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老夫子大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2418389】,很多玩家在老夫子大厅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
1.老夫子大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2418389】
2.咨询软件加微信【2418389】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旅游旺季,热门城市的酒店一房难求,价格也水涨船高。不少人为了省钱,动起了找“酒店代订”的心思。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输入“酒店代订”关键词,能轻易搜到大量相关帖子和商品。不少商家宣称,可以拿到“内部价”或“协议价”,其价格普遍为官网价格的50%~70%。
算下来,一晚就能省大几百块,连住数晚可以省下几千或几万,这把“羊毛”着实十分诱人。
不过,“羊毛”真有那么好薅吗?在社交平台输入“酒店代订”,就会跳出“酒店代订靠谱吗”“代订酒店被骗”“酒店代订为什么便宜”等关键词。许多网友分享了找酒店“代订”的经历。有的表示“太值了”,自己用5折的价格预订了某五星级酒店;有的则投诉称,到了酒店被告知预订取消,需要换一家酒店或者补差价,更有甚者卖家直接失联,数千元打了水漂。
一边是真金白银的差价诱惑,一边是“钱房两空”的风险警告。酒店代订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总有人愿意冒险?代订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风险和套路?
几百上千的差价
大多消费者找代订的理由
查询各大平台发现,此类“低价代订”服务的覆盖面极其广泛,不仅能预订国内酒店,还包含了国外酒店,其中不乏四星、五星等高档豪华酒店。
代订商家给出的价格,总能精准戳中旅行者想省钱的心。从网友分享和媒体报道案例来看,代订价格与正常价格之间存在不小差距,“优惠”力度的确很大。
《工人日报》报道,2024年7月,天津李女士计划到北京游玩,通过某二手平台的卖家代订了北京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原价每晚3000多元的房费,代订价格便宜750元,两个晚上就能便宜1500元。
来自北京的陈先生表示,二手平台代订价格的确便宜。2024年3月,他在二手平台上预订了两晚三亚某五星级酒店,代订价格2600元,在旅游平台该酒店一晚价格1800元,算下来两晚便宜了1000元。
除了低价,更让人心动的是,代订商家还常常宣称“附赠会员权益”:双人早餐、深夜粥到、行政酒廊使用权、延时退房……
乍一看,花更少的钱就能享受更高阶的待遇,这种“捡漏”的机会,让不少人觉得“值得冒险”。毕竟对普通游客而言,几百上千的差价,可能是一笔往返的交通费,也有可能省下了景区的门票钱。
但省钱之余,另一个问题值得细思:这些低价究竟从何而来?
实际上,代订酒店的操作逻辑,本质上是对资源的非常规整合,或是对信息、渠道差价的钻营,具体手段五花八门——可能是利用员工价漏洞、倒卖积分,也可能涉及信用卡盗刷、用房券洗钱等。
尽管操作有所差异,但说到底,代订生意能存在,靠的是钻酒店体系的“空子”,也正因此,很多方式都游走在灰色地带,甚至已经涉嫌违法。
代订的坑,远比想象得更深
早在交易达成前,这些酒店代订商为了促成订单,纷纷打出“代订免费”“入住不成功包退款”的旗号,有些甚至会晒出顾客的好评聊天记录,以此博取消费者的信任。
这些“入住成功”的好评看似真实,但多数时候只是诱导消费者下单的诱饵。商家沟通时承诺得天花乱坠,一旦交易完成,后续一切就全凭良心。
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的吴女士通过扫码向代订商支付700元房费,预订了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家五星级酒店。由于很快收到订房短信并成功入住,她逐渐放下了警惕,随后,便在代订商的推荐下,又支付900元预订了上海外滩附近的另一家酒店。
