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博主大厂小主(何安)在小红书持续爆料自己在小鹏汽车工作期间的遭遇。
图源:大厂小主(何安)小红书主页
在博主提供的举报文件中介绍到,博主曾是小鹏人力资源部-企业文化组的员工,实名举报人力资源总监-企业文化组负责人蔡某某,在职期间严重职场霸凌和PUA,导致员工身心出现严重问题、欺上瞒下、公器私用、虚假打卡、剽窃他人成果、上班期间开展第三产业,迫使下属购买她传销的商品、抢地盘、私设流程暴力逼走员工不给赔偿等一系列违规操作。
图源:大厂小主(何安)提供
在博主小红书的视频和私下提供的文档均表示,蔡某某的转正述职申请、每一次对内对外演讲的PPT(私人性质)、她在管理群发的每一段话都需要博主和小组成员为她写好。就连实习生也要为她剪辑个人视频号(用于个人名声炒作)。
2024年6月17日,咖啡店Manner火了,网络上一条关于员工与顾客产生冲突的视频开始在网上疯传。据视频显示,Manner店员突然情绪失控,冲着顾客大喊“你投诉啊”,并将咖啡粉泼向对方。视频一出就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图源:中新经纬报道截图
很快,另一段爆料监控也紧接而来,据网传视频显示,Manner店员与一名女顾客发生争执,双方一度发生肢体冲突,男店员还扇了女顾客耳光,至此,大众讨论更激烈了。
随着舆论不断发酵,该事件的话题突然转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企业压榨员工。事件的转折点正是源自小红书上Manner咖啡师的吐槽贴。彼时,关于“Manner有员工称8小时内要做500杯咖啡”的话题冲上热搜。
图源:小红书笔记截图
一位在华东地区的Manner咖啡师向“界面新闻”透露,“Manner会按照门店业绩分配人手,日营业额5000元以下的,一个店只派一个人,日营业额在6000元及以上的才会派两个人。”
以Manner单杯价格在15元左右计算,一个员工一天最多要做333杯咖啡。这位咖啡师还需要同时承担理货、制作咖啡、点单、清洗等全部工作。此外,Manner为咖啡师规定的上班时间通常是早上7:00至晚上10:00。
出于“这种工作环境下谁能确保情绪一直稳定”的预设,更多数的网友义愤填膺地站在了店员一边,感叹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
受小红书爆料影响的品牌还有不少,11月26日,有网友在小红书上爆料,立白科技集团(立白集团)一区域经理以招聘为由找情人。
据网友公布的聊天截图显示,该经理介绍,所招岗位仅需挂职,不用来上班,“这个岗位归我管理,想通过这个挂职找个简单情人,不干涉彼此生活,一个月见2次左右即可。”其介绍,该岗位综合工资1.3万元左右。
图源:网络
针对此事,“潇湘晨报”于11月27日致电立白客服了解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已接到相关反馈,经核查,公司没有该工牌所反映的员工,非常怀疑该人冒用公司名义实施违法行为,已向平台举报,将继续调查,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图源:潇湘晨报
尽管立白澄清了此事是有人冒用立白科技集团的名义,但舆情终究是对品牌产生了影响。
除了爆料以外,维权也上小红书,搜索维权关键词,弹出65万+篇笔记。
图源:小红书维权搜索结果
这是为什么?评论区有网友是这样回复的:“公关部会主动联系你的” “发帖的作用就是让公关介入”。
图源:小红书维权笔记截图
而且,这番操作真有管用的,在部分小红书的维权贴中,真的会有官方账号来回应。
大家为什么都在小红书上爆料和维权?从上述情况中可以看出,这个渠道是真的可以从舆论上影响到品牌,也真的能有效迫使品牌来谈判。
从多个帖子描述的经过中能看出来,很多人第一时间是去找客服解决问题,无果后才选择来小红书曝光。
图源:小红书维权笔记截图
2024年12月30日,“极简公关”在《住在小红书上的公关人》一文中提到“就舆情爆发的频次和呈现结果来看,小红书相比抖音,都是更为‘显学’的存在。”
就这一结论“极简公关”给出了以下分析:
1、用户发布更简单,图文笔记0帧起手,毫无压力
不同于抖音以视频为核心,小红书的图文内容形态更容易让素人上手。相比于其他维权渠道需要提供一堆信息,简单的图文编辑更加方便,用户引发关注后也能获得维权的“谈判筹码”。
2、去中心化推流机制下,素人吐槽更容易爆
“去中心化”是小红书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平台标签,这也决定了其内容分发和推荐策略。如此一来,在小红书每一个素人都有可能获得千赞爆文,包括负面内容。相比之下,抖音采用的是中心化的流量分发机制,更加注重头部精品和热点。拉取品牌在同一时段的舆情总量对比,小红书无论是数量本身、还是发布者,相较于抖音,都显现出素人更多且更高频的特点。
