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颖
截至10月底,六大行均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传递出业绩企稳回升的“暖意”。
相较中报业绩,今年前三季度,六大行的营业收入(下称“营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与此同时,息差收窄仍是行业面临的挑战,但部分银行的息差已呈现企稳态势。
营收、净利润回到正增长
归母净利润方面,六大行在前三季度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农行增速最高,超过3%。相较中报业绩,工行、建行、中行回到正增长。工行的归母净利润规模依然排在首位。
从营收上看,六大行前三季度均有所提升。其中,中行、工行营收增速均超2%,中行增速最高,为2.69%。
拆解营收,多家大行的利息净收入仍处于下降通道,非利息收入正成为增长转型切入点。
从利息净收入上看,前三季度,除交行外,其余五大行的利息净收入均有所下降。交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286.48亿元,同比增长1.46%;工行、农行、建行、中行、邮储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分别同比下降0.70%、2.40%、3.00%、3.04%和2.07%。
非利息收入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在已披露的数据中,工行前三季度实现非利息收入1666.12亿元,同比增长11.30% ;建行的非利息收入达1460.96亿元,同比增长13.95%;中行非利息收入1654.12亿元,同比增长16.20%。
邮储银行非利息收入达314.81亿元,同比增长 27.52%。邮储银行方面表示,非息收入的增加主要是该行加强市场研判,抢抓市场机遇,不断加大债券、票据等资产交易力度,买卖价差收益增加带动。
从资产规模上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六大行的资产规模均较上年末上升。其中,建行增速最高,为11.83%,工行的总资产规模接近53万亿元。
从不良率上看,除邮储银行不良率较去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外,其余五大行不良率较去年末均有所下降。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邮储银行的不良率仍为六大行中最低,达0.94%;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交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33%、1.27%、1.32%、1.24%、1. 26%。
息差降幅缓解
在当前市场利率维持低位的背景下,息差收窄仍是六大行面临的一大挑战,但息差降幅有所缓解。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邮储银行的净息差达1.68%,在六大行中最高,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交行净息差分别为1.28%、1.30%、1.36%、1.2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