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一周后,“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603719.SH)新的控股股东呼之欲出。7月17日晚,良品铺子发布公告,宣布引入武汉国资-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江国贸”)作为战略投资者并成为公司未来新的控股股东。良品铺子方面表示,此次交易是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主动选择,通过引入本地国资,公司将在供应链优化、渠道拓展、研发创新等领域实现突破。
对于良品铺子的主动求变,业内人士指出本次国资入局,为深陷同质化竞争的休闲零食行业提供了破局方向。“良品铺子通过引入地方国资,将率先完成从'产品竞争’到'供应链生态竞争’的战略升维,这不仅是企业层面的突破,更将推动行业打破内卷,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为何引入长江国贸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根据披露,长江国贸于2022年5月成立,是武汉市政府批准组建的大型国际贸易平台企业,注册资本80亿元。财务数据显示,其营收规模快速增长,2022年至2024年,长江国贸营收分别为383.06亿元、602.23亿元和860.09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263.44万元、2385.95万元和5628.11万元。
长江国贸由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金控)100%持股,而后者由武汉市国资委控制。官网显示,长江国贸为武汉金融控股集团的成员企业,武汉金融控股集团创立于2005年,为武汉市属国有独资企业,是武汉唯一的一级金融国资平台。而长江国贸成立于2022年5月,注册资本80亿元,旗下冷链、粮食、有色金属、跨境电商等业务贸易规模位居中部前列、省内第一。
对于此次受让良品铺子股权,长江国贸表示,拟充分发挥长江国贸在供应链综合服务、国际及国内贸易、现代仓储物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行业资源优势,为上市公司转型发展全面赋能;另外,此次入主良品铺子能够有效完善长江国贸在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从而加快从B端产业端向C端消费端延伸。
公司控股股东为何选择此时向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转让控制权?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战略考量?针对此次交易原因,良品铺子指出,当前零食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公司需要借助更强大的资源和平台实现突破发展。经交易各方协商一致,拟引入长江国贸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其与公司具备产业协同性,能充分发挥长江国贸在供应链综合服务、国际及国内贸易、现代仓储物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行业资源优势,为公司转型发展全面赋能,形成公司“一品一链一园”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次控制权变更有利于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促进公司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保障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权益。
广州轻工诉讼会否影响相关股权交易?
根据公告,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良品投资”)与长江国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向长江国贸转让8421万股股份,每股价格为12.42元,合计转让21.00%股份。此外,良品铺子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公司(下称“达永有限”)也向长江国贸转让3604.99万股股份,合计约8.99%股份。长江国贸的交易总款项约14.94亿元。
原本,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良品铺子38.22%股份,达永有限持股18.16%,如果交易顺利完成,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股份将下降至17.22%,达永有限的股份将下降至9.17%。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将从宁波汉意变更为长江国贸,实际控制人将由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变更为武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至于广州轻工与股东宁波汉意的诉讼,以及宁波汉意部分股权已经被冻结,是否会影响宁波汉意与长江国贸的股权交易?对此,良品铺子方面回应称,该诉讼为广州轻工与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的股东单位事项,具体内容以公告披露为准。
行业普遍认为,广州轻松的诉讼,不会影响良品铺子本次控股权转让。
食品产业分析师杨怀玉认为,两地国资相争,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良品铺子作为休闲零食头部企业的稀缺价值,即便当下业绩承压,其供应链基础、品牌认知与全国化渠道网络,仍是国资整合食品产业链的优质标的,“至于广州轻工发起诉讼,本质是商业博弈的防御性动作。两地国企争议终需回归国有资产监管框架,在更高层级协调下,以违约金或补偿方案化解纠纷才是大概率的理性结局。”
良品铺子创始人会否退出公司经营管理?
