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谢惠茜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仪”)以及招商证券回复了关于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问询,回复内容主要涉及关于主要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是否存在同业竞争、持续经营能力及业绩下滑风险、募投项目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等问题。
对于主要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中科仪在回复中称,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国内晶圆制造企业在获取先进制程所需的半导体技术、软件、材料及设备等方面存在限制,导致先进制程产能扩张尚未进入高速发展期。对此,公司强调紧密跟进集成电路领域最新技术进展,积极推进与国内主流晶圆制造企业及半导体设备厂商的测试验证工作,其验证进度与国内先进制程的整体发展节奏相匹配。
公开资料显示,中科仪创建于1958年,主营业务为干式真空泵和真空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中科仪营业收入分别为6.98亿元、8.52亿元和10.8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5%;净利润分别为4.98亿元、6.00亿元和1.93亿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7.83%。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4亿元,同比增长21.9%;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6066.67%。
但上半年高成长态势背后潜藏着行业周期性风险。除主要市场影响以外,中科仪也在回复中表示,近年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总体较为景气,但其发展与宏观经济关系紧密,存在一定周期性,同时易受到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我国光伏产业目前总体产能过剩,但高转化效率的新型电池产能不足,呈现结构性特征。
对于持续经营能力及业绩下滑风险,中科仪也表示,2022年至2024年,其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收入从32121.12万元增长至66269.07万元,光伏领域收入分别为11217.03万元、17550.23万元和10517.29万元。然而受技术升级、产能投资与库存消化等因素影响,半导体行业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这可能对中科仪的持续经营能力构成挑战。
截至招股书出具日,中科仪干式真空泵产品已实现对集成电路制造成熟制程全部工艺、先进制程清洁工艺,以及先进制程中等工艺、苛刻工艺中部分工艺环节的覆盖。相关产品的客户测试验证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当中,公司预计全部测试验证工作将于2026年四季度前完成。但中科仪也表示,如测试验证进程不及预期,将可能造成客户采购相应产品时公司不具备交付能力,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为避免下游产业波动等因素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中科仪还表示将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的产品应用领域、开发海外市场。但如下游产业进入下行周期、严重产能过剩或出现其他影响需求的事项,而公司未能采取措施有效应对行业波动,将对公司的持续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从招股书来看,干式真空泵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其客户相对比较集中。公司前五大客户不乏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北方华创等国内主流晶圆制造企业和设备厂商,2024年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占比达44.06%,若这些客户采购需求下降,将对公司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7月24日,北交所向中科仪出具《关于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但中科仪未能如期回复,8月18日,中科仪申请延期回复并发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