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9月28日消息,近日,江苏瘦西湖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瘦西湖”,871343.NQ)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在香港主板上市。
根据招股书,瘦西湖已经初步形成“游船+观光车+文化演艺+托管服务”的模式,业务涉及水上游船观光服务、观光车服务、管理服务三大板块。其中,水上游船观光业务是瘦西湖主要收入来源,占收入比重超过85%。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目前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以A股巨多,整体呈现业绩分化特征,受制于季节限制及业务结构等因素,不少公司面临亏损困境。
对于选择赴港上市的原因及后续如何破除业务单一的困境,红星资本局采访瘦西湖,相关负责人表示,需要向上汇报,回头联系,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图据IC
瘦西湖拟赴港上市
游船观光业务成营收支柱
9月26日,瘦西湖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在香港主板上市。
根据招股书,瘦西湖主要包含三大业务分部:一是提供水上游船观光服务,包括增值“游船+”服务及包船服务以及大运扬州夜游;二是提供观光车服务;三是提供管理服务,主要在扬州的知名区域运营水上游船观光服务,包括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和古运河区域。
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上半年,瘦西湖的总收入分别约为3123.6万元、1.09亿元、1.11亿元及8454.2万元,2022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89%。
对于2023年增速较快的原因,瘦西湖指出,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249.3%,主要由于2022年末取消疫情限制措施促使消费者旅行意愿快速反弹,区域旅游业复苏,从而带动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与古运河区域在2023年初起迎来旅游业蓬勃发展,游客数量大幅增加,景区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以及自2022年8月起开始独家运营观光车服务。
独家运营权是瘦西湖业务经营的基石。根据招股书,瘦西湖持有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水上游船观光服务以及指定路线观光车服务各为期20年的独家运营权。
水上游船观光业务是瘦西湖的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瘦西湖的水上游船观光业务分部产生的收入约为2760万元、9510万元、9600万元及7230万元,分别占总收入比重约88.3%、87.2%、86.2%及85.6%。
截至2025年6月30日,瘦西湖共有206艘船,包括36艘摇橹船、106艘自驾船和64艘主题船,在标准运营条件下单航次总载客量为3817人,旅游高峰期每日最大承载量为超过3.5万人。在票价方面,摇橹船包船服务价格一般为1000元;船按小时租赁,租金根据型号不同分为每小时120元、150元及200元三个档位;题船分为合乘和包船,票价为50元至2000元不等。
除水上游船观光业务之外,2022年以来,瘦西湖来自观光车服务的收入占比也逐年增长。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上半年,观光车服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3%、6.9%、8.3%、11.6%。截至目前,瘦西湖拥有共计25辆观光车,在标准运营条件下单航次载客量达325人次,高峰期每日承载量最高可达1.3万人。
景区上市公司盈利分化
需警惕业务单一风险
据了解,瘦西湖成立于2006年8月,2017年5月在新三板挂牌。几经变更,瘦西湖的实控人为扬州市人民政府,第一、二大股东分别为扬州瘦西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扬州全域旅游有限公司。
自2025年5月以来,瘦西湖为赴港IPO作出行动,相继完成了赴港IPO的行业顾问、内控咨询、券商境外律师、券商境内律师、公司境外律师、公司境内律师、审计师以及保荐人等相关的招标工作。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目前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以A股巨多,相较于其他A股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瘦西湖资产规模较为“袖珍”,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总计约3.44亿元。
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业务单一风险。瘦西湖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公司经营的水上游船观光业务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与此同时,业务单一过于依赖瘦西湖航线的风险,一旦瘦西湖风景区经营政策调整,或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公司的营业收入将面临大幅下滑的风险。
红星资本局根据Wind梳理发现,A股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整体呈现业绩分化特征,受制于季节限制及业务结构等因素,不少公司面临亏损困境。例如,长白山(603099.SH)2025年上半年由盈转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13万元,上年同期则为2103.3万元,同比下滑109.75%。对此,长白山表示,主要是旅游人数等较上年减少,收入减少等因素所致。
ST张家界(000430.SZ)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已同比大幅减亏45.6%至-3327.14万元。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旅行社服务业务的复苏,旗下张家界中旅实现营业收入5371.49万元,同比增长97.18%,不过,该公司环保客运业务、宝峰湖景区、杨家界索道等核心业务仍面临压力,收入呈下降态势。
面对经营存在的潜在风险,瘦西湖表示,该公司计划通过开辟新的水上游览线和水上游览项目实现地域扩张;并于大运河区域内持续策划更多创新水上游览沉浸式项目;将以轻资产管理与服务业务分部持续扩充项目组合;通过多元化增值“游船+”服务与水陆一体化体验构建多元化综合服务体系。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表示,瘦西湖从新三板转向港股上市,主要优势在于港股市场国际化程度高,便于吸引境外资本,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瘦西湖依赖游船、观光车等衍生服务创收,其估值更注重服务创新、客单价提升及复购率,而非单纯依赖客流。与拥有门票收入的景区公司相比,这类模式在港股可能更受关注,因其盈利来源多元化,受门票政策调控影响较小。但若衍生服务同质化严重,估值可能受限;反之,若能打造夜游、文化IP的独特体验,或更具增长潜力。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李海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