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0 15:26发布于山东
摘要
【行情起爆点:三大引擎共振】
海外链当下与复盘:英伟达等巨头股价点燃市场信心,Capex验证算力需求,token正反馈支撑长期发展底层逻辑。本周国内海外算力产业链迎来爆发时刻,截至周五收盘中际旭创市值突破2000亿大关,周涨幅达24%;新易盛市值突破1800亿,并实现39%的周涨幅。我们认为,此次行情是多因素共振的结果:(1)英伟达市值站稳四万亿美元,截至周五收盘已达到4.2万亿美元,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2)海外四大CSP巨头25年Capex超3000亿美元,且结构性向AI倾斜从需求侧印证算力硬件仍保持高景气。(3)token激增并提供正反馈为AI产业技术提供底层支撑逻辑,至此AI叙事逐步得到印证,市场主线已较为明确。
【关键里程碑:四大认知拐点】
AI技术迈入爆发节奏,四大拐点重塑市场认知。回顾近期进展可以看出,AI正逐步向多模态迈进,渗透率逐步提升,同时配套硬件设备升级同步加速中。(1)部分CSP厂商在25Q1业绩说明会中上修全年Capex预期,印证算力高景气度。(2)7月初博通推出Tomahawk Ultra芯片为HPC和AI集群提供更强支撑,网络重要性凸显。(3)GPT 5即将正式发布,其将迈向完全多模态,支持语音、图像、代码和视频等多种输入方式标志AI从单一文本生成迈向多模态智能阶段。(4)下半年GB300出货明确光模块等光通信设备速率升级、功耗更低的演进方向。我们认为,在AI发展加速的大趋势下,光通信将成为AI基建中最重要一环之一,算力产业趋势有望成为上一轮云计算“黄金十年”的加强版。
【预期差纠偏:担忧与现实的撕裂】
市场担忧 PK 现实:算力需求持续高增,产业链多环节有望受益。伴随海外算力产业链的快速上涨,市场对未来Capex持续性,ROI下降,技术迭代等问题仍持谨慎态度。我们认为,技术发展、现实数据等正在持续验证算力刚性需求,正确认识算力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后可以发现其巨大空间,相关产业链中的优秀企业终将被市场给予更高估值:
(1) Capex持续性存疑 ? VS 商业闭环形成:市场普遍担忧北美CSP等厂商Capex缺乏持续性,但现实数据正在持续验证其需求刚性。从需求侧看,海外大厂已开始向百万卡集群过渡,如Oracle计划购买40万块英伟达GB200芯片建设数据中心等;从AI用户上看,用户付费意愿持续提升,如GPT付费用户数从24年底到25年4月初已增长30%;从应用场景看,AI正向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加速渗透,token经济正在实现商业闭环。
(2) ROI下降存疑 VS 技术降本与效益跃迁。市场担忧算力投入回报率可能下滑,但AI技术突破已开始推动计算成本锐减,如Open AI CEO 奥特曼提出,AI成本约每12月下降10倍。另一方面异构计算与软件优化如CPU+GPU+ASIC混合架构普及,PyTorch/TensorFlow框架优化提升算力利用率,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3) 技术迭代 VS 龙头壁垒。从技术侧看,光模块等光通信产业迭代加速,但正如我们之前的观点,产品迭代速度快、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使得中际旭创、新易盛等龙头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份额优势,构建护城河,在新产品放量时率先实现批量生产、出货,完成业绩兑现。800G光模块如此,未来1.6T也将如此。
【筹码变动:结构更健康】
策略变化,筹码结构更健康。今年年初Deep Seek的横空出世使市场产生分歧,4月初的关税政策又进一步加深市场担忧情绪,导致大量止损盘从海外算力产业链涌出,如中际旭创、新易盛市值一度分别达到800多亿、500多亿元。但伴随后续AI进展的持续更新、英伟达、博通等AI硬件巨头的屡破新高以及国内优秀企业的业绩支撑,市场信心逐步回暖。我们认为,相比于之前,此次恢复中新消费、创新药等热点增加,市场关注度较为分散,筹码结构好于去年上半年高度一致的“红利+算力”哑铃型策略。同时由于优秀业绩的支撑,市场对于其高风险标的定位正逐步转变为价值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