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AI越强,Figma越贵?深入解读563亿美金超级IPO背后的“反共识”逻辑
创始人
2025-08-01 12:29:17

图片来源:Unsplash

01 年度最重磅IPOFigma上市首日大涨250%,市值563亿美金

2025年7月31日,协同设计平台Figma正式登陆纽交所。这不仅是今年全球科技领域最受瞩目的IPO盛宴,更被视为对整个SaaS(软件即服务)行业信心的一次关键考验。两年前,Adobe曾挥出天价支票200亿美元试图将其收入囊中,但最终因监管阻力而作罢。如今,Figma选择独立走向公开市场,华尔街的反应也十分热烈

此次IPO 发行的股票定价为每股 33 美元,高于此前公布的 25 至 28 美元区间,募资12亿美元,上市首日大涨250%使得公司市值达到约563亿美元,远远超过Adobe 开出的收购价格。这与当下的大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方面,全球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让资本市场对SaaS公司的态度趋于保守,许多软件企业面临增长放缓、估值承压的挑战;另一方面,生成式AI浪潮席卷而来,引发了关于传统软件长期价值的深刻讨论。

然而,正是在这充满变数的市场环境中,Figma却成为了投资者眼中香饽饽式的稀缺标的。这种稀缺性直接体现在其高昂的估值上:以其近10亿美元的年化经常性收入(ARR)计算,其市销率(P/S)高达近75倍,远超 SaaS 十年间的平均估值倍数 7.1倍。

图片来源:Sapphire The State of the SaaS Capital Markets

其最新递交的S-1招股书,几乎被华尔街分析师们逐字研读,其中的各项数据指标被视为SaaS公司在当前环境下所能达到的黄金标准

它究竟做对了什么,能在SaaS寒冬中展现出如此强劲的生命力?面对来势汹汹的AI,它的价值锚点为何非但没有被侵蚀,反而可能变得更加坚固?带着这些核心疑问,我们必须深入Figma的商业肌理,去探寻这家公司在时代变局中的制胜之道与战略远见。

02 重新定义工作Figma的增长飞轮是如何炼成的?

Figma的底气,首先来自一份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财务报表。它向市场证明,一家SaaS公司完全可以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卓越的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

图片来源:Figma S1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Figma的年化经常性收入(ARR)已高达9.12亿美元,同比增速依然维持在46%的惊人水平。在接近十亿美元的营收体量下,还能保持近50%的增速,这在企业软件领域凤毛麟角。更难能可贵的是,Figma并非在烧钱换增长。其毛利率长期稳定在90%左右的顶尖水准,经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已达17-18%。按照衡量SaaS公司健康度的“Rule of 40”(增长率+利润率>40%即为优秀)标准计算,Figma的得分高达60%以上,稳居上市软件公司的第一梯队。

而比财务数字更核心的,是其惊人的客户黏性。Figma的净美元留存率(NDRR)高达132%。这意味着,即便不考虑任何新客户,仅现有客户群体每年在Figma上的花费就会自动增长32%。这背后是客户对产品的高度依赖和持续增购。

但枯燥的数字远非故事的全部。Figma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业绩,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用一种全新的产品范式,彻底颠覆了设计乃至整个产品研发的工作流,并且自带增长魔力。

生而不同:协同赛道自带的增长魔力

Figma的卓越业绩,根植于其开创的云端协同设计这一赛道本身所具备的强大属性。在Figma时代,设计工作流被桌面软件分割为一个个文件孤岛,充满了低效的传输、沟通与版本混乱。Figma的革命性在于,它将设计工作从孤立的本地文件,转变为一个云端共享的、实时同步的协作广场”——一个链接,就是唯一的、实时更新的真相。

这个看似简单的转变,却是一个天然的增长引擎,完美契合了产品主导增长(PLG)的逻辑。因为协同是其核心,设计师必须通过分享链接,将产品经理、工程师等非设计角色拉入工作流。这种跨职能的网络效应一旦形成,产品本身就成了最好的营销工具。随着企业内用户自发增长,其高价值被证明,销售团队的介入便能临门一脚,实现极高的转化效率(其销售效率高达惊人的1.0左右)。

正是这种品类即增长的稀缺属性——即产品核心功能天然驱动用户网络扩张——造就了Figma的高资本效率和强大客户黏性,也奠定了其高估值的基石。

03 AI来袭,Figma的护城河是变宽还是变窄?

Figma的增长故事足够性感,但投资者最大的疑虑也随之而来:当生成式AI能一键生成UI界面时,Figma的核心价值还存在吗?它的护城河,会被AI的浪潮冲垮吗?

