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押注的AI和视频化,能成为播客的好出路吗? 大厂押注的AI和视频化,能成为播客的好出路吗?
创始人
2025-08-26 18:48:40



播客这一传统内容形式,正在被大厂们争相布局,基于各自优势的AI播客和视频播客,仍需面对拓圈、变现、内容生态可持续性三重挑战。

原创ⓒ新熵 互联网组

作者丨江蓠 编辑丨樱木、九黎

长期在国内市场不温不火的播客赛道,正在焕发出越来越蓬勃的新机。

8月15日,自带流量和多重话题标签的罗永浩入驻B站,并宣布将开启一档视频播客节目《罗永浩的十字路口》,8月19日,罗永浩发布了第一条视频播客,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进行了近4小时的深度对话,一度引发热议,在B站内的观看量超230万。



▲图/哔哩哔哩截图

而由罗永浩掀起的这一波流量热潮背后,可以看出B站对于视频播客这一新内容形态的布局和重视。在今年7月8日,B站发布了对视频播客的扶持政策《视频播客出圈计划》,用于帮助音频、文字创作者转型视频创作,并助力其账号成长。从对创作者的大手笔补贴中,可以看出B站对视频播客这一赛道寄予厚望,而随着几位具备话题度的明星人物先后在B站发布视频播客,这一此前较为冷门的赛道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事实上,除了B站之外,腾讯、字节、小红书也开始关注播客这一存在已久的小生意,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两个新趋势正在越来越明显:一是AI工具在播客中的应用;二是将视频形式与播客相结合的视频播客,正成为新的探索方向。播客这一旧瓶,正在被装上AI和视频化的新酒。

对于大厂来说,内容生态的红海竞争已经使得大厂们逐渐向超级应用迈进,用户增长趋近天花板的背景下,寻找新的内容形式成为必要之举,而由于此前播客市场规模一直难以做大,结合新形式寻找新的可能性也成为共识,只是,焕新后的播客能否真正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生意?

大厂押注视频播客



从布局时间线来看,B站、小红书们对视频播客这一形式的布局并非新鲜事,不过,今年以来,随着大厂密集采取动作,视频播客走入越来越多人的视线之中。

先是腾讯音乐对音频平台喜马拉雅的收购。

今年6月,腾讯音乐宣布收购喜马拉雅,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分析中,对腾讯音乐而言,12.6亿美元的价格换来的不仅是喜马拉雅用户和内容,更是对抗字节跳动的战略盾牌。而喜马拉雅在内容的探索上,早在今年3月便布局了视频播客:今年3月喜马拉雅推出首档播客视频化节目《行走的思考》,截至目前,这一节目仍在连载中,播放量也已突破1000万,成为国内在线音频行业首档达到如此量级的播客视频化节目。



B站在7月8日发布对视频播客的扶持政策《视频播客出圈计划》,相较于腾讯音乐的迂回动作,发力押注视频播客的信号更为明显:该扶持计划包括暑期10亿级冷启动流量、视频播客专属的AI创作工具,以及在北上广杭等多个城市将提供免费的录制场地。

小红书则宣布在2025年8月至9月,播客将在平台再度获得流量扶持。根据平台规则,在小红书发布15—20分钟完整讨论一个话题的横屏视频,并带上#随时随地视频播客#的话题标签,将随机获得5万至30万流量曝光等福利。

事实上,在视频播客这一新形式出现之前,播客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已久。

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市场,得益于领先全球的汽车普及率与历史悠久的电台行业,播客在美国市场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12岁以上的人群中,就有64%都听过播客。这也造就了如Spotify这类的流媒体平台对播客布局的成功。根据Buzzsprout统计,按下载量计算,截止2025年6月,Spotify在全球播客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4.2%。



