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熟悉老式相机的人都会知道,在早年间要拍照可不是按下快门连拍十几张这么奢侈,那个时候相机用的是胶片也称胶卷,一卷胶片大部分时候只有三十多张,所以每次按快门摄影师都是慎之又慎,就在最近很多人以为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富士胶片却创下了业绩新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富士胶片业绩创历史新高?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数据显示,本季度富士胶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0.1%,达7495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1.1%,达到753亿日元;但受汇兑损失影响,归属于富士胶片集团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1.5%,降至538亿日元。
其中,富士胶片影像事业领域表现亮眼,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2%,达1453亿日元,营业利润更是同比大幅提升28.4%,达418亿日元,一次成像系统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
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兼CEO后藤祯一表示:“得益于Bio CDMO、半导体材料及影像业务板块的强劲增长,集团第一季度业绩表现优异,销售收入与营业利润双双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有事业领域的营业利润都实现了增长。”
富士胶片自1934年创立以来,在影像领域曾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在胶片鼎盛的2000年,富士胶片凭借125.9亿美元的销售额成功跻身世界500强。
然而,随着数码时代来临,富士、柯达等公司的传统胶片业务遭受重创。此后富士胶片尝试转型,在多个领域发力,如今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影像、信息、文件处理类产品及服务的大型供应商。
二、要过时的胶片为啥又火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富士胶片却在近期业绩创下历史新高,胶片市场也呈现出火爆的态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富士胶片业绩创新高的现象看似令人费解,但若深入分析,其实背后有着合理的经济逻辑。在经历了数码电子时代的冲击后,实体胶片逐渐淡出主流市场,然而,这种退出反而赋予了胶片新的生命力。随着人们对于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胶片成为了复古时尚的代名词。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摄影领域,还扩展到了音乐、服装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股复古潮流。
其次,这一现象可以用经济学中的“蜡烛经济效应”来解释。蜡烛在电灯普及后,早已失去了其作为主要照明工具的功能价值。然而,今天的蜡烛市场不仅没有萎缩,反而蓬勃发展,成为香薰、家居装饰、浪漫氛围营造的重要载体。人们点燃蜡烛,不再是为了“看见”,而是为了“感受”——感受光影摇曳的静谧,感受香气带来的放松,感受一种慢节奏的生活仪式。
胶片市场正在经历同样的转型。它不再是记录影像的最优技术选择,却成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一次郑重其事的决定;每一张冲洗出来的照片,都是一段不可复制的时光切片。拍立得相纸的即时成像特性,让拍摄者与被拍摄者能立刻看到结果,这种“即刻反馈”带来了强烈的互动感和惊喜感,是数字照片无法替代的。正如消费者所言:“数码照片是‘看’的,而胶片照片是‘捧’的。”这种从功能价值向情感价值的跃迁,正是“蜡烛经济”的核心逻辑。
第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富士胶片旗下的拍立得系列产品,凭借其即时显影的特性与卓越的打印质量,迅速俘获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心。不同于传统胶卷需要等待冲洗的时间成本,拍立得让用户能够在拍摄后即刻获得实物照片,这种即时反馈的乐趣极大地增强了互动性和参与感。同时,拍立得相纸特有的纸张纹理和色彩表现力,为照片增添了一份难以复制的艺术效果,使其成为社交分享的新宠。无论是家庭聚会、朋友出游还是日常记录生活点滴,一张张充满温度的拍立得照片,不仅定格了美好瞬间,更成为了传递情感的有效载体,与之类似的还有之前大火的撕拉片相纸,也是类似的情况。
第四,从长期来看,胶片的翻红并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人们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产品和服务,而是追求那些能够体现自己独特品味和个性的东西。过去的一些产品,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反而披上了复古的潮流外衣,成为了时尚的象征。胶片摄影正是如此,它承载着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又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满足了当下消费者对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对情感体验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像胶片这样具有独特情感价值的产品,其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