这并非杞人忧天。近年来,UizardGalileo AI文生UI”工具层出不穷,它们能根据简单的文字描述,在几秒钟内生成像模像样的应用界面。这让设计执行的价值看似正在被快速商品化。如果AI能直接交付完美的设计稿,那么以设计协作为核心的Figma,其商业根基似乎会受到动摇。Figma在招股书中也坦诚地将AI列为风险之一:“AI可能改变用户与软件交互的方式,降低界面设计的整体价值……甚至让我们平台的部分功能过时。

然而,深入剖析Figma的战略布局和核心优势后,我们发现,AI非但不是颠覆者,反而更像是其护城河的加宽器催化剂其逻辑在于,Figma的真正壁垒并非绘图本身,而是协作

AI是新的用户增长引擎,而非用户替代器

FigmaAI战略首要目标是降低门槛,这恰恰是其增长飞轮的燃料。通过“Figma Make”AI功能,一个完全不懂设计的产品经理或市场运营,可以用自然语言生成一个可交互的原型。

(图源:Figma S1

这背后的战略意图极其深远:

  • 过去:Figma的增长依赖设计师将链接分享给其他角色,是一种专业向外的辐射。

  • 现在:AI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更强大的用户入口。它让海量的、有想法但无技能的创意者直接涌入Figma平台。AI没有让设计师失业,反而为设计师创造了无数上游客户这些由AI生成、略显粗糙的想法雏形,恰恰最需要专业设计师去优化、规范和深化。

因此,AI非但没有减少对设计师的需求,反而创造了海量的、需要专业人士介入的半成品,这将为Figma带来源源不断的新用户和更强的网络效应。

AI让协作的价值从流程进化为决策

Figma深刻地理解,AI可以替代重复的执行劳动,但无法替代人类的战略思考、审美判断和商业决策。而这些高价值活动,恰恰最需要高效的协同。

  • 过去,Figma的协作价值体现在工作流上:设计师、产品、研发围绕一个文件进行沟通、评审和交付。

  • 未来,Figma的协作价值将集中在决策场上:AI可以一秒生成100种设计方案时,团队的核心工作不再是画出来,而是100种可能性中,选出并优化出最好的那一个。这个筛选、讨论、迭代和决策的过程,对协作平台的需求不降反升。

Figma正在将自己打造成那个链接AI(执行者)与人类(决策者)的中心枢纽。当AI负责执行,人类专注于创意与决策时,那个能将AI与人类最高效链接起来的协作平台,将成为最终的赢家。

Figma的平台生态是对点工具的降维打击

新兴的AI设计工具,本质上仍是点工具,它们能生成一个孤立的设计稿。但这只是产品研发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个设计稿需要被纳入团队的设计系统(Design System),需要被评论、修改,需要与之前的版本进行比较,最终需要以工程师能理解的方式进行交付。

而完成这一切的能力,正是Figma平台生态的核心优势。这一优势源于其独特的底层架构。Figma并非一个简单的像素画布,它的核心是以代码定义界面Interface as Code),让每一个设计元素(如按钮、间距、颜色)都拥有结构化、机器可读的属性。这种架构天然兼容大语言模型的输出,使得AI生成的不再是静态的图片,而是可以直接被Figma理解和操作、带有完整约束和属性的组件

因此,Figma的护城河早已不是单一的设计功能,而是一个集成了设计系统、评论历史、版本管理、原型交互、开发模式和社区资源的综合性协作操作系统。任何AI生成的点状成果,最终都必须被纳入Figma这样的平台中才能发挥价值。因此,这些AI工具更有可能成为Figma的插件,而非竞争对手。

问题的答案已经清晰:Figma的护城河正在发生一次深刻的进化

  • 过去,它的护城河是协作网络”——当一个团队的所有沟通、规范、评论和设计资产都沉淀在Figma上时,它就成为了团队的单一真相源Single Source of Truth),迁移成本极高。

  • 未来,AI的加持下,这条护城河将变得更宽、更深。它正在从一个工作的协作平台,进化为一个创意的生产与决策平台

AI的融入,强化了Figma作为协作中枢的中心地位。因此,AI非但没有侵蚀Figma的护城河,反而在将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进行加宽加固。这正是华尔街对其在AI时代依然抱有狂热信心的底层逻辑。

04 东方的回响:从中国版Figma”MasterGo看本土机遇

Figma的全球叙事,在中国市场激起了同样强烈的回响。在这里,协同设计平台同样被视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稀缺资产,而MasterGo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Figma成功逻辑如何在不同土壤中进行本土化诠释的绝佳样本。

