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团成员进行VR剪纸互动体验? 在陕西非遗精品展前,一幅巨幅剪纸作品赫然映入眼帘
“数智文遗陕西行”全媒体采访团走进陕西省文化馆
看戏法、听秦腔、品茯茶……9月14日,“数智文遗陕西行”全媒体采访团走进陕西省文化馆,探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之路,近距离感受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工作人员向采访团成员进行介绍
走进位于二楼的非遗体验中心,4700平方米的展厅分为展陈和功能两大区域。展陈部分通过“秦蕴”“秦艺”“秦工”“秦风”四大板块,系统展示陕西十大类近2000件非遗实物。功能区域则包含秦创区、生态保护区等六大空间,集中呈现非遗保护传承的创新成果。?
采访团成员进行VR剪纸互动体验
在陕西非遗精品展前,一幅巨幅剪纸作品赫然映入眼帘。工作人员介绍,这幅作品出自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杰出代表人物—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之手。在剪纸展示区还设有VR互动体验环节,观众戴上VR眼镜,即可沉浸式了解剪纸背后的故事,感受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交融的魅力。
剪纸作品展示
俄罗斯网红体验后赞叹不已:“这些技术让古老的剪纸文化变得触手可及,我回国后也要分享给朋友们”。
华山戏法表演
“Amazing!”在华山戏法的表演舞台前,来自埃及的桑英杰连连赞叹,直呼神奇。非遗传承人雷鸣正在表演经典戏法“三仙归洞”。只见他指尖翻飞、动作如电,几颗彩球在瓷碗间倏忽隐现、虚实难辨,传统技法与现代舞台效果相映成趣,采访团的成员们也深切地感受到这项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桑英杰(右)与华山戏法非遗传承人雷鸣(左)
互动 “从道具制作的选材标准、工艺规范,到表演流程的节奏拿捏与技法要领,一切都遵循着代代相传的行规。”雷鸣说,这不仅是为了保证“虚实相生、巧藏玄机”的艺术特质不被稀释,更是为了让这门千年技艺的风骨与魂魄,始终以最本真的样貌传承下去。
采访团成员进行唐果子制作体验
随后媒体采访团成员还进行了唐果子、棉絮画、剪纸等非遗体验。桑英杰告诉记者,在陕西省文化馆仿佛穿越千年,不仅了解了陕西的非遗项目,那些具有“科技范”的互动体验更让人印象深刻。?
陕西省文化馆?
在陕西省文化馆,科技与传统的深度融合,不仅让非遗活起来,更让文化传承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正在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一条全新的数字化之路。?
世相丨 “你像麦穗里的一束光”:音乐教师朱超敬的支教路
发现丨杂技剧《一指千年》上演 古今对话让秦俑“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