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姜雪颖 北京报道
百奥赛图北京总部(官网图片)
一家只有5名专职研发人员的生物技术公司,带着17亿元的累计亏损勇闯科创板,这不是科幻小说,是正在发生的资本故事。
9月24日,百奥赛图(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奥赛图”)即将迎来IPO上会大考。这家曾以“千鼠万抗”计划名噪一时的创新药企,如今却深陷流动性疑云、研发断崖式下滑、实控人借债巩固控制权等多重漩涡,上演一出“负债上市”的资本大戏。
现金难抵短期负债,IPO募资急“补血”
已在港股上市的百奥赛图,资金状况并不理想。今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等价物有4.21亿元,而包括贸易应付款、银行贷款等流动负债高达4.71亿元,手里的钱难以覆盖流动债务。公司每年还有数千万的利息开支,上半年财务成本为0.36亿元,同期净利润0.48亿元,相当于赚的钱一大半都要给银行交利息。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02亿元、-3.83亿元、3353.6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63亿元、-4.05亿元及2296.8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7.54亿元。
不给力的财务数据,再加上一心要二次上市的劲头,市场给出大胆猜测:百奥赛图在港股主板上市募得的6.17亿港元不够烧,继续再闯一把上市关给企业“补血”。
招股书截图
根据招股书,百奥赛图此次科创板IPO计划募资11.85亿元,较最初规划的18.93亿元缩水7.08亿元。募资用途包括药物早期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抗体药物研发及评价项目等,其中也确实写明了“补充流动资金”的安排。
专职研发人员骤降,“千鼠万抗”前景堪忧
作为一家自称“创新技术驱动”的生物技术公司,百奥赛图的研发团队规模出现惊人下降。上交所二轮问询也直接戳中了百奥赛图的痛点,要求其披露“报告期公司专职和兼职研发人员数量情况”。
数据显示,公司专职研发人员从2022年的58人降至2024年的5人,减少了91%以上。整体研发团队规模从627人缩减至337人,降幅达46%。与此同时,2022年单年研发投入近7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130.96%。但2024年研发费用骤降至3.24亿元,较峰值缩水超50%。
百奥赛图财报截图
面对质疑,百奥赛图给出的解释是2023年度和2024年度“大规模研发阶段结束”。然而,截至今年6月,公司10个药物管线中5个仍在临床阶段,除一款已停止开发的药物外,其余4个全处于临床前的阶段。
百奥赛图曾以“千鼠万抗”计划为核心卖点,宣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大规模开发抗体药物。然而如今公司的动物销售却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2024年,模式动物销售收入达3.89亿元,占总营收39.71%。一只靶点人源化小鼠售价高达4700元,免疫缺陷鼠也要260元/只。
从“千鼠万抗”的宏伟故事到实实在在的“卖鼠大王”,这一变化引发市场质疑:百奥赛图是否已从“创新药研发”实质转型为“实验动物供应商”?“千鼠万抗”计划是否已被搁置或调整?海报新闻(报料微信:HaibaoNewsSw)记者向百奥赛图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尽管百奥赛图董事长沈月雷曾表示:“百奥赛图不只是一家小鼠公司,提供靶点人源化小鼠收获的是一次性收入,而提供候选抗体药物分子的转让授权会是指数型增长。”但目前来看,公司收入仍严重依赖“卖小鼠”的模式动物业务。
负债与高薪并存,公司治理合理性受拷问
除资金与研发“缺陷”外,公司治理层面的矛盾同样尖锐。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沈月雷直接持有百奥赛图6.6086%股份,倪健直接持有公司7.2621%股份。沈月雷与倪健系夫妻关系,二人合计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27.0291%表决权,为百奥赛图共同控股股东、实控人。
沈月雷通过多个员工持股平台加强控制权,而这些平台的资金来源正是其个人大额借款。沈月雷2023年借得的8900万元,今年12月就将到期。倪健也有1500万元的借款用于缴税,这两笔债务若无法按期偿还,“实控人持有的公司股份可能被债权人要求冻结、处置或实控人收到行政处罚”。在招股书中也明确提到了这一点。
此外,还有一份协议也可能成为另一个定时炸弹。今年8月,债权人招银控股与沈月雷签署补充协议,约定将部分借款的还款期限延期至2027年12月31日。但该协议包含了与科创板上市进程挂钩的条款:如果公司未能在2026年12月31日前成功上市,沈月雷需启动将其所持部分境内股份转换为H股股份的全流通工作,并将持有的部分公司H股股份质押给招银控股。
这也就意味着实控人的个人债务与公司上市进程深度绑定,若IPO进展不及预期,可能引发股权质押甚至冻结风险,进而影响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性。
百奥赛图的一边负债一边给高管开出“天价”薪酬的操作也令人玩味。2023年,10位核心高管薪酬合计2145万元,平均每人超200万元。沈月雷年薪205.73万元,四位副总经理薪酬均超过他,其中陈兆荣年薪303.75万元。2024年当公司宣称“扭亏为盈”实现3354万元净利润时,沈月雷薪酬翻倍至425.9万元,而同期同行业企业康龙化成董事长的薪酬仅微涨0.51万元至221.33万元。百奥赛图“高管高薪”的合理性一时并不能被市场理解。
从“千鼠万抗”的宏大到“专心卖鼠”的现实,百奥赛图的现状或许折射出整个生物科技行业的无奈。当资本市场对创新药的耐心逐渐消磨,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上会结果也将决定这家“5人研发团队”支撑的企业能否说服市场:其故事究竟是前沿科技的突围,还是精心设计的资本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