有趣的是,当我们循着前文分析Figma的脉络去看MasterGo,会发现其战略选择中,处处可见相似的底层逻辑,却又因中国市场的独特性,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相似的增长飞轮,不同的起点

Figma的增长飞轮以设计师为起点,通过PLG模式自下而上地在组织内扩散。MasterGo则洞察到中国企业市场的决策特点,巧妙地将飞轮的起点设置在了企业核心

它并非依赖免费版吸引海量个人用户,而是通过与阿里、美团等行业龙头的共创计划,直接切入企业心脏地带。一旦其产品价值在这些标杆企业内部得到验证,其卓越的协同体验便会自然地在设计、产品、研发等部门间形成口碑,构筑起强大的企业内网络效应。这种由上至下启动,再由内而外扩散的模式,本质上同样是利用卓越产品体验创造网络效应,只是选择了更适合本土环境的起点和路径。

护城河的演进:从云端协同研效安全

Figma的护城河在于它定义了云端实时协同这一工作范式。MasterGo则在此基础上,将护城河向中国企业最关切的两个方向进行了延伸:研发效率数据安全

它从诞生之初就带有强烈的工程化色彩,致力于打通设计与开发的最后一公里,这精准地回应了国内科技企业对研效闭环的极致追求。同时,其提供的私有化部署能力,并非一个简单的功能选项,而是一道战略性的护城河。它解决了金融、国企等行业对数据主权和资产安全的刚性需求,开拓了一个Figma因其纯公有云架构而无法触及的广阔市场。

AI浪潮下的务实主义

面对AI,两者的战略同样展现出异曲同工之妙——AI并非替代核心价值,而是其放大器

如果说FigmaAI致力于降低创意门槛,让人人都是创意者,从而拓宽其用户入口;那么MasterGoAI则更聚焦于一个务实的目标:让团队在规范内高效生产。其“AI+设计系统的理念,确保AI的产出能与企业自身的设计规范无缝衔接,这对于追求规模化、标准化产出的大型企业而言,价值巨大。这再次体现了它将协作的价值,从单纯的流程优化,深化为企业级生产力的战略定力。

总而言之,MasterGo的故事并非对Figma的简单复刻。它更像一位聪明的转译者,将Figma成功的普适性原则,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需求巧妙地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智慧的道路。Figma的上市,无疑为这条赛道投下了一道耀眼的光芒,也让市场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像MasterGo这样深刻理解本土市场的探索者,所蕴含的独特价值与巨大潜力。

05 总结:协作的价值,在AI时代愈发稀缺

FigmaIPO,与其说是一场资本的狂欢,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价值发现。它向市场证明,当AI执行的边际成本降至趋近于零时,那个能将人类智慧高效聚合为决策的协作平台,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核心的基础设施之一。

Figma的成功,在于它没有将自己局限于一个工具,而是构建了一个让创意自由流动、让团队高效共振的场域AI的到来,非但没有摧毁这个场域,反而通过降低创作门槛和提升创作上限,让它的入口更宽,能量更强。它的护城河,正在从协作网络本身,进化为对人机协同这一未来工作模式的定义权。

这一被公开市场验证的商业范式,为我们观察全球不同区域的演化,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照系。

在中国,MasterGo的探索路径恰好提供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样本。它并未简单复刻,而是将Figma“协作网络的内核,与本土市场对研效安全的独特诉求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基于深刻理解的适应性进化

因此,Figma的上市,不仅是为其自身的价值加冕,更是为所有致力于构建新一代协作基础设施的探索者们,照亮了前路。它让人们相信,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对协作这一人类根本需求的深刻洞察与满足,永远是穿越周期的恒定力量。

Reference

Figma-S-1

https://sapphireventures.com/blog/the-state-of-the-saas-capital-markets-2024-in-review-2025-in-focus/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大通报〗“么么棋牌双扣必赢... 您好:么么棋牌双扣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6676724】,很多玩家在么么棋...
科技通报“ 欢乐游 有没有挂”... 您好:欢乐游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5537821】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
重大通报“新蜜瓜大厅必赢神器”... 您好:新蜜瓜大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4770480】,很多玩家在新蜜瓜大...
今日重大通报“拱趴游戏透视辅助... 您好:拱趴游戏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69174242】,很多玩家在拱趴游戏...
玩家必备“神龙娱乐可以辅助吗”... 您好:神龙娱乐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5537821】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