菲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据悉,翼菲科技是一家深耕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工业机器人产品涵盖并联机器人(Bat系列)、AGV/AMR移动机器人(Camel系列)、SCARA机器人(Python系列)、晶圆搬运机器人(Lobster系列)及六轴工业机器人(Mantis系列),并具备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控制及视觉系统(Gorilla及Kingkong系列)。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翼菲科技营收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2.68亿元。不过,翼菲科技尚未实现盈利,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5057万元、1.06亿元、5233万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翼菲科技在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若成功上市,翼菲科技将成为港股“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
斯坦德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坦德)也在今年6月向港交所发起冲刺,计划通过“18C章程”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斯坦德是一家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出货量计,公司为全球多个高科技领域最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在计算机、通讯及消费性电子(3C)行业位居第二、汽车行业位居第二,在半导体行业位居第五。
2022年至2024年,斯坦德营收规模不断扩大,分别为9627.5万元、1.62亿元、2.51亿元;净亏损逐年收窄,分别为1.28亿元、1亿元、4514.4万元。
节卡股份则在科创板IPO进程中,近期对外披露了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
招股说明书显示,节卡股份主营业务为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从事包括集成设备及自动化产线在内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公司称,协作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领域成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81亿元、3.50亿元、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573.57万元、-2854.73万元、622.8万元。
该次冲击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约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此外,埃斯顿今年6月官宣赴港,寻求“A+H”上市。公告显示,公司于6月27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表。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8.81亿元、46.52亿元、40.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1.35亿元、-8.10亿元,最近一期巨亏主要源于商誉及其他资产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