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家位于四川的第三方投顾机构因为误导性宣传等原因被四川证监局开罚单。南都湾财社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发现,以披露日期为准,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开出的第三方投顾领域罚单数量达46张,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四成。
从被罚机构来看,北京天相财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相财富”)被罚次数最多。处罚原因方面,误导性宣传、虚假宣传是违规“重灾区”,无资质人员提供投顾服务、适当性管理不足、新媒体平台展业不规范也较为常见。处罚措施方面,有15家机构被暂停新增客户1个月至6个月不等,还有一家机构因为向证监部门虚假陈述被立案调查并罚款3万元。
今年以来第三方投顾罚单猛涨
近日,四川证监局连开两张罚单,剑指投顾行业误导性宣传等违规行为。
罚单显示,成都汇阳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因为公司合规管理机制不健全、提供投资建议缺乏合理依据、存在误导性营销宣传的情形,被责令改正。四川大决策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也因为多个违规行为“吃”罚单:公司合规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未向客户完全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形、存在误导性营销宣传的情形。
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发现,以披露日期为准,今年以来,针对第三方投顾机构,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开出的罚单达46张,而去年同期则为33张,相比之下,今年以来的罚单数量同比猛涨近四成。
从地区来看,有11张罚单由上海证监局开出,占23.91%。此外,山东地区和北京地区罚单数量均为7张,四川、广东和湖南地区罚单数量分别为4张、3张和3张。
从机构来看,天相财富(含分支机构)收到罚单最多,共计3张。海南港澳资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爱赢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神光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公司均收到2张罚单。
今年以来被罚2次及以上的第三方投顾机构。
天相财富被罚次数最多
天相财富系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专业机构。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法定代表人为林征,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证券投资咨询、投资咨询、企业管理咨询、经济信息咨询等,由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100%持股。
今年4月份,天相财富总公司和青岛分公司相继被罚。其中,总公司被罚原因为:人员管理方面,存在部分人员无资质展业的情况;营销行为方面,存在承诺收益,使用夸大、误导性表述,运用部分个股过往业绩进行展示宣传,未在宣传环节向客户说明所提供产品局限性的情况;提供服务方面,存在部分投资建议无合理依据、未向客户说明投资建议依据来源、未进行风险提示的情况;内部控制方面,存在部分产品审核流程虚设的情况。青岛分公司被罚原因则包括:存在误导性营销宣传;聘用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的员工直接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营销、客服工作。
6月份,天相财富山东分公司又收到罚单。此次被罚原因涉及一年半前的一次处罚。
山东证监局在罚单中表示:“经查,你单位存在任用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的人员从事营销、客服工作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我局曾于2023年12月22日对你单位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但你单位未整改,反映出你单位在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无法与你单位服务方式、业务规模相适应”。基于此,天相财富山东分公司被重罚:暂停新增客户3个月,并立即开展全面整改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信息显示,天相财富实际控制人为林义相,其持股比例为76.7924%。林义相为资深的资本市场专家,从事资本市场研究超三十年,曾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高级专家、研究信息部副主任、证券交易监控系统负责人以及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参与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
超七成罚单涉误导性/虚假宣传
从被罚原因看,误导性宣传、无资质人员开展投顾服务等是违规“重灾区”。
在营销宣传方面,46张罚单中,有34张涉及误导性宣传、虚假宣传、承诺或暗示收益等,占比超七成。例如,今年1月份,江苏百瑞赢证券咨询有限公司收到罚单,其中一项原因即为“在业务推广过程中,营销人员运用客户盈利案例、展示客户称赞感谢截图、过往推荐股票的业绩等开展营销宣传含有存在一定误导性和暗示收益的内容”。又如,深圳市启富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今年1月份被深圳证监局处罚,原因之一是“在客户招揽环节存在营销人员进行误导性宣传和承诺收益的情形”。
人员管理方面,无资质人员开展投顾服务的现象也较为普遍。统计发现,46张罚单中,有28张涉及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的人员向客户提供投资顾问服务的情形,占比达六成。例如,上海九方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今年2月份就因为无资质人员从事投顾服务被上海证监局责令改正。
此外,也有机构被罚原因较为少见。今年6月份,海南港澳资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到罚单,被罚原因之一是“个别员工存在劝导客户使用借贷资金购买投顾产品情形”,而严禁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等禁止性、限制性领域一直是监管部门重点整治的方向。
今年以来第三方投顾机构被罚部分原因统计。
有机构未评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
