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规模增长迅速。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公司债ETF(511030)产品定位短融ETF+,近一周净值回撤可控(仅10bp),周均贴水小(仅4bp),规模稳定,且是少数几家采用中债估值的债券ETF之一,优势相对突出。
【银行理财子公司“双管齐下”把握权益市场回暖机遇】随着权益市场逐步回暖,银行理财子公司正以“产品端扩容+投研端深化”的“双管齐下”策略,积极把握市场机遇。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一方面加大含权类理财产品发行力度,另一方面提升对上市公司的调研频次与深度。中信证券表示,通过深入调研,银行理财子公司能更好地识别有潜力的行业和个股。展望四季度,A股市场有望延续积极表现,银行理财子公司或加大力度布局权益市场。
【上市首日迎显著增量资金,第二批科创债ETF已成机构“盘中餐”】9月24日,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集体上市。其中,汇添富中证AAA科创债ETF成交额突破150亿元,位居榜首;国泰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紧随其后,成交额也在110亿元以上。按照Wind数据统计的实时申赎信息及收盘价估算,工银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上市首日的净申购金额超85亿元,银华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的净申购金额也在72亿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批科创债ETF在首发阶段吸引了银行、理财、保险等机构大举配置,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的认购规模均达到30亿份的级别,泰康人寿也认购了20亿份。近年来国内债券ETF的大发展,离不开机构资金的认可与青睐。从2025年半年报来看,养老金、保险、信托、企业年金、理财等众多类型的机构资金纷纷现身债券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业内人士预计,债券ETF能有效承接机构对债券交易工具的需要,市场规模和产品数量有望逐步扩容。
【提升交易效率,月内40余只基金新增流动性服务商】随着公募基金市场尤其是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不断发展壮大,流动性服务成为基金精细化运营的核心环节。9月份以来,全市场十余家公募机构发布公告称,为旗下共40余只产品新增流动性服务商,其中包括多只ETF。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措施可以引入更多专业机构提供流动性服务,缩小产品的交易价差、稳定基金价格、缓释净值偏离风险,为投资者构建更高效、更稳健的交易环境。
本轮债市调整以来平安公司债ETF(511030)回撤控制排名第一,净值相对稳健且回撤可控,可参考下表(本轮债市调整自2025年8月10日起算):
(数据来源:WIND资讯,平安基金整理,截至20250919)
截至2025年9月24日 15:00,公司债ETF(51103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106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24日,公司债ETF近1年累计上涨1.67%。
流动性方面,公司债ETF盘中换手8.14%,成交18.57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24日,公司债ETF近1月日均成交21.57亿元。
规模方面,公司债ETF最新规模达228.31亿元。
资金流入方面,公司债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18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4.44亿元。
截至9月24日,公司债ETF近5年净值上涨13.28%。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9月24日,公司债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22%,最长连涨月数为9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80%,涨跌月数比为58/20,年盈利百分比为83.33%,月盈利概率为79.02%,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100.00%。截至2025年9月24日,公司债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3.44%。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9月24日,公司债ETF近半年最大回撤0.22%,相对基准回撤0.08%。
费率方面,公司债ETF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9月24日,公司债ETF近1月跟踪误差为0.012%。
公司债ETF紧密跟踪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指数(总值)净价指数,为多角度反映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走势,中债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将于6月15日发布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指数,该指数以主体和债项评级AAA的上交所公司债为基础,按照中债市场隐含评级分为三组并以利差因子进行细分,可作为投资中高等级公司债的业绩比较基准和投资标的。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指数的财富指数代码为CBC00701,基期为2015年6月30日,基点值为100,包含待偿期分段子指数,每季度第一个银行间市场工作日调整指数成分券。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