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锅圈食品(02517.HK)宣布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公司计划投资 4.9 亿元在海南儋州建设食品生产基地。这一决策标志着锅圈在供应链深化、市场扩张及国际化布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强化供应链垂直整合,提升规模效应
广西北海
湖北荆州
锅圈目前在全国已拥有多个食品产业园、产业集群,控股及参股多家工厂,采用独特的 “单品单厂” 策略,涵盖牛肉、肉丸、火锅底料等多个品类。2024 年,自有工厂产品占比已提升至 20%。海南儋州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扩大其自有产能,减少对外包的依赖,通过集中生产实现成本的优化。值得注意的是,2023-2024 年锅圈净利润总和为 4.71 亿元,此次拿出两年利润的投资,凸显了公司对供应链控制的坚定决心。
从物流角度来看,海南儋州基地建成后,将弥补锅圈原有工厂集中于中部和东部的地理短板,能够辐射华南、西南及东南亚地区。儋州作为海南西部枢纽,具备得天独厚的港口物流优势,未来可支持原材料进口和成品出口,显著降低跨境运输成本。
响应区域政策红利,布局国际化跳板
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为锅圈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自贸港享有零关税、低税率等政策,如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这将帮助锅圈降低进口原料(如牛肉、海鲜)的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借助政策便利,锅圈有望快速开拓东南亚市场。
新成立的 “海南锅圈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法人罗娜系锅圈副总裁,这一布局暗示该基地可能承担出口职能。海南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将为锅圈未来输出预制菜、火锅食材至东南亚市场提供关键枢纽。
支撑门店扩张与品类拓展
锅圈计划未来 5 年新增 1 万家门店,总数达 2 万家,重点下沉乡镇市场。2024 年,其乡镇店逆势增长 287 家,且净利率高于城市店。海南儋州基地的建立,将缩短华南、西南区域门店的供货半径,提升冷链配送效率,有力支持乡镇网络的进一步渗透。
在品类拓展方面,锅圈目前以火锅、烧烤食材为主。海南儋州基地可能利用本地丰富的水产、热带果蔬资源,开发如即食海鲜、区域特色预制菜等新品,突破现有品类单一性。广西 “垦小鲜” 预制菜工厂依托本地罗非鱼资源打造爆品的成功经验,或可为锅圈提供借鉴。
应对行业竞争壁垒升级
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安井食品、三只松鼠等竞品纷纷加码自有产能,锅圈若要维持其 “规模效应护城河”,必须持续强化供应链。海南儋州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巩固锅圈的供应链优势,抵御同行的供应链攻势。
2025 年,进口牛肉价格涨幅达 2000 - 3000 元 / 吨,给企业带来了成本压力。海南儋州基地通过本地化采购或进口免税原料,可有效缓解食材成本压力,稳定毛利率(2024 年毛利率已微降至 21.9%)。
战略意义重大,机遇与挑战并存
锅圈此次重押海南,是以短期利润换取长期战略卡位。儋州基地的建设,将在供应链深化、国际化布局、门店支撑及应对行业竞争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然而,高额投资也给锅圈带来了现金流压力(2024 年现金储备 21.25 亿元),同时新工厂投产后的产能消化风险也不容忽视。
若海南儋州基地能够成功落地并高效运营,有望成为锅圈从 “火锅食材商” 转型为 “全球预制菜供应商” 的关键一步,助力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随着全球预制菜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1.2 万亿美元,锅圈的这一战略布局无疑具有前瞻性。但如何平衡投资与收益、有效利用政策优势、应对市场竞争,将是锅圈未来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