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医药生物科技(00399)公布,就按配售价每股配售股份0.415港元配售最多1.45亿股公司配售股份,由于配售协议所载的先决条件未能于2025年9月11日或之前达成,配售协议已失效且配售事项将不会进行。配售代理及公司于配售协议项下的所有责任将告终止及终结,且任何订约方概不得就配售协议向另一方提出任何申索。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高速飞车”离我们还有多远
近日,在湖北东湖实验室,科研人员通过悬浮支撑和电磁推进的方式,成功在1000米距离内将1.1吨重的试验车加速至650千米/小时,测试速度打破了同类型平台全球纪录,成为全球最快的磁悬浮试验速度。
无独有偶。今年4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山西大同的真空管磁悬浮试验基地宣布,新一代“超级高铁”原型车完成首次超高速测试,时速突破1000公里。
通过上述新闻,我们能够感受到超高速轨道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能感受到,人类乘坐“超声速载具”出行的梦想正慢慢照进现实。
高速飞行列车效果图。资料图片
一般来说,在标准大气压下,声速大约是340米/秒(1224千米/小时)。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交通工具能以声速行驶,这将是一个什么概念?
以北京到上海为例。北京到上海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200余千米,乘客如果选择自驾出行,需要十几个小时;如果乘坐民航客机,需要2小时左右;如果有一辆“超声速载具”,理论上只需要60分钟左右的时间,旅客就能跨越京沪。
那么,“超声速载具”的发展现状如何?人们距离乘坐“高速飞行列车”出行还有多远?本期,让我们一探其发展来路、现状与前景。
突破声障“魔咒”的长期努力
超声速,顾名思义,就是指物体的运动速度超过了声速。
为了方便描述接近或者超过声速的运动,科学界引入了一个单位——马赫。1马赫就等于1倍声速。
事实上,超声速并非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靶场上,子弹射出枪膛时的速度可达2倍声速以上;公园里,晨练的大爷甩鞭时,鞭梢末端会突破声速产生“声爆”,发出响亮的“啪”的一声;太空中,人类制造的许多飞行器,速度也远远超过了声速……
20世纪初,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的速度逐渐提升。飞行员们发现,当飞机的速度接近声速时,飞机机身会剧烈震颤,操纵变得异常困难。这好像在人类面前筑起了一道难以跨越的无形的屏障,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声障”。
实际上,“声障”是飞机超声速飞行时,空气动力学特性的突变导致的。声音传播的本质,是空气分子的振动传递。当物体以亚声速(低于声速)运动时,前方的空气会像“提前收到通知”一样,缓慢向物体两侧流动;当物体速度接近或超过声速时,空气分子来不及避让,会在物体前方堆积,形成一道强压缩波,这就是“激波”。
压缩波使物体受到的阻力急剧增加,升力也变得不稳定,这就是早期飞机难以突破声速的原因之一。
突破声障“魔咒”的历史性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发展,先后出现X-1试验机、F-100超声速喷气式战机以及“锆石”“匕首”高超声速导弹等武器装备。
1976年,英法联合研制的“协和”号客机投入运营。该客机能以约2马赫的巡航速度跨越大西洋,将巴黎/伦敦到纽约的航程缩短到3.5小时,比普通客机节省约一半时间。
然而,“协和”号客机也存在致命缺陷:飞行时产生的“声爆”噪声使其被禁止在陆地上空超声速飞行,仅能飞行跨洋航线;油耗约为普通亚声速客机的2倍以上,票价高昂……
不得不提及的是,2000年,“协和”号客机发生空难,最终于3年后退役,民用超声速飞机就此陷入沉寂。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空气动力学和推进技术的进步,民用超声速飞机再次成为行业热点。据悉,世界上许多公司正在研发新一代超声速客机,破解此前出现的“声爆”噪声污染等问题。
探索超声速飞行的技术密钥
要使飞行器突破声速稳定飞行,需要突破多学科技术。这些技术如同精密的齿轮,共同驱动飞行器实现超声速飞行。
飞行器突破声速时需要克服巨大的激波阻力,克服阻力的过程离不开专门为此设计的超声速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