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疆
市场,往往比政策更能代表世界的真相。
中美关税一松,美国商人立刻“报复性下单”,疯抢中国货。
订单,彻底爆了!
订单狂潮
两周前,美国长滩港一片死寂,集装箱无人问津;
两周后,中国工厂彻夜加班,码头灯火通明,一船难求。
5月14日12时01分,中美新关税调整政策正式实施,取消91%的加征关税,另有24%的关税暂停实施90天。
关税暂时下降,外贸立马疯了!
数据显示,在美国和中国互降关税之后,在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
300%
截至5月5日的七天平均预订量为5709个标准集装箱,而截至5月14日的七天平均预订量飙升277%至21530个标准集装箱。
来源:央视财经微博
当宏观的数据落到具体表现上:
是外贸产业的一夜爆单,工厂开始连夜加班赶工。
尤其是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的对美贸易工厂,更是进入了24小时战备时刻。
码头工人也忙碌起来,盐田、宁波、东莞等出口重镇的集卡车排起长龙,港区灯火通明,调度中心节奏全开。
义乌是首当其冲的热闹。
不同于以往9点上班后客户才开始沟通订单,5月13日早上7点半,义乌市璟文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庆芬就迎来了开门红——
一位美国客户直接下单了30万双袜子。
在吴庆芬和同事的迅速联系下,其他美国客户也在一天内陆续下了七八个订单。
在宁波慈溪市,韩电电器全自动冰箱生产车间,马力全开。
声明发布的当天,美国客户就立刻联系该厂,希望排产、发货,目前,所有产线都满负荷生产。
上海一针织厂在政策发布当晚,便重启生产线。五万件积压成衣,在48小时内完成了各道工序。
30万件库存,销售一空。
丁林锋是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在阿里国际站上主营的产品是房车的遮阳篷,美国销售额占比达50%。
在声明发布后仅4个小时后,他就接到了一个价值约10万美元的大单。
这位长期合作的美国客户也不商议价格了,直接订了一整个集装箱的货,囤未来三四个月的库存量。
截至5月14日,另一个老客户也向丁林锋承诺会在一周内下单,金额在15万美元左右。初步估算,这些订单加起来有40万美元。
深圳市麦祺佳家居有限公司在5月13日当天就收到了4个来自美国的订单,总额约30万美元。
该公司以往月平均订单额是80万美元,这意味着一天内拿到了半个月的订单量。
毕竟,这个特殊时候,时间就是金钱。谁最先把货运回美国,谁就先抢占“饥饿”的美国市场。
美国采购商们的报复性下单,也透露着他们内心的惴惴不安——谁也不知道,特朗普是否又会随时反悔,掐断两国间的贸易链条。
无论是企业、工厂,还是港口,所有人都在抢时间。
一舱难求
为什么抢单如此“饥渴”?实在是被4月以来的关税战情景,吓怕了。
在降税声明发布前,中美之间的航线,已经一片死寂。尤其是美国的长滩港,受到了关税战的重创。
这座全美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出港船舶稀疏,极为萧条。
根据外贸追踪平台Vizion提供的数据,四月的第一周,前往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相比前一周大幅下降67%。
情况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5月9日,美国圣佩德罗湾港区官员坦言道,过去12个小时里,没有一艘货船从中国出发,向美国西海岸的两个主要港口运送货物。
这是1981年中国货轮开始停靠长滩港以来,极其罕见的现象,就连2020年疫情期间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长滩港并非个例。
美国第二大装箱港西雅图港,也在5月7日当天,迎来了到港集装箱船数量为零的残酷现实。
连锁反应当然不止这些。
通货膨胀和货物短缺,早已威胁着美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无论是持续已久的蛋荒,还是儿童玩具的涨价......货架上的商品短缺,让美国消费者们需求积压。
来源:微博
美国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四月PPI创5年来最大降幅,零售销售放缓,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再次萎缩,房屋建筑商信心暴跌。
这意味着,四月关税战导致了美国消费加速萎靡,而消费又是美国经济的支柱,重要性不言而喻。
伴随着中美贸易的回暖,另一个严峻的问题也摆在美国企业的面前。
那就是订单飙升,海运一舱难求!
