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詹詹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新商悟
(本文约为800字)
“只咏春,成不了江湖!只比亚迪,成不了中国汽车!”
8月18日,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最新发布的视频中,向“迪粉”发出倡议:避免陷入无谓的网络纷争。
李云飞宣称,比亚迪和“咏春”有共同的价值观:注重防守、不主动攻击,比亚迪也是专注自身的发展,从来不主动针对同行。“中国汽车市场很大,全球汽车市场更大,容得下百花齐放。良性竞争能推动行业的进步,恶意贬损将伤害行业生态。”
早在今年 3 月,李云飞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就宣称,要比技术拼产品,而不是搞各种拉踩,甚至说话的时候阴阳怪气;对于这种是抵制和反对的。
6月,他又在中国汽车重庆论坛说道,有一些企业开发布会不拉踩别人可能就不自在,这种流量会反噬自己。“汽车行业有的不是用孙子兵法,用的是厚黑学,有的人是又坏又蠢。真心诚意做技术做品牌的企业对这些是深恶痛绝的。”
针对蔚来 CEO 李斌的说法,他宣称道,“我们受到的攻击和抹黑数倍于蔚来,希望相关部门好好整治。”
今年比亚迪股东大会上,董事长王传福也强调,不拉踩同行是比亚迪的原则。
众所周知,比亚迪最典型的拉踩型营销对手是长城汽车。近年来,其多次以“行业监督者”姿态公开“爆料”竞争对手:从举报比亚迪常压油箱涉嫌排放不达标,再到高管团队频繁使用“车圈恒大”、“行业鬼灯”等标签,不一而足。
今年4月,长城汽车新车发布会上展示的PPT中,赫然出现比亚迪方程豹车型的“断轴”视频,并配以“起火、断轴、失速、失控”等刺激性文字。
然而,该视频的车主后来却公开澄清,车辆实际未发生断轴,素材使用更未获授权。
不容回避的是,比亚迪自身也曾陷入“拉踩”漩涡。
比如,2021年曝光的销售沟通记录显示,一位自称比亚迪“销冠”的销售人员为说服犹豫客户,将竞品贬得一无是处。当客户提及考虑小鹏汽车时,该销售声称“小鹏没有自己的生产厂家”、“电池装在后备箱不安全”。而当客户称要买特斯拉时,这名销售又开始吐槽特斯拉刹车失灵的问题。【《新商悟》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新商悟,我们将对企业家言行、商业动向和产品能力进行持续关注
转载新商悟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