在证券投顾业务中,适当性管理是核心环节之一,它确保产品风险与投资者承受能力相匹配。然而,在46张罚单中,第三方投顾机构适当性管理不足的案例频现,共涉及21张罚单,主要表现为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缺少合理依据、未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未有效执行对客户的风险测评等。
例如,今年6月份,福建中讯证券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被开罚单,原因就包括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存在缺少合理依据,以及未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回访机制不健全。
今年1月份,深圳市珞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被罚,原因之一是“在向投资者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部分客户未经投资者基本信息告知、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适当性匹配等程序直接购买投顾产品”。
此外,今年1月份,云南约牛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因为适当性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被罚。罚单显示,该公司未向部分通过手机渠道购买产品的客户揭示风险,部分投资者买入高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且未进行书面特别风险警示。
2017年7月1日,我国《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办法》规定了经营机构在适当性管理各个环节应当履行的义务,突出对于普通投资者的特别保护。其中规定,经营机构应当按照有效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要求,综合考虑收入来源、资产状况、债务、投资知识和经验、风险偏好、诚信状况等因素,确定普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对其进行细化分类和管理。
分析称,第三方投顾机构因适当性管理不足频遭处罚,暴露出部分机构在客户风险测评、投资建议依据及风险提示等环节的合规漏洞,未来需通过内部管控与监管督导双向推动合规落地。
有机构账号收取直播打赏
随着网络发展,新媒体渠道成为投顾业务新战场。在短视频和直播的流量红利驱动下,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机构正将服务场景迁移至线上。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发现,在46张罚单中,有11张涉及新媒体平台展业不规范。
有第三方投顾机构的自媒体账号收取直播打赏。今年6月,海南港澳资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被海南证监局要求暂停新增客户3个月,原因包括“个别员工开立经公司认证的自媒体账号存在收取直播打赏、电商带货佣金情形”“部分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的员工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通过社交平台账号发布与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相关的短视频或开展直播活动”。
也有第三方投顾机构让无资质人员参与直播,杭州高能云科技有限公司今年1月份被通报存在部分未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的员工参与直播的情形。
还有第三方投顾机构人员在直播中提供具体个股投资建议。今年1月,江苏百瑞赢证券咨询有限公司被罚,原因之一是“通过直播开展业务推广中合规管控不到位,个别员工未经报备自行开展网络直播,并在直播过程提供涉及具体个股的投资建议”。此外,杭州高能云科技有限公司也被通报直播中暗示推荐个股,以及个别投资顾问使用相关网络账号以直播及上传私自录制的视频等方式违规推荐股票及提供投资建议。
两家机构被暂停新增客户半年
从处罚力度上看,46张罚单的处罚方式以责令改正或出具警示函为主,占比超六成。
此外,有15家机构被责令暂停新增客户,暂停时间从1个月至6个月不等。其中,启明星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因为部分营销宣传内容中存在误导性表述,部分投资建议缺少合理依据等多个原因,于今年4月份被上海证监局责令暂停新增客户6个月。江苏百瑞赢证券咨询有限公司也在今年1月份被江苏证监局责令暂停新增客户6个月,与启明星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一同成为今年以来被罚力度最大的第三方投顾机构。
此外,湖南金证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上海海能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等11家机构被责令暂停新增客户3个月,四川钱坤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爱赢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天府新区分公司分别被责令暂停新增客户2个月、1个月。
今年以来被暂停新增客户的第三方投顾机构。
也有个别机构被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例如,今年1月份,湖北无为股道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因为存在廉洁从业管理不到位、财务管理不规范、营销推广存在夸大及误导性表述、风险控制不到位,被安徽证监局责令在收到罚单之日起一年内,每月开展一次内部合规检查,全面检查公司合规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经营管理行为的合规性和问题整改情况,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予以改正或消除,根据检查情况切实完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措施,并在每次检查后10个工作日内报送合规检查报告。
还有机构被责令处分有关人员。今年1月份,浙江证监局对杭州高能云科技有限公司开出罚单,要求该公司收到罚单10日内作出处分陆鸿剑的决定。罚单显示,该公司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其中一项原因为:个别投资顾问使用相关网络账号以直播及上传私自录制的视频等方式违规推荐股票及提供投资建议,公司对投资顾问及其执业行为未实施有效管理。
此外,黑龙江省容维证券数据程序化有限公司因为四次向黑龙江证监局提供的《情况说明》中对黄某琴、刘某、楚某、叶某生是否为公司的员工,及黄某琴、刘某入职时间等事项存在虚假陈述,被立案调查,并被罚款3万元,成为46张罚单中唯一被罚款的机构。
统筹:任先博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