▲图/Spotify播客界面截图

由于国情不同,播客在我国一直属于较为小众的赛道,长期以来走着“小而美”的路线,在独立播客平台中极具代表性的“小宇宙”,在2023年披露的数据中,月活用户也仅有600万,而相关数据显示,87.1%的播客听众通过小宇宙收听。



▲图/小宇宙APP

时间继续向后推进,《2024播客行业报告》显示,中文播客的听众数已超过2.2亿,这一数字,相较于抖音约8亿、视频号约6亿、快手超4亿的日活用户来讲仍有很大差距。而抖音、视频号和快手,最主要的内容形式便是短视频,这或许便是大厂们选择将播客和视频形式相结合的底层逻辑——用视频这一载体的巨量月活用户,做大播客这一门小生意。

此外,今年2月份,国际头部视频平台YouTube宣布,平台上的播客内容每月活跃观众超过10亿,这个数字远超垂类音频巨头,使其超越Spotify,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播客平台。头部视频平台的成功尝试,也让国内大厂们在布局视频播客的动作上多了许多信心。

赛道格局正在被重塑



如果说视频播客正成为大厂们争相探索的新形式,那么播客和AI工具的结合,则是AI时代大潮下更具必然性的一个趋势。

随着大模型等AI工具成为主流,“AI+”的边界正不断扩展:企业争相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行业或特定场景的深度融合,重构生产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最终实现效率跃升与价值创造。这一趋势不仅源于技术本身的成熟,更源于市场对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企业需通过AI降本增效,行业需借助AI开拓新增长极,社会也期待AI应对复杂挑战。

在此背景下,播客和AI工具的结合也承载着新的含义。

对大模型厂商来说,播客可以作为其拓宽AI应用场景的渠道。

今年5月,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推出豆包·语音播客模型,可以实现从文本创作到双人对话式播客的秒级转化;随后,豆包·AI播客模型很快在字节跳动旗下的AIAgent平台扣子空间、豆包电脑版、豆包App上陆续上线,用户上传PDF或网页链接后,便可一键生成双人对话的播客节目。经实测,文本生成的双人对话式播客从音色、音调和语气转换上,都接近真人。

8月5日,腾讯混元也发布了AI播客功能,支持将文本、网页、文档一键转化为自然流畅的双人对谈式音频,用户可以通过输入任意主题,或粘贴网页链接、上传本地文件,快速生成2-10分钟的高质量播客内容。目前腾讯混元AI播客功能已应用于ima知识库,接下来“腾讯新闻AI播客”将在8月底上线,把单篇新闻图文内容转成播客形式。



▲图/鹅厂技术派

此外,据IT之家消息,B站正在测试全新的AI视频创作工具“花生AI”,创作者只需准备好文案文章或录好的口播音频,就能借助它快速生成成片,具体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若想让视频画面更丰富,可直接使用智能匹配素材功能,AI会依据文案匹配相应素材,大约3分钟就能输出一段视频;要是追求简洁高效,那么直接使用模板即可快速完成成片制作。



从意图上来看,腾讯、字节大模型新增AI播客功能,和B站测试AI视频创作工具,有不同的目的。腾讯字节意在通过AI播客,为其大模型增加新的AI应用场景,目标在与更多的流量。B站则意在通过AI视频创作工具,为视频播客创作者降低创作门槛,也为其押注的视频播客吸引并留住更多创作者。

本质上来看,视频+播客和AI+播客,分属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一个是通过形式变化加强情感连接,一个是创作者的个性化需求工具。但一个较为明确的趋势是,新入局者将加速赛道整合:一方面,没有独特观点,只在于信息整理的播客创作者尽管在AI的赋能下拥有了更低的进入门槛,但极易被AI所替代。另一方面,优秀播客创作者因独特的观点或个人IP,或许将在入局视频播客这一新形式后,迎来更大的机会。

如何成长为一门大生意?