抢集装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在浙江宁波港,某物流集团美线经理表示,“这几天,去往美国的航线都接近爆仓,客户询单电话一个接一个。”
来源:新浪财经微博
各地港口、物流公司正在抓紧调剂,但运力依旧吃紧。
有工作人员透露,公司已经从东南亚、欧洲航线紧急调配船舶挂靠港口,但舱位缺口仍达30%。
此外,由于货运量反弹的时间恰逢美国传统的夏日购物旺季,预计2-3周后,特别是一个月后,船运费用也将有显著飙升。
根据海事咨询公司德鲁里 (Drewry) 的数据,5月15日,从上海到洛杉矶的非合约现货运费,较前一周飙升16%,达到每40英尺集装箱3136美元。
报道指出,尽管这一价格还不到2024年4月的一半,但如果船东坚持提高运费,到6月1日,每集装箱的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至约6000美元。
不过,外贸生产商坦言,就算运费提升,也不会对订单量产生太大影响。
毕竟,相较于145%的关税,仅增加的几万元运费,对于迫切的美国客户而言,整体成本仍有优势。
独一无二
这一次,中国制造的强悍,再次给不少美国人狠狠地上了一课。
本土制造或者东南亚平替,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由于成本高、效率低,大部分美国中小企业根本无法实现本土生产。
美国本土,更是缺乏勤劳、熟练的工人。
被称为美国制造业皇冠的波音公司,也是有苦说不出:
员工上班吸食毒品,导致质量问题频发;
东南亚只能进行简单的代加工,无法承接订单和产线;
各种原材料和产业链仍然依赖中国......
据说,有美国洛杉矶的客户,为了省钱,专程跑去东南亚寻找替代工厂。
结果发现,其他东南亚国家根本办不到!
要么定制不了,要么就是拖了几个月,连图纸都搞不明白。
按照美国一家机构的评测标准,从规模、技术和产业链方面来看,越南以及印度落后中国10-15年左右。
在浪费大把时间和金钱后,不少美国人终于认清了现实,找回中国制造。
相比起急躁的美国人,很多中国厂商们则早已变成了“淡人”。
面对阴晴不定的美国政府,以及持续已久的关税威胁,很多“未雨绸缪”的中国厂商早就准备好了Plan B,主动降低美国市场的比重。
广东主营婚纱的明瑞集团,在近几年不断开拓欧洲市场,美国和欧洲市场占比从过去的七三分,变成了现在的三七分。
义乌的老板娘们更是自信地告诉记者,对关税战没啥感觉!降价是不可能的,不卖美国还可以卖全球。
在对等关税前美国客户积压的30万元订单,早就被全部销往了其他市场。就算客户在关税降下来后再来询问,那也不好意思,卖完了!
也有不少工厂也吸取了教训,不再囤货,而是订单来多少,做多少。
当然,阵痛和冲击不可避免,但至少也不是那么绝望。对于中国厂商而言,全球市场还很大,除了美国以外,还有欧洲、日韩、俄罗斯、东南亚和中东......
现在,一部分外贸企业加速拓展其他国家市场,招聘更多小语种员工,借助AI转型;
还有一部分企业则着重加速出口转内销,重新开辟国内市场。
毕竟,路已经断了,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中国外贸人,这时也变得冷静而清醒。关税可以拉高,航线可以停摆,政策可以反复......但全球制造的现实不说谎。
关税战没有赢家,但最后的输家,很可能不会是中国。
2025年风高浪急,世界格局巨变,面对关税、脱钩,普通人如何守护自己的钱袋子?
若你有这个困惑,一定要看智谷趋势内部研判,每周为您解读国际、宏观、政策、楼市、商业等重要动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趋势,直达财富的本质信号。
原价299/年,通过本文订阅,智谷老读者福利价199元/年,还加赠一年12场闭门直播!
限时开放30个名额
299元立减100元
三天后窗口关闭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周刊:一船难求,又要开始了?
子木:贸易爆了!
华商韬略:熬不住了!美国人疯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