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丽水跑得快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6355786】
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加微信【6355786】.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0 10:14发布于天津财经领域创作者
作者 | 封华
编辑 | 魏晓
魅族今年新发布的魅族22手机,恐怕又要哑火了。
9月16日,也就是魅族22正式发布的第二天,魅族科技发出战报:魅族22斩获京东 2999-3999元、3999-4999元价位段热销商品榜双榜单TOP1。
然而这种细分定语的榜单,已透露出底气不足。
之后,魅族在9月19日再次补货开售,但未发布新的战报,直至国庆结束,也再无声息。
从京东自营旗舰店显示的数据来看,魅族12+512白色版本仅2000+的评论数,远低于友商动辄数万的评论数。
究其原因,还是魅族22的产品力不行,经过两次跳票,魅族却掏出一款未能搭载最新旗舰芯片的中端机。
但之前是怎么宣传的?AI时代的小屏旗舰,媲美ultra级别的影像系统……
这一切许诺,并没能完全满足魅友的期待。缺技术、少资金的中小厂商的生存困境,就是如此残酷。
当初卖身给吉利,魅友们期待的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能有机会再和小米一较高下,如今却连推出有竞争力的旗舰机型也成了奢望。
魅族想留在牌桌上乃至挤入市场中央,不服气却又无能为力,不然,放下做手机的执念吧。
吹牛之下,其实难副
“只要坚持留在牌桌上,就永远有机会。”创始人黄章之弟、星纪魅族CEO黄质潘在9月下旬的受访中,显然还抱有一丝希望。
他的策略很简单,就是一年迭代一部旗舰手机,魅族22就是今年打出的牌。
可惜从核心配置上看,魅族22尽显寒酸,在国产友商纷纷拼配置冲高端的当下,魅族直接“低人一等”。
其搭载的高通骁龙8s Gen4定位为次旗舰芯片,与红米Turbo4 Pro、OPPO K13 Pro等2000元以内起售的机型处于同一梯队。而魅族22的起售价,来到了2999这一价位,贵出了1000元左右。
官方辩解称,如果搭载当前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不仅要增加1500元成本,产品还要再延期6个月。
虽然事出无奈,但与近期友商旗舰机型相比,差着不小的档次,竞争力已然不可相提并论。
本次没有发布新版系统,而是介绍了已发布的Flyme AIOS 2的优化和待上线项目。例如其拿手功能小窗模式5.0,在多应用协同上更进一步,用完即走相当方便;Aicy购物智能体2.0支持一键价保、一键取消自动扣费等功能。
而对于各家都在注重的AI,一向擅长功能巧思的魅族,也没能带来令人眼前一亮的花样。 AI 滤镜、景深拼图和AI校正等功能,未能超脱行业水准。
尽管手机上不了高端桌,魅族吹牛的本事可从没落下,有网友调侃——魅族手机的宣发人员真是太难了。
比如这次的影像,魅族在海报上大字标注“5000万旗舰四主摄”,但仔细一看,竟将“5000万像素前置自拍”也算了进去。
从魅族一向的表现来看,少与人会对魅族的影像实力有所期待,但如此小心思尽显的宣发,更会产生劝退潜在消费者的结果。
类似的文字游戏,在以往的魅族宣发中早已屡见不鲜。
上一年魅族21的宣发,就已经“渐入魔怔”,连续发布不等式海报,号称“1.74mm物理四等边<1.71视觉四等边”“4800mAh>5100mAh”,还宣告“不做手机,要做 AI 终端”。
一次次角度独特的宣发中,透露出背后的寒酸与无奈——这家标榜“小而美”的珠海小厂,实力还是如此孱弱。
魅族手机以往确实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创新,如小窗模式、mBack按键、mEngine震动反馈、环闪通知等,都是深入用户体验细节的功能。但除了小窗模式成为各家主流功能,其他配置已经退场或逐渐边缘化。
如今的魅族,已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新东西,唯一极具辨识度的白面板,也被暗示将成为最后一代。
据黄质潘透露,在经过渠道费用、营销成本等分摊之后,魅族目前仍是亏钱卖硬件。研发投入这一长期且庞大的开支,令魅族的手机业务苦不堪言。
如此“赔本赚吆喝”,目的其实就是——留在牌桌上。
但目前的定价,相较使用同一处理器的友商中端产品来说,性价比有所不足,如此一来,再如何强调不看参数看体验,也难以打动消费者了。
魅族发展这几年,“三年内重回Top 5”的誓言恍如隔世,目前,黄质潘对手机业务的规划,是在三年内达到自负盈亏。
这个不算高的目标,对如今的魅族而言,也是一道难关。
放下手机的执念吧
现在的魅族,不是以前那个小而美的魅族了,而是背靠吉利大树的魅族。
2022年7月,星纪时代收购魅族科技79.09%的股份,并在次年3月合并为星纪魅族集团。之后,星纪魅族的重要任务便是开发智能座舱系统,并逐步理清自己的战略方向。
手机业务艰难维持的同时,魅族的战略重心正在向Flyme Auto和Flyme AIOS延伸。
当前,魅族是国内继华为、小米之后的第三家,打通手机、系统、汽车三大板块,并且能实现深度整合的厂商。
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Flyme Auto已覆盖吉利银河、领克等品牌车型 28 款,用户数量突破 150 万,连续 11 个月生态用户数量增速行业第一。
Flyme Auto业务有着清晰的规划:在吉利体系内,三年实现500万搭载量,外部合作车型争取50万,树立行业标杆后再进一步扩展规模;同时开发国际版Flyme Auto。
如此看来,智能座舱是个星辰大海,但需要手机赋能。
魅族也需要保持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尽力避免脱离主流市场,而手机,就是最核心的终端设备。
“我个人仍然看好手机产品的基本盘,未来十到二十年,它仍然会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终端。”在最近的采访里,黄质潘仍不甘心放下手机。
然而,动荡的管理层影响到既定战略的推进,魅族的手机业务始终喘不过气来。
星纪魅族但现在更换了三次CEO,分别为沈子瑜、苏静和黄质潘。沈子瑜掌管时期,将业务重心放在魅族车机与吉利系汽车的整合上,手机业务则成了陪衬。并且,沈子瑜在魅族手机发布会上以一句“这什么东西,我也看不懂”一战成名,更令外界对星纪魅族的前景充满担忧。
如今过去两年多,动荡仍未平息。今年9月,正值魅族22发布前,原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前Flyme负责人杨颜在微博上开撕魅族,声称“接下来我将致力于让魅族22卖不掉这个使命。”目前还未有更进一步的纠纷。
确定的是,魅族释放的重回核心品牌价值的“归航”目标,恐怕难以顺利。
市场是残酷的,魅族已经多年稳坐“Others”席位。据IDC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其他”的市场份额为20%,其中还包括动荡中的荣耀,魅族的竞争压力不小。
魅族手机较低的市场占有率,恐怕对吉利汽车的销量没有太大贡献,更难谈生态协同带来质的变化。而且,在内置车机系统成为主流的当下,即便是苹果的CarPlay也不是必选项,市占率从50%下降至30%。
对于吉利集团来说,魅族的价值更多在于开发车机系统,而非发布毫无竞争力的手机。
魅族,或许到了放弃手机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