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研客
发行价定在区间下限,资产负债率超900%,这家“全球家用充电桩销冠”在资本热捧下难掩经营隐忧。
10月10日,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挚达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智能充电桩第一股”。
这家被称为“全球家用充电桩销冠”的企业IPO阶段引来市场狂热追捧,公开发售录得逾5440倍超额认购,成为今年港股新能源领域“超购王”。
上市首日,挚达科技股价暴涨192.14%,收盘报195.5港元,市值一度突破116亿港元。
资本狂热背后,挚达科技却面临着连续亏损、毛利率下滑、资产负债率高企等多重挑战。这家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充电桩企业,究竟是真龙头还是资本包装下的虚火?
资本狂热:5000倍超购背后的机构算盘
挚达科技的IPO招股阶段,港股市场掀起一阵认购狂潮。
公开发售超购5440倍,国际配售亦获得大量长线基金认购,从打新热情看,挚达科技无疑成为今年港股新能源板块最受关注的IPO。
为何挚达科技能获得如此青睐?
资本市场人士分析,挚达科技发行价定在价格区间的下限(66.92港元),为上市后留出了上涨空间。
同时,公司此次IPO采用港交所独特的“机制B”模式,H股实现全流通,流动性优势显著,还设有“绿鞋”机制,为上市后股价稳定提供支撑。
挚达科技的“智能充电桩第一股”称号也成为市场炒作的概念。在新能源概念火热的当下,稀缺标的往往能获得估值溢价。
业务真相:全球销冠背后的经营困境
挚达科技成立于2010年,以智慧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为切入点,构建了“产品+服务+数字化平台”三位一体商业模式。
按销量计,挚达科技位居全球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第一,累计出货量超130万台,全球市场份额约9.0%,中国市场份额约13.6%。
表面风光的市场份额背后,挚达科技的经营状况却令人担忧。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1-3月,挚达科技的收入分别为6.97亿元、6.71亿元、5.93亿元和2.17亿元,前三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76%。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自2010年营运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报告期内,挚达科技的净亏损分别为2514.7万元、5811.6万元、2.36亿元和1707.8万元,累计亏损达3.36亿元。
其中2024年亏损幅度较2023年扩大306%,净亏损率也从2022年的-3.6%恶化至2024年的-39.8%。
毛利率下滑:价格战中的艰难求生
挚达科技的盈利能力持续减弱。2022年至2025年Q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0.4%、20.5%、14.9%、16.5%,整体呈下降趋势。
挚达科技在招股书中坦言,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市场存在降价压力,而公司接受降价压力以维持竞争地位”。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面临的价格战压力正向上游传导,部分车企会将成本压力转移给供应商,导致充电桩产品均价和服务均价下降。
为应对竞争,挚达科技不得不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但这直接拖累了其盈利表现。
与此同时,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也大幅下滑。2022年至2024年,总产能利用率从128.2%急剧下滑至50.4%。
2024年新开的泰国基地首年产能利用率更是低至3.3%,如此低下的效率代表着成本的上升,进而对整体盈利能力造成拖累。
现金流危机:900%资产负债率下的生存考验
挚达科技的现金流状况同样不容乐观。
2022年至2025年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1.33亿元、-0.27亿元、-1.16亿元和-0.68亿元,波动剧烈且尚未形成自主造血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年末现金及等价物分别为2.05亿元、1.95亿元、1.41亿元和1.46亿元,虽然资金储备足以支撑公司未来一年运营,但主要来源于融资活动所得。
一旦融资节奏出现问题,公司的资金链或将濒临断裂。
更令人震惊的是其资产负债率。报告期内,挚达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82.2%、108.0%、821.1%和900.3%,公司称“主要是由于总权益减少,以及根据经营需要调整而增加借款所致”。
高负债率背后,是公司被客户大量占用的资金。截至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及2025年一季度末,挚达科技的平均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194天、248天、231天及163天。
挚达科技解释,这主要是由于汽车制造商采购金额大且行业影响力强,在谈判中能争取到更长的结算期及信用期。
股东阵容:比亚迪入股背后的客户依赖
挚达科技的股东阵容堪称豪华。截至IPO前,创始人黄志明博士合计可行使47.70% 的投票权,为单一最大股东。
外部股东中,中鼎股份持股7.67%;上海中电投持股7.75%;金通资本持股7.49%;比亚迪持股3.52%。
比亚迪不仅是挚达科技的股东,更是其重要客户。
2022年,比亚迪带着5000万元入股挚达科技,并迅速成为其第一大客户。
在比亚迪资金和业务的帮扶下,挚达科技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但这种深度“绑定”也带来问题:2022年至2024年,挚达科技前五大客户收入贡献占比从68.5%降至56.1%,最大客户收入贡献占比从38.3%降至25.0%。
尽管客户集中度有所下降,但截至2025年一季度,前五大客户仍贡献了53.5% 的收入,依赖度仍然较高。
出海故事:海外扩张能否成为解药?
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挚达科技将目光投向了海外。
2022年至2024年,挚达科技海外收入占比从1.9%提升至12.1%,并在2025年Q1进一步提升至14.8%。
挚达科技已在泰国春武里建成年产能达10.8万台的生产基地,作为东南亚业务枢纽,未来计划在中东、欧洲增设生产基地,目标将合并年产能提升至130万台。
公司还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从产能、销售、售后到供应链构建全链条全球化能力。
但海外市场同样面临挑战。海外营收虽然增长迅速,但规模仍未破亿,且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
未来前景:故事能否兑现为业绩?
挚达科技试图通过高毛利产品改善盈利状况。公司已开发毛利率较高且收入潜力优厚的先进产品,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及EMS解决方案。
2025年一季度,公司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交付10台,销售收入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216.7%,且毛利率稳定在33.0% 的高位。
但这类产品目前规模尚小,难以扭转公司整体盈利状况。
根据募资计划,挚达科技将把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的38% 用于海外扩张,36.5% 用于研发,这表明公司仍处于投入期,短期内盈利可能性较低。
此外,挚达科技还有对赌协议压顶。创始人黄志明曾与投资者签署对赌协议,约定若挚达科技未能达成业绩目标,黄志明同意向投资者支付总计约3900万元的款项。
由于挚达科技未能达到业绩目标,黄志明与投资者订立补充协议,将业绩补偿推迟,前提是在2026年1月31日前完成上市。
如今上市虽已成功,但未来的业绩压力依然不小。
登陆港交所只是挚达科技的新起点,资本市场给予的热情回应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才是真正的考验。
面对全球充电桩市场的激烈竞争,挚达科技的海外扩张策略和高毛利产品能否迅速落地并贡献利润,将直接决定其能否在资本市场上继续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在碳中和与能源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挚达科技的故事动听,但只有将故事转化为业绩,才能对得起市场给出的百亿市值。
(实测.精选)今日长牌开挂有什么功能[详细教程辅助工具]:https://www.caiding5.cn/news/35347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