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东坡暴雪千人被困背后:当徒步成为一种时尚
当珠峰徒步成为一种潮流,更多毫无高海拔经验的“小白”正在盲目跟风“打卡”。很多人低估了户外徒步的风险。
秦李欣 · 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秦李欣
界面新闻编辑 | 任雪松
当徒步也成为一种时尚风潮,除了模仿与跟风,还蒙上了一层危险的阴影。
10月国庆黄金周期间,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境内的珠峰东坡营地突降暴雪,大批游客被困无法下山,面临失温的生命危险。
不止是珠峰东坡,9月底就有违规徒步穿越甘南迭部县的益哇乡扎尕那景区未开发区域的游客,在景区内失温和死亡。10月1日,迭部县公安局、迭部县文旅局发布了《关于迭部县未开发区域禁止徒步等活动的通告》。
9月1日,新疆特克斯县文旅局发布《关于对特克斯县乌孙古道临时关闭的公告》。据报道,因为进入雨季,山区内极端天气高发,徒步进入乌孙古道安全风险大,多名游客被困,面临失温和食品不足的问题。
8月12日,昭苏县文旅局发布公告称,因近期天气炎热、冰雪消融、山洪增多、河床水位上涨迅猛原因,对南天山北线进山路口进行管控,禁止游客以任何形式进入此线路。据报道,8月6日昭苏县夏塔景区一吊桥桥索断裂,5人死亡、22人受轻伤。
从事户外徒步行业的奇华告诉界面新闻,户外圈子从疫情结束后开始变得火热。目前较火的徒步路线都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商业化模式,比如云南的雨崩、新疆的乌孙古道。而据安荣介绍,珠峰东坡的徒步路线是在10年前后变得较为“成熟”。
界面新闻此前已报道过关于珠峰南坡的商业化攀登现象(参见《拥挤的喜马拉雅商业攀登之路》)。相较于动辄需花费三四十万登顶珠峰的商攀,平均海拔5000米的珠峰东坡商业徒步价格更加低廉,且门槛更低。加上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的攻略普及,更多认为“只要有腿就行”的无高海拔徒步经验的游客被吸引前去。
“以我知道的(来说),从来没有哪一年珠峰东坡有那么多人,就感觉徒步的活动一下子火起来之后,大家都往里面扎。”长期参与户外运动,且此次也在珠峰东坡徒步的立夏对界面新闻说。
9月29日陪徒步客户进山的安荣同学向界面新闻介绍:“珠峰东坡商业化是很久了,只是说今年的这个商团确实特别的多,以往是不会有这么多。(多到)营地要靠抢的。”
据了解,今年很多新疆的徒步路线被封,加上国庆中秋黄金周双节放假,而珠峰东坡的徒步路线又是国内可以欣赏顶级美景的路线,所以此次吸引了近千人前往挑战。
而其中不乏毫无高海拔徒步经验的游客。据安荣透露,此次他负责后勤保障的珠峰东坡徒步商团,已经有很多高海拔徒步经验的客户,但还是有一两个“小白”。从商业徒步公司角度来说,如果客户没有高海拔徒步经验,但被告知所有风险后也愿意承担后果,那么就没有理由拒绝客户。
奇华也坦言,在他负责经营的全国商业化徒步路线中,对于高海拔徒步路线的客户挑选,优先会选择有高海拔徒步经验的客户,其次是有高海拔地区游玩经验的客户,但迫于商业利益他们也会破格收无高海拔经验的人。
运气好碰上好天气,从无高海拔徒步经验的人或许也能安全无虞下山。但山里的天气无法人为控制,时常一片云就是一个天气。就算是天气预测,也不能百分百精确。
出发前,安荣所在的商团就已经通过天气预测,得知徒步中会遇到小雪,但却没想到这会是一场令近千人受困的暴雪。安荣向界面新闻回顾了珠峰东坡这场突来的暴雪。
小雪从10月3号晚上到4号凌晨开始下。“当晚下雪我还没什么感觉,因为我是戴着耳塞睡觉,根本听不到。”安荣说。4号7点起床的他,看到“雪只是薄薄的一小层覆盖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