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道联盟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6355786】
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加微信【6355786】.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
您好,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9及其以下内核的浏览器,无法实现完美兼容使用,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
淅沥的小雨刚过,XX县的田埂上还浸着湿意。审计组老唐捏着一张还携着淡淡余温的纸,指腹在“生猪政策性保险”几个字上蹭了蹭——这是此次涉农政策专项审计调查的重点关注项目,但生猪保险的复杂性,比他审过的小麦补贴等项目要棘手得多。
“政策性保险的核心是‘政策’二字。”老唐把纸传给财务出身的小刘和擅长数据分析的小王,“国家给生猪保险的补贴,是按投保数量算的,能繁母猪每头每年补贴能到保费的80%。咱们要盯的,就是这笔补贴有没有被装进不该装的口袋。”
老唐翻着其他地区的审计案例:“生猪这东西活物,今天存栏100头,明天可能卖了50头,想查实际数量不容易。但骗补贴的路数跑不出两种——要么压根没养猪,凭空编个数;要么养了,但把10头说成50头,虚增数量。尤其是能繁母猪,补贴高,肯定是重灾区。”
“那怎么抓这两种情况?”小刘刚接触具体审计业务没多久,手里的笔记本已经记了半页,“总不能挨家挨户数猪吧?XX县几百上千养殖户,数到年底也数不完。”
小王敲了敲笔记本电脑:“不用数,但能算。咱们手里有四类数据:保险公司的投保清单、畜牧中心的养殖备案数据、检疫站的防疫记录以及无害化处理中心的无害化处理数据。把这些数据叠到一块儿,异常的‘坑’就露出来了。”
他说着打开表格,指尖在键盘上点出几个分析方向:“第一,投保数和畜牧中心的统计数对不上的。畜牧中心给每个养殖场都备了案,比如某户备案能繁母猪最多50头,投保却报了100头,这就有问题。第二,看养殖户自己的投保记录,去年投20头,今年突然跳到200头,养殖场没扩建,这就不合理。第三,夫妻分开投保的,丈夫投100头,妻子也投100头,合起来超了单户养殖能力,可能是拆分开来躲监管。”
“还有两种人得重点看。”老唐补充道,“保险公司员工的亲戚,或者村兽医这种跟养殖数据沾边的人,他们最清楚怎么钻空子。另外,理赔的时候说死了50头猪,但无害化处理中心只收到20头的记录,这差额里就可能有假。”
小刘突然抬头:“我想起以前在乡镇上,养殖场卖猪得开检疫证明,一头猪一张。要是某户投保10头能繁母猪,按照一只母猪一年繁育两次,一次10只育肥猪来算,要是全年检疫证明开的特别少,要么是没养那么多,要么是偷偷卖了没报。”
“对,就按这六个方向筛。”老唐在白板上圈出关键词,“大数据先圈出可疑名单,咱们再带着疑点去现场,效率就高了。”
接下来三天,小王把XX县近三年的投保数据、畜牧备案、检疫记录、无害化处理清单全导进了系统。当数据跑完的那天早上,他顶着黑眼圈把一份标红的名单拍在桌上:“唐主任,疑点数据好几百条,我从中筛出来这30几户得重点看。”
名单上第一个是“XX养殖场”的李XX。系统显示,他两年前投保能繁母猪100头,但畜牧中心的备案里,他的养殖场当年规模不到30头。更奇怪的是,三年前他只投30头,突然翻了三倍,天地图显示养殖场也没有扩大的痕迹。
“还有这个韩XX。”小王指着另一条,“她和丈夫李XX分两次投保,一个投了13头,一个投了100头,我看了一下天地图,他们的养殖场面积不到80平米,还包括着生活区,规模不可能到100头母猪的量。”
最扎眼的是“XX养殖场”的刘XX。他投保能繁母猪100头,理赔记录一头也没死,也没有无害化处理记录,畜牧中心更是查无此户。我进一步通过户籍数据以及婚姻记录显示她是该镇理赔员郑XX的弟妹。
“先去刘XX那儿。”老唐把名单折了折,“他的数据最扎眼,而且离县城近,今天下午就去。”
投保系统显示,刘XX的养殖场在XX镇的XX村,审计组一行人驱车来到了该村村委,表明来意后,该村会计直接表示:“我敢确信,我们村没有叫这个名的。村里总共就4家养猪的,都太熟了。”
尽管疑问得到了验证,但以防万一老唐还是让会计领着把村里所有的养殖户都走访了一遍,确认村里没有养殖户叫刘XX。
第二天去韩XX家时,倒是没有再次发生查无此人这么离谱的事。进了养殖场后,发现养殖场是前场后院的格局,就一个养殖棚,看起来规模不是很大。
韩XX很朴实,热情的接待了审计组一行人,还没等细细问,她自己就开始吐起了苦水,说道,“这几年行情不好,亏得厉害,前年养的十几头母猪产的小猪养大了还不够饲料钱……”
老唐敏感的捕捉到了“前年”“十几头母猪”这些字眼,“您这养殖棚看起来不是特别大啊,一般养多少头母猪啊。”
韩XX没怎么在意,实话实说:“也就是十几头的量,要是年景好,挤挤也能到20.”
