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华博士卖房造机器人,要IPO了
创始人
2025-08-18 20:46:38

清华博士勇闯港股IPO

作者 | 余寒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科技IPO赛道太火热,工业机器人也要来添一把柴了。

投资家网获悉,中国轻工业机器人赛道的明星公司——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菲科技)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登陆港股主板。此番冲刺,翼菲科技目标明确:要当“港股轻工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并且还要借力国际资本加速全球化布局。

成立于2012年的翼菲科技,堪称“中国工业自动化浪潮中崛起最快的机器人新锐力量之一”。

短短十余年间,这家企业便在巨头林立的机器人赛道完成突围:其高速并联机器人产品线以0.08毫米的重复定位精度、20000小时无故障运行纪录树立行业标杆,打造了国产机器人领域的创新“神话”。

如今产品已销往全球20余国,服务近300家客户,覆盖比亚迪、富士康、蓝思科技等产业巨头。按2024年收入计,翼菲科技在国内企业轻工业机器人领域位列企业第五,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22到2024年,营收从1.62亿猛涨到2.68亿,年复合增长率28.5%,比行业平均14.2%快一倍,这爆发力堪称“机器人界的小米”。

翼菲科技的背后站着一个狠人——创始人张赛。当年并联机器人国产化率不到5%,外资把市场掐得死死的,这位清华博士偏要“从零开始死磕技术”。早期穷到租城中村办公室,晚上偷偷用切割机自制零件;最惨时现金流濒临断裂,合伙人跑路,他直接卖掉北京房产救公司,硬是扛过生死劫。后来技术研发进入快车道:2018年Bat系列机器人一推出就震惊行业,2020年自研的Gorilla系统直接对标国际大佬。

资本更是一路追投,翼菲科技持续获长线资金青睐:从2014年600万元天使轮,到2022年后宽带资本、清控银杏、春华资本、七匹狼集团等“顶流”机构重注,估值跃升至约36亿元人民币。

这次选港股18C章上市(特专科技公司通道),刚好踩中“具身智能”风口。要是成功IPO,这位清华博士不仅要带领中国工业自动化“升维”,同时圆了自己的自动化理想。到时候,股民捧场、资本狂欢,又是一场造富盛宴!

中国工业机器人正在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

一方面以食品包装、3C电子、物流自动化为代表的轻工业需求持续爆发。据高工机器人数据显示,2024年相关细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26.8%,而汽车制造、金属加工等传统重工业领域增速已放缓至5%-8%。六轴机器人市场趋于饱和,更新替换需求成为主流。

推动这场变革背后有三股力量:首先是制造业用工成本的持续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制造业平均工资较2020年上涨37%,这就迫使企业不得不加快自动化改造步伐。

其次是消费电子行业的快速迭代,IDC报告显示,近年来,头部厂商年均推出超50款新品,推动产线自动化率从32%提升至68%,直接拉动并联机器人采购量三年增长109.5%。

最后是物流行业的效率革命,AGV/AMR年销量达11.8万台(同比增长42%),京东华南仓已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作业。比亚迪、富士康等产业龙头加速导入国产机器人替代人工,轻工业自动化已从“可选项”变为“生存必需品”。

翼菲科技恰恰踩中了这波轻工业自动化的风口。

这家2012年成立的企业,用十年时间在并联机器人领域撕开一道口子:其自主研发的Bat系列机型以0.08毫米重复定位精度、20000小时无故障运行的“国产天花板”水平,打破国外品牌垄断;自研的Gorilla多机协同控制系统实现多台机器人“眼-手-脑”无缝配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营收数据也能看出其爆发力:2022至2024年,营收从1.62亿狂奔至2.68亿,复合年增长率达28.5%;海外收入三年激增十倍,2024年突破2550万元,覆盖欧洲、北美、东南亚等20余国

资本的嗅觉远比市场更敏锐。尽管翼菲科技过去三年累计亏损2.38亿,却仍获36亿估值——七匹狼集团通过关联方战略入股翼菲科技,双方在智能仓储领域展开产业协同。据七匹狼2024年报披露,其晋江物流基地引入翼菲分拣机器人后,人工成本降低30%。

春华资本董事总经理甚至在路演中直言:“硬科技的估值标尺应是专利壁垒而非用户流量。”

资本的追捧不无道理,翼菲科技打造了一套自身的“技术护城河”:截至申请日,公司已手握271项专利(含36项发明专利),构建起“脑(算法)-眼(视觉)-手(执行)-足(移动)”全栈技术生态,在轻工场景落地能力上形成独特优势。

值得玩味的是,这家从济南起步的企业,在提交上市前将总部迁至浙江玉环。业内总结,“关键原因就一个字:钱。”

创始人张赛坦言:玉环国投、玉环投资等国有资本在公司上市前投了钱,合计持股超15%,行业内人士透露,当地政府为引进翼菲科技跟踪服务了一年多。

更重要的是浙江的产业环境——玉环2024年机器人相关产值达77.9亿,供应链配套成熟,新落地的绍兴上虞基地投资5.2亿,集生产制造与研发中心于一体,为后续扩张提供支点。

从大行业看,2024年ABB在华轻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悄悄涨了2个百分点,而东南亚3C电子产能每年增长25%。

此刻,正在冲刺“港股轻工业机器人第一股”的翼菲科技,就像在逆风中奔跑的勇士,既要应对行业增速放缓和外资品牌反扑的双重压力,又赶上了具身智能技术的爆发和海外市场需求激增的好时机。

