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0日早间,中通快递(纽交所代码:ZTO及香港联交所代号:2057)公布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第二季度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财报显示,二季度包裹量为98.47亿件,同比增长16.5%,市场份额环比提升0.6%;实现收入118.3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3%;净利润19.65亿元,同比减少24.8%。基于当前的经济、竞争及政策环境,中通下调了全年包裹预期指引。
在财报发布后的业绩会上,近期引发关注的快递行业“反内卷”和价格竞争,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中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回应称,上半年行业价格竞争非常激烈,对公司的业务量产生影响,而监管层“反内卷”相关政策对价格回升起到一定作用,有助于遏制非理性竞争、维护基层网点稳定,维持从业人员权益。部分地区涨价对公司整体利润起到正向作用,对网点、业务员派费和网点的收入增加是利好。长期来看,行业发展趋势一定是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
价格竞争令部分区域业务量增长低于预期
上半年,中通快递包裹量累计183.86亿件,同比增长17.7%,但市场份额从上年同期的19.5%下降到19.2%。收入达227.23亿元,同比增长9.8%,主要由于在线消费渗透率提升带动快递需求增长以及客户结构向更高价值群体转变。其中,核心快递业务的收入增加10.4%至223.64亿元,主要因包裹量增加17.7%及包裹单价下降6.2%所致。同期,总营业成本增加21.5%至170.9亿元:干线成本、分拣中心运营成本和其他成本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他成本增幅高达114.2%,“其中因服务更高价值企业客户而增加23.12亿万元。”财报解释称。
赖梅松在业绩会上坦言:“二季度,快递行业轻小件占比扩大的趋势依然明显,越来越多的商家倾向选择更经济廉价的快递服务,中通凭借的网络规模、服务领先等形成的议价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的价值体现,在部分区域,尤其是价格竞争的‘产粮区’,业务量增长低于预期。”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通二季度的散件业务量同比增幅超50%。“自去年起,中通聚焦差异化产品构建、服务效能提升、时效保障、网络覆盖能力,二季度散件业务量占比峰值突破8%,产品结构的优化缓解了增量补贴压力,为快递核心业务分别带来了单票收入1毛7分和毛利2分的提升。”赖梅松说。
中通首席财务官颜惠萍称:“(二季度)中通的核心快递业务单票收入净下降0.06元。这主要源于:增量激励增加0.18元、单票平均重量下降影响0.05元,而KA重点客户单价提升0.17元部分抵消了前述影响。得益于运营效能的显著提升,单票运输与分拣成本合计下降0.07元。管理费用占收入比重保持稳定,为5.2%。经营性现金流为22亿元,资本支出为11亿元。”
今年以来,被视为降本增效关键产品之一的无人车在物流行业规模化应用加速。“差异化优势产品和服务能力,是构筑未来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赖梅松透露:中通目前在全国700多个网点投入无人车超2000台,覆盖城市超200个。无人车在部分网点实现商业化运营,在降本上成效显著——从站点到驿站环节,用无人车可以减少6~7分/票成本。
据介绍,今年中通快递总部通过提供采购优惠、路权协作升级等方式加快推进,并在二季度和头部无人车企业进行战略合作。“随着各地路权逐步放开和技术迭代降本,无人车即将进入规模换量阶段。我们还搭建无人车运力平台,致力于推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目前已接入新石器等企业,在240多个城市应用。”
行业增速放缓,中通调低下半年包裹量增长指引
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187.8亿元,同比增长10.1%;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7月的快递业务收入、业务量的同比增速均放缓至8.9%、15.1%。在行业价格竞争背景下,A股快递企业单票价格持续下滑,二季度部分企业月度单价已跌破2元。近期,多地倡议当地快递企业联合抵制“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南都此前报道,作为对有关政策的响应,广东、浙江部分地区已经于8月初开启新一波涨价,引发广泛关注。(详见报道:广东快递反内卷开启新一波涨价:单票成本不得低于1.4元)
对于上述问题,赖梅松在业绩会上回应称:“上半年整个行业价格压力比较大,监管层“反内卷”相关政策对价格回升起到一定作用,有助于遏制非理性竞争。广东价格从8月5日开始做了一些调整,现在最低价是1.4元/票,较原来略有上涨,对公司整体利润起到正向作用,对网点、业务员派费和网点的收入增加是利好。合理的快递价格对大部分商家没有影响。”
对于未来的价格走势判断,赖梅松认为,“不太可能再出现1元以内的情况”,“我们认为行业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定是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用服务品质赢得市场,行业才能良性发展。价格战伤害整个行业,我们相信整个行业一定会理性看代价格问题。”“只有健康、持续发展的行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上下游企业。”
南都N视频记者留意到,中通此前预计2025年包裹量指引为408亿至422亿件,同比增长20%至24%。但二季度财报将预期下调至:388亿~401亿件之间,同比增长14.0%至18.0%。中通高管在业绩会上解释称,这是因为当前的经济、竞争及政策环境构成了新格局,7月份行业增长放缓,预判下半年包裹量增长低于上半年,所以调低了指引。公司将审慎灵活地执行各项战略,以巩固既有优势,并为未来构建核心竞争力。
“领先的规模优势、运营效率是快递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与核心动能。行业竞争格局演变已经呈现出从规模数量导向,转向量质并举的必然趋势;从快递要素竞争升级为数智化、智能化、多元化的综合物流产品和服务能力的竞争。”赖梅松介绍称,面对价格竞争及末端建设等方面,中通将采取一系列关键措施:包括优化网络政策,系统梳理网点收派构成各环节的成本,确保合理计费,结合区域市场实际水平制定精准的激励机制,杜绝盲目超额补贴;合理部署自动化分拣和自动设备,减少人工投入,让快递员更多时间聚焦于揽派;落实揽件利润分配的激励效果,提升揽收响应度和服务及时性,深耕散件突破,增加收益;优化驿站定位和产品,有机融合驿站、快递柜、便利店及其他社区商业等本地生活交付形式。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傅晓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