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一周车股,察百态车市。
9月17日,奇瑞汽车向全球资本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正式启动H股招股,拟发行2.97亿股新股,每股作价27.75至30.75港元,最高可募资91.45亿港元。这笔资金如同注入引擎的超级燃料,将推动这个从安徽芜湖小草房走出的自主品牌,加速驶向国际资本市场的主赛道。
定价倒计时6天,这场资本盛宴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按计划,9月23日将揭晓最终发行价,而两天后的9月25日,奇瑞汽车的股票代码将首次出现在港交所的电子屏上,与全球投资者共同见证中国汽车工业的又一里程碑。
据测算,若以发行价区间中位数计算,公司净募资额将达84.41亿元,这笔资金将像春雨般滋养其新能源转型与全球化布局。
"这不仅是奇瑞的成人礼,更是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描述。他手中的研报显示,这个曾蜗居长江边简易厂房的车企,如今三年营收翻三倍,全球化与新能源已成其增长的双引擎。
目前“奇瑞”二字闪耀在亚非拉80多个国家的街头巷尾。今年上半年,其出口量同比激增67%,海外市场贡献率首次突破40%,奇瑞正从区域舞台走向全球聚光灯下。
不仅如此,销售业绩的持续增长充分印证在财务数据之中。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奇瑞汽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实现双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926.18亿元增长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长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7.1%。2025年一季度,奇瑞汽车依旧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682.23亿元,净利润47.2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初,奇瑞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时,市场曾期待其成为“港股汽车第一股”。然而,因超过6个月未通过聆讯,申请意外失效,让这场资本马拉松一度蒙上阴影。但奇瑞并未停下脚步——8月底二度递表,并迅速通过聆讯。
此次IPO由中金、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三大投行联袂护航,被业内视为2025年港交所汽车板块的“压轴大戏”。一位参与承销的投行人士透露:“市场对奇瑞的估值逻辑已从‘传统车企’转向‘全球化科技公司’,其新能源与海外市场的爆发力,正是资本最看重的增长点。”
就在9月19日,港股汽车早盘冲高,截至收盘,港股汽车ETF放量涨1.35%,成交额超3.4亿元。
港股汽车ETF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冲高,赣锋锂业涨超8%,小鹏汽车涨超2%,零跑汽车、洛阳钼业等涨超1%,吉利汽车微涨,地平线机器人跌超5%,比亚迪、理想汽车等跟跌。
消息面上,9月19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今年1-8月,小鹏汽车不仅在12个国家和地区拿下新势力纯电汽车销量第一,更在32国和地区市场总销量中稳居新势力品牌榜首。同时,小鹏境外交付量同比增长137%。
一个月前,小鹏汽车在港交所公告称,何小鹏于2025年8月20日至2025年8月21日通过全资拥有的Galaxy Dynasty Limited在公开市场购买了310万股A类普通股,平均价为每股A类普通股80.49港元。
本次增持后,何小鹏合计持有小鹏汽车股份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约18.9%。
据悉,这是何小鹏时隔一年再度增持公司股份。他上一次增持小鹏汽车股份是在去年8月,当时何小鹏以个人名义,以及通过Galaxy Dynasty Limited,分别买入100万股A类普通股和141.99万股美国存托股,对应每股平均价27.13港元和7.02美元。
据小鹏汽车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总营收为人民币182.7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25.3%,并较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15.6%,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其中,来自汽车方面的销售收入增加至168.8亿元,同比增长147.6%,环比增长17.5%。
“2025年二季度,小鹏汽车各项核心业务和财务指标,包括销量、收入、毛利率、在手现金,都达到了历史最佳水平。”
何小鹏在二季度业绩电话会上重申今年四季度实现首次季度盈利目标,并表示随着全新P7的交付,小鹏汽车的目标是从今年9月份起,公司的月交付量超过4万辆。
对于第三季度预期,他表示,预计小鹏汽车总交付量介于11.3万辆至11.8万辆,按年增加约142.8%至153.6%;总营收将介于196亿元至210亿元,按年增加约94.0%至107.9%。
截至2025年9月20日,已有多个中国汽车品牌及产业链企业登陆港股。
近日,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名称调整为“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类型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变更为其以介绍方式赴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关键一步,标志着港股上市进程稳步推进。
此前8月22日,东风汽车集团公告披露岚图拟通过“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不发行新股,东风集团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阿维塔科技的上市计划也在积极推进中。据悉,阿维塔计划最早于今年二季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在四季度完成上市,募集资金规模可能达到10亿美元。
9月19日,阿维塔科技宣布,王辉出任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全面统筹公司战略规划与决策、经营管理、全球业务等工作。据悉,今天阿维塔07 2026款上市发布会,王辉将首次以阿维塔科技董事长的身份公开露面。王辉上任后,也将面临提振销量、推动全球化、改善财务状况和推进IPO等任务。
数据显示,今年1-8月,阿维塔累计交付8万辆新车,年度销售目标完成率为36%。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此前披露,阿维塔的目标是2027年完成全球销量40万辆,2030年实现全球销量80万辆,2035年挑战全球销量150万辆。
2024年11月,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在其官微发文推介阿维塔科技增资项目,其中提到阿维塔科技已经明确2026年上市的计划。陈卓在2025上海车展上表示,公司推进港股IPO之前不再有投融资计划。
另据长安汽车年报,2024年阿维塔实现营业收入153.5亿元,同比增长171.9%;净亏损扩大至40.18亿元。截至2024年年底,阿维塔的总资产为291.5亿元,净资产为85.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70.5%。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5月10日,极氪汽车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最快实现IPO的新造车企业之一。但上市一年来,极氪在资本市场表现不及预期,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
此后极氪从美股退市并计划与吉利汽车合并,可被视为其未来可能回流港股市场的重要一步。此举虽未明确宣布即刻启动港股上市,但通过私有化整合至吉利汽车这一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极氪实际上为后续灵活选择资本运作铺平了道路,不排除未来在适当时机直接登陆港股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中国新能源车企竞逐港股市场的战略逻辑已清晰显现,特别是在A股上市门槛较高、美股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港股凭借其国际化的资本平台、灵活的上市机制以及政策红利,成为车企实现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跳板。
随着港交所科企专线等制度创新的深化,这场上市潮不仅缓解了车企的研发资金压力,更通过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范式转变。可以预见,在新能源技术竞赛与全球市场拓展的双重驱动下,港股将持续见证中国汽车品牌的集体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