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AI快讯,中工国际9月1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八届第十三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18日以通讯方式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2025年度续聘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费用的议案》等文件。
每经头条(nbdtoutiao)25基点太少,50基点太多:美联储降息走钢丝,特朗普代言人投下唯一反对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新型储能行动方案于近日落地,储能电池ETF(159566)九月以来“吸金”超10亿元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9月17日,2025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在北京举办。司法部副部长武增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司法部扎实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我国仲裁事业进入蓬勃发展新时期。接下来,要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仲裁法,全面提升中国仲裁服务能力,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为国际经贸往来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仲裁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也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法治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9月12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仲裁法,共8章96条,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仲裁法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法律制度,对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高我国仲裁公信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聂文慧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国际仲裁进入全方位重塑、技术性革新、历史性跃升的新阶段。“人工智能+仲裁”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国际性和前瞻性,要推动数智仲裁深度融合,保障数智技术下仲裁独立公正高效;深化国际仲裁数智合作,共同构建开放、透明、包容、高效的国际仲裁新生态;引领国际仲裁数智治理,促进公平正义与国际法治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王淑梅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法院积极回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推动解纷机制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依法支持和监督仲裁,探索仲裁保全、司法审查等环节全流程“网上办”,完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为中外当事人多元纠纷解决提供在线服务。中国法院将与各国法律同仁一道,深化人工智能在纠纷解决领域的运用,为推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健康有序发展贡献中国司法智慧和法治力量。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长Anna JOUBIN-BRET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在争议解决中的应用必须建立在增强国际合作与维护技术伦理的基础上,既要防范风险,又要确保仲裁裁决的跨境执行力,增强国际仲裁的可信度并使其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希望各界专家对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帮助提升仲裁效率并维护贸易公平展开深入讨论,共建更加高效、透明和可信任的国际仲裁体系。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正在深刻重塑人类社会。为积极响应数智时代国际仲裁发展的新需求,推动人工智能在国际仲裁领域的合作与应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发布《携手促进数智时代国际仲裁发展的共同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获得全球74家国际组织及争议解决机构的广泛支持,为国际仲裁界应对数字革命带来的共同挑战贡献了东方智慧。
《行动计划》呼吁国际组织、仲裁机构、科技企业与学术界等各方,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安全、可信、可持续地应用于仲裁。一是拓展应用场景,探索“人工智能+仲裁”的深度融合;二是夯实技术基础,推动机构、企业与学术界协同创新;三是规范数据治理,强化信息安全与风险防控机制;四是推进国际标准制定,完善全球规则体系;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建开放透明的智能仲裁生态。
拉美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贸仲与拉丁美洲仲裁法律机构建立了机制化合作,为进一步深化中拉争议解决领域交流合作,本届高峰论坛同期举办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凝聚中拉及国际仲裁界智慧力量,促进国际法治协同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第二国际商事法庭负责人沈红雨在演讲中表示,人民法院将制定有关司法政策支持仲裁高质量国际化发展,制定司法解释保障新仲裁法顺利实施,形成解纷合力推进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建设,并一如既往依法支持和监督仲裁,恪守条约义务、坚持有利于裁决执行的理念,做好全面准确实施新仲裁法的各项准备工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