审计组心里顿时有数了,小刘拿着投保数据发出疑问:“可为什么前年您二老分别投保母猪13头和100头呢?”
感觉老伴说错话的李XX打断了韩XX的解释,“没有吧。”
小刘上前给李XX在资料上指出他们的投保记录,两人不做声了,只是李XX的烟袋锅子随着他的吮吸而忽明忽暗,仿佛他内心的挣扎。
“哦,那是我下半年打算进一些育肥猪投的。”仿佛想到了什么,李XX解释道。
老唐接过话茬,“老哥,且不说政策规定育肥猪投保有专门的政策了,也不提你买育肥猪得有检疫记录,单单您这养殖院也放不开100头母猪对应的育肥猪的数啊,那可是2000头育肥猪啊。”
韩XX挺不住了,“我认,是保险公司让我们这么报的,对我们没啥坏处,我们也就报了。”
次日,审计组转战XX村,来到了李XX的养殖场。
李XX很是光棍,你说啥都成,他就一个态度,时间久了,他啥也记不起来了。
老唐也很无奈,只得打道回府,对生猪这种流动性大的审计就是会遇到这样的麻烦,其他的一切都只能作为旁证,没有切实的养殖记录就是无法给他们定性。
审计组继续走访其他存在疑点的养殖户,恰好得到了一条消息,当年外省存在口蹄疫疫情,畜牧中心根据养殖数配发了一定的疫苗,除了怀孕的母猪基本都打了。
获取李XX的疫苗领取记录后,审计组回返李XX养殖场,老唐此次转变了战法,曲线探索。
李XX见不是问养的母猪数,也开始回答起问题来。
老唐兜了几圈后,图穷匕见:“咱的猪一般都是怎么受孕啊?”
李XX没有起疑心,如实回道:“十几年前还是找公猪,现在找人工授精的企业了。这样品种可控,也更好的确保小猪量”
老唐终于放松了下来,“那不对啊,您看看您的疫苗领取记录,您当年仅领取了50只,且把它都当成给母猪用,与您投保的母猪数也对不起来啊。”
李XX没放弃挣扎,“这款疫苗怀孕母猪不能用啊。”突然,他意识到了老唐前面问他几月母猪怀孕的意图了,神色顿时有点萎靡,“好吧,我承认,我这边一直都是30头左右,那年确实是多报了。没想到你们审计看的这么细,一点线索都不放过。”
七天跑完了疑点表上的个养殖场,审计组带回了一摞证据:现场照片、询问笔录、检疫记录复印件。审计报告定稿那天,XX县的雨又下了起来,报告里列清了抽查的养殖户虚构、虚增能繁母猪数量的事实,还将相关事项移送给相关部门。
回返单位的车上,老唐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想起李XX最后说的话“没想到你们审计看的这么细,一点线索都不放过……”他笑了笑——审计或许不能让所有人心存敬畏,但至少能让他们知道:每一分国家补贴,都有人在盯着,在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