当整个工业机器人行业从“比拼谁卖得多”转向“比拼谁做得精”的关键时刻,这家靠技术硬实力和场景创新吃饭的企业,正成为轻工业自动化升级这场硬仗里的核心变量。

翼菲科技成功背后藏着一段卖房自救的辛酸创业史。

创始人张赛,是一位手握清华大学本科、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清华大学博士三重学位的学霸,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目睹ABB机器人精准作业时,心中燃起了一个念头:国内同类产品误差超过2毫米,国产并联机器人国产化率不足5%,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的痛点,必须有人来改变。

这个念头促使他婉拒央企总工职位,在济南高新区的一隅厂房里,开始打造更精准的国产并联工业机器人。

初期艰难远超想象。2013年冬,团队挤在未供暖的厂房调试设备,白天写代码、晚上用二手切割机加工零件,噪音大到需关窗操作,次日玻璃上的冰霜成为创业艰辛的见证。2014年首款样机问世,首年仅售出3台设备,市场开拓举步维艰。

真正的至暗时刻是2016年:账面只剩3万元,合伙人卷款跑路。张赛咬牙卖掉北京婚房,将300万现金全部投入研发,并引入峰瑞资本领投的930万元A轮融资。

这笔资金推动团队在2018年完成关键突破:Bat系列并联机器人通过20000小时无故障测试,重复定位精度达0.08毫米,超越国际同类产品;2020年自研的Gorilla控制系统实现128台机器人协同作业,技术指标超越ABB的IRC5系统。

技术突破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攻坚。为解决并联机器人抖动问题,团队测试超50种凸轮曲线材料;为优化控制算法,工程师在深圳工厂驻扎半年,记录超10万次操作数据。

这种“笨办法”最终催生出核心专利壁垒,截至2024年,公司已手握271项专利,其中36项发明专利覆盖本体设计、动力学控制、视觉识别等关键领域。

面对四大家族垄断的汽车制造领域,张赛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策略。2018年,团队在绍兴为光伏企业打造全球首条无人化硅片分选线,分选效率提升280%,良率从98.2%升至99.85%。

这一案例迅速打开食品包装市场,某乳业巨头采用其机器人后,单条生产线日产能突破200万包。在半导体行业,Lobster晶圆机器人攻克0.1μm级传输难题;医疗领域,定制化机械臂实现手术器械毫米级装配。这种“行业深耕+定制开发”模式,让翼菲科技在2024年拿下2550万元海外订单,产品远销20余国。

从卖房自救到行业前列,张赛的创业史折射着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崛起轨迹。正如张赛所言:“真正的核心技术不是买来的,而是在市场一线打磨出来的。”

翼菲科技选择港股18C章上市,可谓是“卡位具身智能元年的神操作”。

所谓18C章,是港交所为特专科技公司(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量身定制的上市规则,本质是为翼菲这类企业量身定制的资本跳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接受同股不同权、放宽商业化门槛。其核心逻辑是——用技术壁垒置换资本耐心。

2024年至今港股18C章过会企业仅7家,其中机器人赛道独占3席,平均首发市盈率高达48倍,较传统制造业高3倍。

翼菲科技的上市时机堪称精准。2025年,随着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小米CyberOne等“具身智能”产品引爆市场,资本对机器人赛道的热情重燃。

具身智能,也就是让机器人具备环境感知、自主决策、持续进化的能力,这正是翼菲技术升级的核心方向。港股18C章因此成为“硬科技”企业的追捧圣地,而翼菲作为轻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领军者,无疑踩中了资本与技术的双重风口。

对翼菲科技而言,IPO募资用途已非常明确:60%用于海外研发中心建设,计划在德国、东南亚设点,30%用于扩充产能,如新能源电池、医疗耗材领域,10%布局下一代“具身智能”技术,并融合大模型的多模态交互。

张赛的野心很大:“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卖机器人,而是成为轻工业的‘智能大脑’,让设备能自主感知、决策、进化。”

但隐忧藏在财报缝隙里:三年亏掉2.38亿,高研发投入导致累计亏损;最大客户比亚迪订单占比仍达23.7%,被客户卡脖子的风险犹在。

挑战同样明显。外资巨头正加速反扑,2024年ABB在华轻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提升2个百分点;国内“新势力”如节卡机器人也在冲刺IPO,竞争白热化。更关键的是,具身智能技术尚处早期,如何将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深度融合,避免“概念大于落地”,是翼菲科技必须跨过的坎。

不过,资本显然更看好“确定性”。

截至2025年3月,翼菲科技已与全球12家500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招股书显示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1.6%升至2024年9.5%。

一位港股分析师认为:“在轻工业机器人这个万亿级市场,翼菲已证明自己的技术壁垒和商业化能力,IPO后估值有望突破50亿元,成为‘中国具身智能第一股’的有力候选。”

那么,你看好这匹硬科技黑马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玩家必备攻略“山竹大厅有透视辅... 您好:山竹大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3685448】,很多玩家在山竹大厅这...
玩家实测“风风跑胡子到底有挂是... 您好:风风跑胡子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4770480】,很多玩家在风风跑胡...
实测分享闲来陕西麻将到底是有挂... 您好:闲来陕西麻将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6670747】很多玩家在这款...
轻松.掌握“新九五怎么装挂”[... 轻松.掌握“新九五怎么装挂”[原来确实有挂]【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7482525】操作使用教程:1...
今日分享“乐酷炸金花有挂吗”{... 您好:乐酷炸金花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9951342】很多玩家在这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