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老牌房企金融街上半年的业绩持续承压。
8月18日,金融街发布2025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金融街营收46.55亿元,同比下降约五成,净利润-10.08亿元,亏损幅度有所减少。
从中报业绩来看,一方面,金融街营收出现了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其正在努力去化、加速转型,亏损幅度有所减少。
金融街表示,今年下半年,将立足稳定,以经营安全为首要原则,加快开发业务销售进度,提升资管业务运营能力,加强文化旅游、城市更新业务转型发展力度,力争获取新的发展资源。
图/金融街中报截图
加大促销去化力度
今年上半年,金融街实现营业收入46.55亿元,同比下降51.79%。
金融街营业收入的亏损主要来源于房产开发业务持续的承压。细分来看,金融街的收入主要来自房产开发、物业租赁、物业经营三项业务,另有少量的其他收入。其中,房产开发以77.8%的营收占比,继续保持核心业务的地位。期内实现营收36.24亿元,包括住宅产品收入34.6亿元,商务产品收入1.6亿元,整体同比下降57.42%,也因此拉低了上半年的整体业绩。不仅如此,房地产开发物业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2.97个百分点,已经降为-5.47%。
对此,金融街在业绩报告中指出,房产开发业务随行就市,积极促进项目销售去化,项目结算出现亏损,但较上年同期减亏。
具体销售额层面,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签约额约47.6亿元,实现销售签约面积约32.5万平方米。
金融街表示,上半年,公司根据市场动态及客户需求变化,优化销售管控模式,形成内外部销售团队合力,平衡整售项目和散售项目关系,制定符合市场的销售策略,在平衡量价关系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项目销售去化。
积极培育新赛道
除了房地产开发业务收缩外,金融街在物业租赁和物业经营的盈利尚稳定。今年上半年,物业租赁业务的营收为7.76亿元,同比减少9.99%;业务毛利率虽同比下降2.07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高位,为85.93%。
同时,物业经营业务实现营收1.83亿元,主要原因是转让天津瑞吉酒店、惠州喜来登酒店。这也是金融街唯一毛利率取得正增长的业务,同比上升15.05个百分点,达38.34%。
此外,其他业务营收同比减少9.61%至7300.37万元,毛利率在同比下降了11.85个百分点后转为-0.75%。
目前,金融街正在加速转型,其确定了以“开发业务、资产管理、城市更新、文化旅游”的四轮驱动战略,其中,文旅和城市更新业务正在被寄予厚望,比如天津之心超高层观光项目、遵化古泉小镇等,但是目前新赛道的业务还在培育中,尚未对盈利形成有力支撑。
亏损局面亟须扭转
作为老牌房企,金融街曾是京派房企中最赚钱的公司之一,坐拥北京三环内400多亿自持物业,大部分位于寸土寸金的北京金融街。
在曾经“风光无两”的岁月里,金融街作为北京自持物业的“一哥”,凭借着“开发+自持”的“金融街模式”赚得盆满钵满。
“金融街模式”在北京的成功也让金融街踌躇满志,走向全国。2014年,金融街进军上海。当年,金融街以21.77亿元收购SOHO静安广场项目,并以30.55亿元收购SOHO海伦广场项目。2015年7月,金融街更是以88.15亿元的价格获得上海火车站北广场项目地块,创造当时上海地价纪录。
但是,金融街“开发+自持”的模式前期耗费资金较多,其从2017年到2020年全国扩张期间,有息负债规模一度飙升到近千亿元。
随着“三道红线”落地和房地产行业调整,金融街高举债扩张难以为继。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金融街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依次为24.98亿元、16.43亿元、8.46亿元、-19.46亿元、-110.84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27.41%、34.25%、48.48%、329.88%、469.69%。
随着业绩下滑和债务压力并存,近些年,金融街不得不“卖子求生”,接连出售了包括金融街·万科丰科中心项目、德胜国际中心、北京金融街丽思卡尔顿酒店、惠州喜来登酒店、天津瑞吉金融街酒店等核心资产。
对于金融街来说,其目前依然拥有北京、天津、上海等核心城市的优质资产,这是其转型的根基。未来,金融街能否培育出新增利润点,加快实现扭亏才是破题关键。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徐倩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