今年3月3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称,因个人原因,良品铺子创始人杨银芬辞去良品铺子董事长、总经理职务,辞职后,其仍将继续担任公司非独立董事、 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委员。对比来看,良品铺子另一位创始人杨红春自2017年11月就担任公司董事长,直到2023年11月卸任,在位时间长达6年。
两位创始人卸任后,仍是良品铺子的实际控制人。目前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为宁波汉意,持股35.23%,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为良品铺子实际控制人。在宁波汉意中,杨红春持股57.57%,杨银芬持股21.68%,张国强持股10.14%,潘继红持股7.09%。
本次良品铺子控股股东变更后,公司创始人会否退出公司的经营管理?根据相关安排,公司创始人杨红春将继续留任高管并以重要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根据协议约定,本次控制权变更后,原控股股东相关方仍会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在董事会改选中,有权提名1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和1名独立董事候选人,以及总经理候选人,保障公司经营稳定。
此次控制权转让后,是否会有大规模的人员变动?如何稳定公司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的信心?对此,良品铺子方面回应称,公司员工队伍保持稳定,均专注于各自岗位职责。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员工价值,将严格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充分考虑员工发展需求。公司也将通过及时沟通战略规划、明确发展路径,持续坚定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既定发展战略会否因控股股东变更而调整?
自2006年创立以来,良品铺子已发展成为全渠道、全品类的休闲零食头部品牌,线下门店超2700家,线上业务覆盖全国主流电商平台,2024年公司总营收为71.59亿元。这两年业绩持续下滑、行业竞争压力加剧,良品铺子也尝试多维度自救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调价、换帅、关闭低效门店、战略升级等。
7月14日晚,良品铺子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为7500万元至1.05亿元。良品铺子表示,本期业绩预亏主要由于公司持续优化调整产品和门店结构,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利息收入、理财收益及政府补助下降等因素。为应对行业变局及短期业绩承压现状,良品铺子明确提出向“品质食品”扩维,围绕“品质食品、品牌引领、生态经营、以人为本”的16字经营策略,打造从“泥土到食品”的全产业链闭环。
公司既定的发展战略,如高端化、全渠道布局、产品创新、国际化等,会否因控股股东变更而调整?对此,良品铺子方面认为,长江国贸是武汉市属大型国际贸易平台企业,其与公司具备产业协同性,能充分发挥长江国贸在供应链综合服务、国际及国内贸易、现代仓储物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行业资源优势,为公司转型发展全面赋能,形成公司“一品一链一园”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助力良品铺子从“品质零食”到“品质食品”的生态转型。
另外,良品铺子方面回应称,长江国贸在供应链综合服务、现代仓储物流、跨境通道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其母公司武汉金控拥有全金融牌照,能通过金融工具创新与供应链服务协同降低全链条运营成本。双方将共享全球供应链、渠道资源,加快建立 “全球严选 + 跨境直采 + 国内智造” 的供应链网络,长江国贸在中东、东南亚、澳洲等全球主产区的坚果、果干、牛肉直采基地,可直接为公司锁定优质原料,降低采购成本,这在休闲食品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能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上述措施将让良品铺子在原料保障、成本控制、产业布局等方面更具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观察
从“产品竞争”到“供应链生态竞争”
或将推动休闲零食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2019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为10816亿元,2024年增长至13440亿元,期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4%,预计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5%。但是行业的竞争也在加剧,零食与零食之间越来越同质化,集体通过降价“虏获”消费者。
良品铺子此番引入国资战略股东,或将走出一条不一样的破局路径。作为武汉市属大型国际贸易平台企业,长江国贸聚焦供应链综合服务、国际及国内贸易、现代仓储物流、涉外经贸交流等,秉承“引金融‘活水’,提升供应链价值”理念,通过供应链服务与金融工具创新深度协同,降低全链条运营成本,提升产业链综合效能,为良品铺子的战略转型注入新动能,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赋能本土特色实体产业发展。
实际上,国资战略入主实体企业,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自新“国九条”实施以来,2025年已有超20家A股公司控股权转至地方国资,涵盖制造、消费等多个领域。对于良品铺子的此次主动求变,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本次国资入局,为深陷同质化竞争的休闲零食行业提供了破局方向。良品铺子通过引入地方国资,将率先完成从'产品竞争’到'供应链生态竞争’的战略升维,这不仅是企业层面的突破,更将推动行业打破内卷,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有市场分析师认为,此次交易具有“稀缺性”,良品铺子将成为“首个由地方国资控股的全国性休闲食品平台“,随着国资赋能逐步兑现,公司在供应链优化、产业链延伸渠道拓展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改善,将持续提升其盈利能力与股东回报水平。
文/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