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中国又迎来人事变动。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绿城中国官网的管理架构一栏内,原执行总裁李森的照片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中交系”资深高管赵晖,他担任党委书记兼执行总裁。
0 1
老兵出鞘
公开信息显示,赵晖出生于安徽霍山,现年58岁,于今年6月加入绿城中国,主要负责党群、华中区域公司、商业管理等工作。
(图源:绿城中国官网)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是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国资委第一届、第二届青联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
赵晖成长于基层,有着丰富的一线作战经验。1990年8月,刚毕业的他被分配至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三公司,从一名普通的施工员做起,逐步升任项目经理、分公司经理,一路成为三航局最年轻的副局长,参与了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2013年10月,赵晖被调往中国交建华东区域总部,从工程建设转为政企高端对接。在这里,赵晖开始了城市综合投资开发的实践。这期间,在这里,赵晖与他的团队成功培育两大国家级新区,一个是占南京市域面积37%的江北新城,另一个是青岛西海岸新区。
大约两年多时间后,即2016年1月,赵晖又调任中交投资,担任董事、总经理,主要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及PPP项目,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业务。在他的带领下,中交投资主要指标利润贡献连续突破20亿元和30亿元大关。
2018年,正值中交集团对旗下地产业务板块重整时期,赵晖临危受命出任中交房地产集团董事长,并兼任中交地产董事长,主导完成了中交地产与中房地产的复杂重组。
2020年初,其辞去中交地产董事长等职务,低调回归中交集团总部,担任市场部总经理;2022年升任中交集团市场开发总监、市场部总经理。
绿城杭州项目(吴典摄)
0 2
新的绿城
当年中交重整时,赵晖被视作“救火队长”,如今利刃再出鞘,剑指绿城,也意味着中交集团正在加强对绿城中国的介入程度。
今年3月末的业绩会召开前夕,绿城中国突发换帅,张亚东因工作安排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继任者刘成云来自大股东中交集团,他长期任职于中交体系,2023年6月至今任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业绩会上的首次公开亮相,刘成云便直言,进入存量时代,绿城会保持定力,坚守市场化机制,同时“在新的阶段,中交集团对绿城的支持也会越来越强。在中交集团的支持下,在股东的全力协同下,在全体绿城人的努力下,绿城有能力从容应对市场变化”。
算上赵晖、刘成云,当前在绿城中国官网公示的管理层中,有着中交背景的高管已有四位,另外两位分别是执行总裁耿忠强、执行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周长江。
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是一个更新版本的绿城。
最初版本的绿城由宋卫平一手打造,他当过历史老师,以"建筑是时代的编年史"为信条,奉行舒适至上与环境优先。那个时期,绿城是行业品质标杆的代名词。
后来在行业的激流勇进中,绿城开始发生变化,中交集团于2014年开始入股绿城中国,起初与九龙仓并列为第一大股东,后又在次年进一步增持,成为绿城中国的单一大股东。那个时候,中交集团并不涉足绿城中国的内部管理。
到2018年,绿城中国迎来了另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掌舵者——张亚东。他是绿城走向规模扩张的主要推手,其一手推动绿城中国与绿城管理双平台协同,将宋卫平时代的品质基因转化为标准化输出能力。
随着张亚东退去,中交集团全面接管下的绿城中国又会有哪些不同?
按此前业绩会上所言,今年绿城中国自投项目销售额有望冲击1600亿元,前六个月已经实现合同销售额803亿元,完成度过半。
绿城上海项目(孙婉秋摄)
记者 吴典
编辑 孙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