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轮胎巨头表现如何?
近日,随着全球各大轮胎巨头,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的发布。国内外主流的轮胎厂商,2025年度前3个月的市场表现,也已经全部浮出水面。
废话不多说!那么2025年1-3月份,全球排名前的轮胎巨头们表现如何呢?是否实现了新年度的开门红呢?我们来逐一给大家解析一下。(另附:2025年一季度,全球20强轮胎企业营收榜单,见篇尾)
轮胎双巨头破500亿元
全球轮胎行业实力最强的两家厂商,分别是法国的米其林集团和日本的普利司通。这两家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都突破了500亿元大关,远高于行业其他厂商。
其中,米其林(第1位)集团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入为65.15亿欧元,约合539亿元人民币,同比小幅下滑了1.9%。1-3月份,米其林集团的卡客车轮胎(-8.9%)、非公路轮胎(-9.6%)下滑较多。而销售额更大的乘用车、轻型车、两轮轮胎市场,增长了1.2%。
普利司通轮胎(第2位)在2025年一季度,完成了10581亿日元的营业收入,约合526亿元,同比略微下滑了1%。值得一提的是,普利司通1-3月份净利润为55.18亿元,下滑了24.6%,可见受橡胶价格上涨影响不小。
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厂商
美国固特异(Goodyear Tire & Rubber),在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为42.53亿美元,约合307.29亿元,同比下滑了6.3%。固特异(第3位)是全球前三甲的轮胎企业,一季度轮胎销量为3850万套。
德国大陆集团(Continental,马牌轮胎,第4位),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为97.07亿欧元,约合221.75亿人民币,与去年基本持平,居行业第四位。
日本住友橡胶(第5位,Sumitomo),在同期的销售人收入为2878亿日元,约合143.3亿元。住友橡胶从固特异收购了邓禄普轮胎欧洲地区运营权后,表现也并不突出,同比下滑了1%。
意大利倍耐力(第6位,Pirelli),在2025年1-3月完成了17.95亿欧元,约合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7%。虽然增长幅度不高,但也是前几名中表现最好的了。
日本优科豪马(Yokohama,第7位),这家原来国内叫做横滨轮胎的公司,一季度营收为2751亿日元,约合137亿元,同比增长了9%。这主要得益于其拿下了特瑞宝车轮系统,以及固特异特种轮胎的业务。
韩国韩泰轮胎(Hankook,第8位),2025年第一季度,这家企业轮胎业务的销售收入为121.54亿元,同比大增10.3%,并创造了17.28亿元的净利润。
中策橡胶(第9位)是来自杭州的轮胎巨头,1-3月其营业收入有106.4亿元,同比增长了17%,是全球前9大轮胎厂商中,增长率最高的一家。
营收100亿元以下厂商
青岛赛轮轮胎(第10位),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84.1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有15.3%的增长率,创造净利润10.4亿元,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日本东洋轮胎(Toyo Tire,通伊欧轮胎,第11位),1-3月的营业收入为1355亿日元,合计为65.97亿元,同比增长了6.2%。其销售收入也被我国的中策橡胶、赛轮集团超越。
锦湖轮胎(Kumho,第12位),现在是青岛双星集团旗下的轮胎品牌,在2025年1-3月完成了62.16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5.5%。
烟台玲珑轮胎(第13位),在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6.97亿元,增长了12.92%,净利润有3.4亿元。
正新橡胶工业(Maxxis,马吉利斯,第14位),在2025年一季度完成7.68亿美元,约合55.48亿元的销售收入,也表现不俗。
除此之外,佳通轮胎(11.26亿元)、森麒麟(20.56亿元)、贵州轮胎(25.27亿元)和三角轮胎(22.44亿元)等,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也都在10亿元以上。
最后
总的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主要的轮胎厂商,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国内的几家轮胎巨头企业,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率明显是要高于,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国际大牌轮胎的。
例如,中策橡胶、赛轮轮胎的增长都在15%以上,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都出现了小幅下滑。可见,国内的轮胎正在迅速的崛起,也逐渐蚕食这些传统国际轮胎巨头的市场份额。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存量市场,也有全球第一的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等配套产业链。这些都为国内轮胎厂商的快速崛起,提供了产业基础。中国轮胎,未来可期!
另附: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15大轮胎厂商营业收入排名表,数据源于:各大轮胎企业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