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地铁越来越难挤了,每天那么多人坐地铁,地铁得可赚钱了吧?
但实际上,各地铁公司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普遍连年亏损,靠着每年数十亿元的财政补贴,才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
快刀财经的朋友们,好消息来了,为了满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财经」的视频内容我们会同步在公众号上发布,还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还是犀利但有温度的内容,还是足够多的增量信息,还有你在公众号上可能看不到的独家重磅。快去视频号、抖音、B站、小红书搜索「快刀财经」,关注我们,每天为你解剖一个新商业真相。
以下是本期视频脚本:
你知道吗?每天那么多人坐的地铁,居然不赚钱?
现在的地铁啊,真是越来越难挤了,尤其是早晚高峰,前脚刚排进地铁门,后脚就被鱼贯而入的人群挤到转身都难。
全国地铁日均搭乘八千多万人次,“死亡N号线”是大家吐槽地铁拥挤程度的高频词汇。每天那么多人坐地铁,地铁得可赚钱了吧?
但实际上,各地铁公司不仅没有因此赚到钱,反而普遍连年亏损,靠着每年数十亿元的财政补贴,才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今年5月,至少28城地铁公司发布了年度报告,根据行业统计的数据,扣除掉政府补贴,只有2座城市的地铁公司盈利。
挤地铁的人不少,为什么地铁公司却总亏钱?
咱们的地铁啊,可是个超级大工程。
目前一共有58个城市建设了以地铁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包括轻轨、有轨电车等,总共的里程数,超过了1.2万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咱们这个里程数,可比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里程加起来还多,第二长的美国,地铁里程数也不过为1400公里左右。
有着这么庞大的线路,但20多年来, 咱们的地铁却能一直维持着低票价。
这可不是地铁就值这么多钱,而是作为民生保障,地铁的价格必须“惠民”,不能太高。对比日本、美国等,光一站路就要几块十几块的票,咱们几块钱坐穿一整条线,横跨半个城市已经是地板价了。
但这背后,是国家替咱们默默承担着昂贵成本。
举个例子。
根据之前重庆地铁涨价研讨会上,听证方案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其轨道交通的单位运营成本是15.13元/人次,再算上免费和优惠乘客,实际上的单人次票款收入,才约为2.2元,连成本的零头都不到。
同时,重庆的轨道交通里程从二十年前的13公里,扩张到去年的494.58公里,日均客运量接近400万人次。
线网规模扩大,带动客运量、运营成本上涨,一个人就得亏十多块钱,可谓是越多人坐地铁,地铁越亏。
虽说靠政府补贴,各地铁公司每年基本还能剩点零头,但跟债务比起来,那真是杯水车薪。
以去年财报情况为准,重庆轨道交通集团负债834亿,昆明轨道交通集团负债仍超1000亿,就连号称最赚钱的深圳地铁,也没赚回这负债……个个都是压力山大。
这么大的债务怎么来的呢,其实啊这些巨额债务,都是各地在多年地铁建设扩张中积累起来的。
别看地铁票价只是高铁的零头不到,但地铁的造价,可比高铁贵多了。
一公里少则几亿元,多则超过10亿元,是建高铁的六七倍。如果要建一条40公里长的地铁新线路,至少需要300亿资金。
以上海为例,同样是2008年,京沪高铁平均每公里的造价是1.5亿元,地铁12号线每公里造价是4亿元,而2024年开工建设的上海19号线,每公里造价达20亿元,成为“史上最贵”地铁。
此外,还有日常运营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非常高。《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年度跟踪评级报告》显示,人工成本是运营成本里最高的,一年高达31.84亿元,在60.73亿的总成本中占比超五成。
如此高的成本,只靠便宜的票价和广告费,猴年马月才能赚回来。
不过即使连年亏损,但地铁依然是对地方经济影响深远的一环。从提供就业岗位、提升城市形象、提振经济、带动地铁沿线发展、方便市民出行等贡献巨大力量,不可能轻易喊停。
只是疯狂修地铁的时代,或许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有地铁的大家伙儿们,还是且坐且珍惜吧。
- End -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王、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