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不上”到“放心喝”,中国如何用20年打造一杯全球顶尖牛奶? “喝不上”到“放心喝”,中国如何用20年打造一杯全球顶尖牛奶?
创始人
2025-07-16 22:41:27

中国人为了喝一杯新鲜牛奶,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60年代,住在内蒙古草原黄金奶源带附近的人,天天把牛奶当水喝。

没有奶源的上海,为了喝上一杯奶,还得让保育院里的三千名婴儿坐上三天三夜的车,横跨大半个中国送去内蒙。

90年代,牛奶无菌包装还未普及时,中国人要喝上新鲜的牛奶,要么去挑着奶桶走街串巷的奶农那里“打奶”,要么买玻璃罐装的牛奶。这两种牛奶,又贵、保质期又短。

今天的00后消费者面对商超冷柜里琳琅满目的牛奶,大概想象不到,二十年前,牛奶在老百姓心中的印象,还是高级奢侈品、补品。

但二十年后,中国有能力生产出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牛奶,让“奢侈品”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而且,今天的国产牛奶,攻克了“北奶南运”、冷链运输储存等基本问题后,在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上,已经跨越了和奶业发达国家之间的代际差距。

7月13日,第十六届中国奶业大会在厦门举行。

大会发布的《世界奶业中国方案:高质量引领的奶业现代化答卷》(下称《报告》)显示,中国奶业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和奶业发达国家之间上百年的差距。

国产原奶中的蛋白质、脂肪、体细胞、菌落总数等核心指标的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中国牛奶已经是世界级的品质。

伊利原奶的菌落总数更是远优于欧盟标准,实现了划时代的进步。



这意味着,今天中国人的奶瓶里,装的就是全球顶尖的牛奶。

而对消费者来说,牛奶从“喝不到”,到“有的喝”,再到“喝得好”,不过间隔了大约二十年。

但在这背后,凝聚着全行业集体耕耘与持续精进的征程,才实现用一杯牛奶铸就“国奶自信”。



一杯好牛奶的“起点”

今天的消费者都知道,一杯牛奶好不好喝、健不健康,首先看奶源。

全球范围内,最好的牧场集中于南北纬大致40-50°区间的温带草原。

中国内蒙古就凭借地理区位优势,成为了“中国奶罐”。

根据荷斯坦杂志发布的2024全国牛奶产量top10报告,2024年内蒙古牛奶产量为777万吨,占全国牛奶总产量4079万吨的19%。

但很多人不知道,牛奶好不好,不光得看奶源地、还得看种牛。

以前老百姓为什么喝不上牛奶,就是当时的国产奶牛不给力。

世界上公认产量最高、产奶成本最优的奶牛品种,是荷斯坦奶牛。每年能产10吨奶,只可惜原产地不在中国。

最早国产奶牛基本都是黄牛和水牛,产量少且产出的牛奶营养也不够。

但是,牛奶能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一早就成了社会共识。

中国青年网曾报道,早在建国初期,时任国家农垦部长的王震,就积极宣传:

要使人民健康,娃娃们长高一寸,只吃大米和苞谷是不行的,要多喝牛奶,要大力发展奶牛。

1998年,业界还搞了一个“中国牛奶科学论坛大会”。

两百多个专家齐聚一堂,只讨论一个话题:为什么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比上一代高10厘米?

最后的结论是,日本人长得高,全靠喝牛奶。

既然如此,中国人要长得又高又壮,也得喝上牛奶。

但要让十三亿中国人喝起,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种牛养殖问题。

过去二十年,行业围绕着这一问题,在养殖模式和方式上进行了不断创新探索。

从2008年起,中国奶牛养殖历经从散户主导、过渡性养殖小区和家庭牧场,如今已进化到规模牧场模式。

2008年以前,存栏20头以上规模的奶牛场仅占36%,到2024年,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化牧场占比已达78%,我国奶牛养殖实现了集约化转型。

这有利于疫病防治、粪污处理、奶牛饲喂,从而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生鲜乳质量水平,从源头上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

而作为龙头企业的伊利,不仅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还通过“从一棵草、一头牛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布局,将传统牧场向智能化、低碳化、高产化和生态化升级。

在养殖方式上,二十年里,行业针对种牛繁育、饲喂和牧场设备三方面实现了跨时代飞跃。

为了让奶牛“产得多”,1985年第一个奶牛品种“中国黑白花奶牛”培育出来后,通过育种新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突破,中国目前自主培育的奶牛品质已经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为了让奶牛“吃得好”,行业探索形成了一套奶牛养殖SOP标准化操作流程,又积极发展本土化粗饲料,通过科学饲喂技术让奶牛生产出了富含原生营养的原料奶。

又为了让奶牛“住得好”,挤奶机器人、环境监控系统等机械化和智能化设备开始大规模引入牧场,有的养殖企业还把工业自动化、高效传感及实时监测技术与奶牛养殖过程相结合,实现奶牛养殖标准化、物料可控化、饲喂精细化、过程数据化,显著提升了原奶生产自动化技术水平。

企业实践里,伊利除了构建起自己的智慧牧场外,发起的伊起牛智慧牧业生态系统等数字化设备还为全行业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

通过引入全场景智能监控、全流程数据驱动和全要素智慧管理三大核心系统,一步步将传统养殖业改造成了智慧化现代畜牧业。

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引领着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攀升。

据《报告》显示,今天中国奶业的奶源建设已经全球领先,从2003年开始,中国牛奶产量一直位于全球前四,是全球牛奶主产区之一,且奶牛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数智化、集约化水平已在全球名列前茅。

此外,在单产水平上,2000年,中国奶牛年单产水平不到美国同年的1/3。2024年,中国规模牧场奶牛年单产已经达到美国水平。



这么来看,中国只用20年左右的时间就走完了奶业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奶业产业化历程,奶牛单产水平如今已经跻身全球第一方阵。



“中国奶完全可以放心喝”

解决了中国人“喝不上”牛奶的问题后,消费者的重心逐渐向更高层次追求,都想喝上营养又安全的好牛奶。

那么,怎样的牛奶才算是好牛奶?