尽管AI工具的使用和视频化为播客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但新形式下的播客想真正成长为一门独当一面的大生意,仍需要面临不确定性挑战。

对于传统中文播客创作者来说,变现难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传统音频播客受限于纯听觉形态,广告植入方式较为单一,多以冠名等传统形式为主,品牌曝光效果有限,商业价值难以充分释放。此外,播客内容普遍较长、制作成本不低,但用户规模仍属小众,导致单集变现天花板显著,难以支撑起规模化商业生态。

而融入了视频的视频播客,本质上是一种长视频,为传统播客的这一困境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通过引入视觉元素,不仅丰富了内容表达和情感传递的维度,更关键的是,接入了视频平台已经非常成熟的变现体系——包括贴片广告、品牌定制内容、直播带货、创作者激励计划乃至付费订阅等多元模式。此外,视频形态也更易在社交媒体中传播和“破圈”,有助于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从而做大用户基数,为商业化铺路。



不过,视频播客和当前消费娱乐环境之间的核心矛盾在于:短视频的迅速崛起依赖于下沉内容、强娱乐属性与碎片化消费习惯,而播客本质上是一种“慢资产”,依赖深度内容与连贯性叙事,通常需占用用户较长时间。这两种消费习惯之间存在一道天然的鸿沟。

而播客与AI工具的结合,也存在一定的两面性。一方面,豆包、混元大模型生成的AI播客仍是音频模式,且本质上是一种语音摘要工具,缺乏必要的精神内核,这种工具唯一的价值场景,就是帮你读懂复杂文本,这和播客以内容为本的主要使用场景存在一些错位;

而另一方面,作为AI工具,AI播客在个性化推荐、内容生产效率、甚至虚拟人播客等创新形态上具有巨大潜力。未来,与传统播客形式走差异化路线的AI播客或许可以走差异化路线,通过为不同用户生成定制新闻播报、深度解读或陪伴型内容,进而拓展其商业边界,成为如抖音、视频号等超级内容平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而就目前来讲,无论是视频播客还是AI工具在播客上的应用,都属于早期阶段,想要发展壮大,除了讲好未来发展前景的故事外,还需要完成培养用户心智的冷启动,而这个从0到1的质变,往往是最难的。

在这一方面,B站的相关举动或许是一个正确的答案:通过引入鲁豫、罗永浩、于谦、杨迪等具有高认知度和话题性的明星人物,意图通过他们的号召力实现新模式的“冷启动”,吸引用户关注并逐步接受中长视频播客的消费形式。这种策略短期内可快速拉动流量和关注度,从于谦、罗永浩发布的视频播客优异的观看量上便可看到端倪。



▲图/哔哩哔哩截图

但中长期来看,播客仍是一个高度依赖内容的模式,大厂对播客的布局,需培养出一批具备持续优质输出能力的中腰部创作者崛起,才能真正构建起健康的内容生态。

总体而言,视频播客是否能够摆脱“小而美”的命运,AI工具能否助力播客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大生意,关键在于三点:能否形成可持续的变现机制、能否培养用户对中长视频内容的使用习惯,以及能否建立起IP与生态双轮驱动的内容供给体系。这一切,仍需整个行业持续探索,并等待时间的答案。

参考资料:

远川研究所,《播客,精神角落里的烂生意》

Tech星球,《巨头激战视频播客,谁领先?谁落后?》

晚点LatePost,《变现难、市场小,视频播客真的是未来吗?》

国际金融报,《腾讯、字节、小红书、网易云音乐、B站都盯上播客生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大通报“新天道斗牛有没有透视... 您好:新天道斗牛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8700483】很多玩家在新天道...
重大爆料“毛豆互娱究竟有没有挂... 亲.毛豆互娱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4830828】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怀...
玩家推荐“宁波游戏大厅 .真的...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宁波游戏大厅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
玩家必看“水仙大厅竟然有挂”(... 您好:水仙大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3671900】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
分享实测“福建大菠萝能不能开透... 您好:福建大菠萝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4194432】很多玩家在福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