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拱趴大菠萝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4194432】
2.咨询软件加微信【419443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几天汽车圈炸了个大新闻——6月SUV销量榜一出来,不少人眼镜碎了一地。特斯拉Model Y还是老大,但往下一瞅,前十里燃油车居然占了6个坑!探岳、途观、CR-V(配置|询价)这些"爷爷辈"的合资车还在蹦跶,连星越L(配置|询价)、卡罗拉锐放(配置|询价)这种后起之秀也杀疯了。有人说这是燃油车的"回光返照",但你仔细瞅瞅数据:问界M8这种40万级国产SUV都卖了2.1万辆,比亚迪宋Pro/L照常霸榜,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愣是在SUV市场撕出了"五五开"的架势。
这就有意思了——轿车市场前五全是电车,MPV连GL8都开始玩新能源了,为啥偏偏SUV成了燃油车的"最后堡垒"?更邪乎的是,这些燃油SUV卖的根本不是老掉牙的"油老虎",反而一个个装上了电机、智能驾驶,活脱脱把自己改造成了"披着燃油皮的电车"。今天咱就扒开这层皮,看看燃油车是怎么靠SUV玩"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一、SUV天生带"反骨":电车能搞定买菜,却搞不定露营和烂路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买SUV是为了啥?是为了在城市里比轿车高半个头,还是真指望它带你翻山越岭?答案可能比你想的更实在——乘联会数据说,6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干到53.3%,但SUV市场硬是被燃油车拽回了"拉锯战",核心原因就一个:SUV的"使用场景"比轿车和MPV复杂得多。
咱先看轿车和MPV为啥被电车干趴下了。轿车用户图啥?省钱、好开、通勤代步。电车市区代步一公里成本一毛钱,加速还比燃油车快,这不正好戳中痛点?MPV更不用说了,老板们要安静、要平顺、要安全,新势力造的电动MPV个个都是"移动会议室",隔音比图书馆还好,燃油MPV除了丰田赛那靠着"皮实耐造"苟住第一,剩下的全被腾势D9、岚图梦想家按在地上摩擦。
但SUV不一样。你见过谁开着电动SUV去西藏无人区?见过哪个包工头开着Model Y拉建材?SUV在中国消费者眼里,从来都不只是"大号轿车",它得能装下婴儿车+露营装备+行李箱(还得是28寸的),得能在农村烂路上不磕底盘,过年回家还得拉着一大家子人跑几百公里高速。这些场景,恰恰是现在电车的"软肋"。
有人说:"我买SUV就是在市区开,电车足够了!"这话没错,但你架不住中国家庭买车是"以一敌百"的心态——哪怕一年就一次长途,也得按"能跑3000公里不加油"的标准选车。燃油车加5分钟油就能跑600公里,电车呢?节假日服务区充电桩排队2小时起,冬天开空调续航打五折,这不是"里程焦虑",这是"生存焦虑"。
更狠的是保值率。去年买的电动SUV,今年想卖?打个六折都得看运气。但燃油SUV不一样,开三年卖出去还能捞回60%的钱。就冲这一点,精打细算的中产家庭用脚投票都知道选谁。
二、燃油车玩起"拿来主义":你用电驱动,我用混动;你搞智能驾驶,我抄作业
要是燃油车还靠"大排量自吸"硬扛,早就被电车按在地上摩擦了。但现在的燃油SUV,早就不是你印象中"傻大黑粗"的样子了——它们玩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把电车的优点偷了个遍。
最骚的操作是"混动化"。前十里的CR-V、荣放、卡罗拉锐放,混动版销量占比都超过60%。你以为这些车是"燃油车"?其实它们骨子里是"不用充电的电动车"。就拿CR-V e:HEV来说,135kW电机+335Nm扭矩,市区里90%的工况都是电机驱动,发动机就是个"充电宝"。高速上发动机直驱,油耗比增程式电车还低。开起来啥感觉?跟电车一样安静、平顺,加油还不用等充电桩,这不就是"既要又要还要"?