最关键的四个指标,是原奶中的蛋白质、脂肪、体细胞和菌落总数。

从2008年至今,随着国产奶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越来越高,这四大指标也显著提升。

根据《报告》数据,2024年,中国规模化养殖场生产的原奶,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都满足欧盟要求、体细胞则优于欧盟标准,中国乳品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而在一众乳制品企业中,伊利不仅脂肪、蛋白质等核心指标的总体水平全面满足欧盟标准,菌落总数、体细胞等关键指标的总体水平更是远远优于欧盟标准。



以菌落总数为例,这是一项客观反映牧场综合管理水平和卫生状况的核心指标,欧盟将其限定在10万CFU/ml以内。

而伊利的菌落总数平均值,却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实现远低于1万CFU/ml,原奶品质迈入“千位数时代”,实现划时代的进步。

这意味着,你喝的每一杯伊利牛奶,他们都产自于住在“五星级牧场”的优质奶牛。

关键指标的追赶、超越、领跑,这些提升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看来,为行业和消费者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对行业而言,高质量的原奶为乳制品加工提供了优质原料,提升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对消费者而言,高品质的牛奶意味着更安全、更营养的食品选择,增强了公众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和认可度”。



对消费者来说,他们对国产牛奶的期待,一是要有营养,二是安全靠谱。

为了满足这一基本要求,伊利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为每一杯牛奶都开启了一场“新鲜拉力赛”。

牧场里,工作人员在挤奶前严格消毒,弃用易滋生微生物的“前三把奶”,用药浴液清洗牛乳区并灭菌擦拭,确保无菌环境。

挤出的鲜奶流入低温通道,数秒内就从35℃骤降至4℃以下,快速抑制微生物繁殖,完成了完美的“第一棒”。

第二棒则由运输奶罐车接过。

鲜奶上车前,车辆都需要经过40分钟自动化深度清洗,工作人员甚至会通过饮用水冲洗来确保洁净。

此外,奶罐子还要进行每周2小时“碱洗+酸洗”溶解钙盐沉淀,以及每月2小时“碱洗+乙酸消毒”杀菌,用“洗车票”作为自己的通行证,完成所有程序后,洗完车的水,工作人员能自信地直接喝。

运输途中,依托5层保温技术,牛奶就维持在了4-8℃恒温状态,加上电子铅封、北斗/GPS和AI视频监控实时追踪轨迹与罐体状态,确保鲜奶安全抵达工厂。

抵达工厂确认运输无异常后,奶罐车要先进行外壁清洗,再进入采样间。

采样员核对信息并检查铅封完好,用电子搅拌器均匀混合牛奶后抽取样本,确保奶温≤8℃才被允许送入制药级实验室,进行百项决定牛奶品质的精密实验。

最终,当所有检测项亮起绿色信号时,这批牛奶才算获得进入生产线的“通关文牒”。

一路上,从挤奶、运输到检测的全链路数据均被智慧系统记录,形成可追溯网络。

这场贯穿牧场、物流与工厂的“拉力赛”,守护了每一滴伊利牛奶的新鲜、纯净与安全。

而自2008年以来,国家也已经连续17年实施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做到了抽检“全覆盖”,今天的中国牛奶,成为了中国人最安全、最营养的食品之一。

李胜利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中国奶的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完全可以放心地喝”。



家家握紧中国“奶瓶子”

一杯牛奶,在中国经济社会中的分量有多大?

对老百姓来说,它可能是中学生每天早自习前的营养早餐、可能是社区团购群里大家拼单抢购的“爆款”,也可能是逢年过节爸妈手里拎的那份必备礼品......

自其诞生起,牛奶便凭借特殊价值,一步步成为了消费者最常接触到的快消品。

而更广阔的层面,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我们不曾到过的战争年代,三四十年代的延安,每天生产出的鲜奶只够伤员和部分婴儿喝上两口。

如今,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在2024年提升到40.5公斤,相对于1949年的0.4公斤/人,75年涨了100倍。

指数级增长的数字背后,消费者尝到的每一口新鲜背后,都是一代代中国奶业人的坚守和付出。

牛奶从特供品到奢侈品再到最普通的消费品,消费者从“喝不到”到“有的喝”再到“喝得好”,国产牛奶从行业的“至暗时刻”,到“重获信任”,再到“国奶自信”,如今,中国奶业站上了发展的新起点。

哄抢海外乳制品的历史早已隐入尘烟,中国人已经将“奶瓶子”牢牢握在了自己手中,并借由国产牛奶,不断走向健康中国。



而作为中国乳制品的行业龙头,伊利亲历并推动了中国奶业从追赶到超越的华丽蜕变。

同时,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刘春喜也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伊利将与中国奶业同仁一道,坚持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奶业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大通报“竹间茶馆其实能开挂详... 您好:竹间茶馆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7699238】,很多玩家在欢聚斗地主...
玩家必备攻略中至南昌麻将怎么开... 您好:中至南昌麻将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21749969】,很多玩家在悠悠...
一分钟了解“ 永和究竟有挂吗”... 您好:永和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7337349】,很多玩家在永和这款游戏中...
[第一财经]“新九 游斗牛到底... 您好:新九 游斗牛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4830828】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
重大通报“新火神究竟是不是有挂... 您好:新火神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5951795】,很多玩家在新火神这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