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庞华玮 广州报道
最近一个月,A股“反内卷”主题行情火了,钢铁、光伏、建材等板块全面爆发。
Wind数据显示,最近18个交易日(6月20日至7月15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的钢铁、建筑材料、电力设备等行业涨幅均超过8%。
机构认为,反内卷成为当前热议的主题,十年前供给收缩带来超额利润的场景有望再一次重演。随着“反内卷”扩散至各行各业,“反内卷”主题有望持续演绎,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线。其中,光伏、汽车、钢铁等行业备受关注。
但机构指出,“反内卷”行情可能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政策催化下的预期阶段,第二阶段定价资源品价格上涨,第三阶段定价资源品高价横住的时间。综合来看,目前“反内卷”行情尚在第一阶段的预期阶段,后续仍需观察政策落地和产能出清情况,如果没有真实的出清,行情可能不会有后续两个阶段。
行情启动
最近一个月,“反内卷”成为市场焦点。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于7月1日召开,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反内卷”行情启动。最具代表性的是,时隔4年,光伏产业链重新站到市场C位。
近一个月(6月20日至7月15日),光伏设备指数已上涨15.55%。
背景是,近期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以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
“这一波‘反内卷’行情的背景,是相关行业要求大幅降产能,破‘内卷’,防止打价格战。这对于行业竞争格局是好事,也有利于推动行情进一步发展。”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这一轮光伏产业链概念股彻底大爆发,也一举拉开了“反内卷”题材大涨行情序幕,多个行业开始迎来它们久违的高光时刻。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自6月20日以来,申万二级行业指数中,元件上涨20.35%,玻璃玻纤上涨20.21%,光伏设备上涨15.55%,普钢上涨12.75%。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指出,下半年第一周的市场走势显示“反内卷”推动的周期品零星上涨,第二周市场则呈现周期品繁花锦簇的状态。从大类资产看,7月第二周(7月7日至7月11日)焦煤上涨8.8%,一改持续下跌的颓势;白银上涨5.4%,今年以来涨幅高达33.6%;布伦特原油上涨3.4%。从A股行业涨跌幅来看,7月第二周房地产上涨6.1%,钢铁上涨4.4%,建筑材料上涨3.3%。
“‘反内卷’成为当前热议的主题,十年前供给收缩带来超额利润的场景有望再一次重演。”魏凤春指出。
格上基金研究员毕梦姌也表示,“近期‘反内卷’行情在政策驱动下表现突出,光伏、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出现显著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轮“反内卷”,既包括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生猪养殖等,也包括新兴产业,如光伏、新能源车、锂电池等。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反内卷”政策主要聚焦在光伏、电商、汽车、钢铁等四大重点行业。
新方程投资经理曾令华表示,“反内卷”反的是无序恶性竞争。无序竞争之下,ROE降低,企业利润承压。而在这些行业,在全球来看都是有竞争力的。“‘反内卷’行情会持续较长时间。”曾令华说。
机构如何布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公募和私募对“反内卷”涉及行业都有所布局。
“由于本轮很多行业估值下修到历史几乎最低,性价比高,适合配置,所以我们对‘反内卷’涉及行业做了一些配置。”近日,一位机构投资人向记者表示。
不过,他表示,“我们没有特别针对‘反内卷’涉及行业布局,而是根据性价比配置,目前部分配置标的受‘反内卷’行情共振出现大涨。”上述机构投资人说。
“我们看好的是估值历史低位,跌幅时间长,多头出清彻底的‘反内卷’标的,因为它们短期弹性较大。比如,光伏上游、地产上游、猪牛羊上游养殖等。”上述机构投资人说。
上述机构投资人建议,对于“反内卷”配置,需要观察行业需求是否能恢复,政策刺激能否加码等。
杨德龙也表示,“很多涉及‘反内卷’的股票都属于基金重仓股,这一波反弹有利基金净值回升。这一次涉及‘反内卷’的行情应该还能持续一段时间,因为它会改变很多行业的逻辑。”
“近期有部分机构针对‘反内卷’行情,适当加仓这些超跌的个股。”杨德龙指出,“反内卷”涉及行业的投资机会,主要是之前跌幅比较大的行业,比如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
天风证券也指出,本次反内卷行情主要目标不是钢铁煤炭,而是有民企参与,关系地方就业税收的制造业,例如光伏、汽车等。
对于“反内卷”的投资逻辑,曾令华表示,“整体估值不高,行业格局改善,这种模式是许多价值投资者的盈利工具。”
“据我了解,有一些基金对‘反内卷’涉及行业已经有针对性的布局,比如光伏里的胶膜、银浆等。”曾令华说。
但曾令华建议投资者,“还是应该从投资的本质出发,寻找那些估值不高,但竞争格局存在优化空间的标的。”
投资机会在哪?
“反内卷”政策指引下,哪些行业或产业链有望迎来竞争格局改善?
对此,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分析,“反内卷”政策红利或将向三类领域倾斜:其一是具有规模壁垒的基础工业领域;其二是需要持续创新的高技术产业;其三是关系民生的重要服务业。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链中具备技术标准制定能力的关键环节企业,可能有望获得超额收益。投资者应着眼长期竞争格局演变,把握产业结构升级中的确定性机会。”陈显顺说。
鹏华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闫冬提示,关注政策敏感型行业,伴随能源成本下降,钢铁、化工等板块的盈利弹性值得期待。
毕梦姌表示,“反内卷”涉及行业的投资机会较多,可以主要关注政策重点整治的高“内卷”行业,如光伏行业;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下滑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和传统行业通过限产优化供需的钢铁、水泥、玻璃行业等。
毕梦姌认为,目前的行情更多体现为政策预期驱动的短期轮动补涨与中长期产业变革机会的叠加。从短期看,市场对限产、提价等“反内卷”政策直接推动相关板块估值修复。从中长期看,若政策持续发力并推动行业供需格局实质性改善,可能孕育重大机会。需注意的是,当前行情仍处于交易预期阶段,后续需跟踪政策落地效果及企业盈利修复情况。
当前的“反内卷”行情常常被拿来与2016年-2017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情、2020-2024年煤炭板块“碳中和”行情做对比。
天风证券认为,反内卷行情如果发展顺利,可能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政策催化下的预期,行情上涨幅度可能较小,第二阶段定价资源品价格上涨,第三阶段定价资源品高价横住的时间。
“目前行情尚在预期阶段,后续仍需观察政策落地和产能出清情况,如果没有真实的出清,行情可能不会有后续两个阶段。”天风证券指出。
天风证券进一步指出,资本市场有很强的学习效应,有了2016-2017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情、2020-2024年煤炭板块“碳中和”行情的经验,市场可能不会简单按上述的三段式演绎。一种可能情况是股价的反应越来越提前,各段主升的时间可能会进一步缩短,涨幅集中在“鱼头”而非第三段“鱼尾”;另一种可能是出现第一+第二或第二+第三波行情合并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