智能驾驶更是抄作业抄到满分。以前说起智能驾驶,大家都觉得是新势力的专利,但现在的燃油SUV玩得比谁都溜。大众途观L Pro直接跟大疆合作,搞了套IQ.Pilot辅助驾驶,号称能在0-130km/h全速域跟车,堵车时能解放双脚360秒,过弯道能搞定75米小曲率——说白了,就是把电车那套"高速领航"直接搬了过来。更绝的是星越L,装了个25.6英寸的AR-HUD,导航信息直接投在前挡风上,比电车的中控屏还花哨。
车机系统也不装死了。以前燃油车的车机是"老年机",现在全都换上了骁龙8155芯片+5G模块,语音助手响应比Siri还快,华为HiCar、CarPlay随便连。你坐进新款探岳里,说一句"你好大众,打开空调23度",车机秒响应,跟开电车没啥区别。
说白了,现在的燃油SUV就是"挂羊头卖狗肉"——顶着燃油车的名分,干着电车的活儿。你电车有的平顺、智能,我靠混动和新系统也能给;你电车没有的加油快、保值率高,我全保留。这种"降维打击",让不少消费者喊出:"花燃油车的钱,享受电车的体验,傻子才选纯电!"
三、新物种杀疯了:星越L把SUV做成"全能水桶",卡罗拉锐放卖成"代步神器"
光靠老车改款还不够,燃油SUV能逆袭,多亏了两个"新物种"——星越L和卡罗拉锐放。这俩车一个走"全能高端"路线,一个走"经济实用"路线,硬是从电车嘴里抢下了一大块肉。
先看星越L:20万级SUV的"卷王之王"。紧凑型SUV的名分,轴距却干到2845mm,后排空间比某些中型SUV还大。动力更狠,全系标配2.0T高功率发动机+8AT,7.5秒破百——要知道这可是个1.7吨的大块头,加速比当年的思域还快。最绝的是配置: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后排座椅电动调节、CCD可变阻尼悬架,这些配置以前只在30万以上的豪华车上见得到,星越L直接拉到20万级。
你以为这就完了?星越L还玩起了"生态捆绑"。车机系统跟华为、腾讯深度合作,手机上的导航、音乐直接同步到车机,连智能家居都能控制。有车主调侃:"买星越L送了个移动客厅,还顺带送了套智能家电。"这种"大而全"的打法,直接戳中了中产家庭"一步到位"的需求——花20万,既能满足日常通勤,又能带着全家露营,还能偶尔体验一下"小钢炮"的加速,这不比买辆只能市区代步的电车香?
再看卡罗拉锐放:10万级市场的"价格屠夫"。这款车本质上是"SUV版卡罗拉",但它把"实用主义"玩到了极致。轴距2640mm,后排能翘二郎腿;后备厢438L,装下婴儿车+露营装备绰绰有余。油耗更是低到离谱,智能电混双擎版百公里才4.56L,加92号油就行,一公里成本两毛钱,比电车充电还便宜。
最狠的是价格。现在终端优惠完,混动版才10万出头,比同级电车便宜3-4万。要知道这可是丰田的车,保值率、可靠性都是出了名的。对于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来说,花10万块买辆空间大、油耗低、还带T-Pilot智驾辅助的SUV,还要啥自行车?
这两款车的成功,证明了燃油车不是没机会,而是要跳出"油电对立"的思维。星越L告诉你:燃油车也能做高端、做智能;卡罗拉锐放告诉你:燃油车还能把性价比玩到极致。这种"错位竞争",让电车一时间难以招架。
四、功夫拍案:燃油车没死,只是换了种活法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燃油SUV这波反击,是不是暂时的?电动化大潮下,它们最终还是会被淘汰吧?"
我的答案是:至少五年内,燃油SUV还死不了,甚至可能活得更滋润。
为啥?因为电动车的核心优势——低成本、高智能——正在被燃油车"偷师",而燃油车的核心优势——无续航焦虑、高保值率、易维修——短期内无法被取代。更重要的是,中国消费者买车从来都不是"技术崇拜",而是"实用主义"。他们不管你是燃油还是电动,只要能满足"空间大、油耗低、价格合适、用着省心"这几个需求,就会掏钱。
从厂商角度看,燃油SUV的反击也是"求生欲爆棚"的表现。以前合资品牌躺着卖油车就能赚钱,现在被新势力逼得不得不升级技术、下放配置。这种"鲶鱼效应"反而让消费者得了实惠——20万就能买到以前30万的配置,10万就能买到混动SUV,这不就是市场进步的表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燃油车能"反攻倒算"。电车在轿车、MPV市场的优势已经不可逆,SUV市场的拉锯战也只是暂时的。但至少现在,燃油SUV用实力证明了:不是只有纯电才是未来,能满足消费者真实需求的,才是王道。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给你20万,你是选一辆续航500公里的电动SUV,还是选一辆油耗5个油、配置拉满的燃油SUV?评论区告诉我你的答案!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新浪汽车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订阅信息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