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开幕,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会上称,当前IPO退出承载能力有限,并购退出是今后的主要培育方向。此外,有大量的存量资产需要通过并购解决,发展并购投资对盘活存量资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陈文辉提出,推动股权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推动退出渠道的优化。“退出渠道事实上是股权投资过程中募投管退全链条的核心,我们经常说募资难、投资难,其实最难的是退出,如果退不出,即便拿到了钱也不敢投,所以在这方面要下很大的功夫。”
“我们过去一直考虑是通过IPO退出,当然这是一个最好的方式,但是也要看到市场容量有限,很难满足现在的需求。”陈文辉认为,即便港股IPO今年展现出一个非常积极的结果,但整体空间仍然非常有限。
因此,从长远来看,并购退出是今后主要的培育方向与发力点。在欧美一级市场投资实践中并购是最重要的退出渠道。根据PitchBook统计,2024年美国一级市场投资有近90%的退出收益是通过并购市场和PE权益二级市场实现。
而在多重政策发力、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转换以及一级市场退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2025年有望成为并购投资大发展之年。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内生要求已发生很大变化,有大量的存量资产需要进行并购来解决,包括民企二代的接班、政策的倒逼与松绑等等,今年其实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相信今后的变化会越来越快。”陈文辉说。
政策层面,国资委要求央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目前央企设立的创投基金总规模已接近千亿元,这些基金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积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形成了产融结合的新模式。
陈文辉认为这也增加了退出的机会,此外还包括证监会鼓励股权投资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等,相信这方面下一步仍有更多的机会,退出渠道也会得以拓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