3、年轻用户聚集,内容参与度高,情绪导向显著
小红书官方给出的用户画像显示,70%的用户是女性,其主要年龄段集中在18-24岁为主,95后占比50%,00后占比35%。年轻+女性,已经保证了分享欲的基本盘。有观点指出,小红书平台用户对愤怒、焦虑等高能量负面情绪的内容反应强烈,这些情绪容易被引爆,如工作压力、被误解的委屈等。
如果只是为大众提供一个便捷的维权渠道那自然是有益的,但社交平台都逃不开谣言和不实信息的问题,毕竟用户多了什么人都有,但如何做好不实信息的甄别,却是平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从小红书在举报响应方面的表现来看,做的似乎有些差强人意。小编亲自在小红书和抖音上举报了几条明显反常识并缺乏数据来源的内容,其中有一条相似的不实内容同时在两个平台上出现过。
图源:小红书举报结果截图
在举报反馈方面,小红书仅仅表示“平台将持续关注”,相较之下,抖音很快对视频进行了“举报通过”的评判。
图源:小编和大厂小主(何安)聊天截图
当然,小红书的举报机制也并不完全是摆设,在博主大厂小主(何安)实名举报小鹏汽车领导的过程中,她曾在5月21日前就发布过相关内容,但现在已经无法查看了,据博主表示原因是公关一直举报。
图源:小编和小红书客服聊天截图
这样的评判情况就令人很是不解,对此小编向小红书客服进一步询问了将如何评估举报,对此客服表示无法告知。
图源:上官正义微博截图
此前,小红书就曾因为风控问题深陷舆论。一年前的2024年5月21日,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在其微博账号曝光小红书长期存在所谓送养孩子、领养孩子,贩卖出生证及上户口等违法行为。
图源:小红书官方对事件回应截图
当天,小红书针对此事进行回应表示,传播“领养、送养孩子”属于违法行为。已对相关评论做下架处置,平台将持续清理站内违规内容。目前平台已将举报信息移交相关部门。
针对这次事件,博主“三表龙门阵”发文表示:“含有这类字眼的主贴或跟帖,是怎么做到绕开监测公开发布的?风控中心搭建一个简单的模型就可以轻松做到甄别。说明小红书没有做,或者压根就没预料到这方面的风险。内里上,小红书还是个小公司,在风控方面难以投入优先级更高的资源,和其他几个大厂比不了。按我的观察,抖音风控部门会做前置处理,也会做瞬时监测,同时还会将线索提供给强力部门,进行线下打击。”
在“南风窗”2024年7月5日发布的文章《揭秘小红书:那些看不见的“守门人”》一文中,邀请了小红书风险研判和应急处置的团队的晓东进行分享。
据悉,小红书针对风险的治理方式有两种:
1、常态化治理。
如色情、暴力等内容,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建立机器模型,建立识别机制,并配合人审进行持续拦截和阻断。
2、对于较为复杂的风险,便需要引入专项治理。
如小红书专项打击“恋童癖”、“公共秩序与安全出行”专项、“非法送领养”专项等。
该文章还表示,在小红书,一篇爆款笔记能推送到用户面前,至少要经过四道审核门槛,其中包含机审和人工审核两种类型。
另外,据封面新闻报道,2024年8月28日,小红书副总裁许磊在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未成年人保护分论坛上介绍,“目前平台内有近一半人力在从事治理相关工作,仅社区内容审核团队便超过4000人。”
从小红书对这次风控问题的反应来看,是有所回应的。如今一年过去了,小红书在风控方面有长进吗?
图源:昆虫学小鱼微博截图
图源:昆虫学小鱼微博截图
2025年3月28日,微博上有着300多万粉丝的科普博主,昆虫学小鱼在发文表示:
“我小红书账号莫名被封了,而我最近只是发了一些昆虫的照片。这些天一直琢磨这个平台,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1、小红书这个平台的部分价值观存在严重扭曲。
2、小红书不适合传播科普内容,尤其是昆虫和两爬的生物图文。其他类目怎样我不大清楚。
这点时间也足够我总结出小红书的尿性:
抓鸟玩鹰、破坏生态可以发,蛇类图片不能发;
伪科普假宣传的软文可以发,昆虫图片不能发;
Ai生成的“可爱生物”狂推,真实物种记录限流;
造谣内容缺乏辟谣通道,正经物种记录直接封号。”
该博主还表示,他是被邀请入驻小红书的,大约两三个月账号就被封了。在这条微博的评论区中也充斥着不少对小红书的不满言论。
大家对小红书的使用体验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