然而当天,她就收到了外滩那家酒店的房费付款提醒,同时还发现,已入住酒店的房费并未结清,吴女士前前后后损失共计1600元。一场满怀期待的出游,就这样被糟糕的经历搅得心情全无。
在消费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类似吴女士的案例不在少数,不少消费者本想通过代订省下一笔钱,最终却反倒破了财。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代订骗子的套路并非一成不变,针对国内酒店和国外酒店预订,他们有着两套截然不同的操作手法。
对于国外酒店,骗子多通过信用卡盗刷、会员积分倒卖等方式敛财;而国内的手段则更为简单直白:商家或伪造确认订单,或在入住前取消预订,以此来骗取消费者定金,最终造成消费者的损失。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她去泰国旅游在某平台找好酒店“代订”,对方要求提供自己的护照首页照片,价格比预订平台挂牌价便宜2000多元,入住后却被酒店告知有人投诉信用卡被盗刷,显示入住人就是这位网友。
帖子下面有人表示自己遇到了同样情况,有人传授分辨真假“代订”的窍门,还有人乘机做广告,“上海某某集团全系接代订,秒出确认单号,现场办理,退房后确认收货。”
套路防不胜防,不少人踩中了坑。在所有的投诉中,“无法入住且不退款”是最普遍的情况,占比超过36%,远远高于其他问题。这也反映出“酒店代订”目前最突出的后果:在交易缺乏真实保障的情况下,消费者到店无房且退款无门,同时遭遇“钱房两空”的双重损失,更有甚者甚至影响到了人身安全。
“酒店代订,差点给我送到泰国警局里!”去年陆续有网友发帖,控诉被二手交易平台上的代订商家坑了。所谓的折扣房竟是无良商家盗刷他人信用卡非法预订的,直接导致了信用卡卡主发现后报警,自己还被带到当地警察局。
怎样识别藏在“代订”背后的猫腻?
面对层出不穷的代订套路,如何避开风险成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事实上,酒店代订的交易离不开平台传播,一些疑似诈骗的行为,也多集中在二手平台和旅游平台。
以某二手交易平台为例,不少卖家通过刷好评、造数据等手段,将自身包装成“高信誉”的靠谱代订。“99%好评”“千单成交”看似可信,实则暗藏陷阱:实际交易后,有的提供的酒店订单实为虚假订单,有的则直接拉黑买家。
更麻烦的是,平台仲裁机制在损失追回方面存在局限。今年“五一”假期,王女士去香港旅游,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找卖家代订了酒店,比起自己直接下单,便宜了七八百元,可到了酒店才发现卖家收了钱不办事。虽然通过向平台投诉,平台判定王女士投诉成立,但3300元的房费却一直没退,原因是平台也联系不上卖家。
王女士向媒体表示,“代订的是个人卖家,平台给我发了卖家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住址等信息,让我自己联系,可我拿着这些个人信息有什么用?是能找上门还是贴到网上寻人退钱?”
大部分被骗的受害者如同消费者王女士一样,即便平台判定“投诉成立”,但由于无法联系到卖家,损失的钱款始终难以追回。
(消费者交易记录与平台客服判定消费者投诉成立截图,图片来源:信网《闲鱼代订酒店遭“钱房两空” 平台把卖家身份证信息给了维权客户 》)
面对日益猖獗的代订服务乱象,相关平台并非毫无作为。例如,小红书对“酒店代订”等关键词进行屏蔽,闲鱼下架相关类目并弹出不要在其他平台交易的风险提示,提醒买家确认收货后再扣款。但如果被引导到站外交易,或者自己先点了收货,这钱大概率是追不回来的。
同时,假使卖家换个说法,用“酒店协助入住”代替“酒店代订”,用户私聊同样可以完成交易,平台算法也对此难以识别。一些代订者还会采取“打游击”的策略:这个账号被封了,换个手机号重新注册一个;那个平台管严了,就“灵活”转战到另一个平台。这种“猫鼠游戏”,让监管始终滞后一步。
实际上,“代订诈骗”的根本困境在于,平台并不能追回消费者的损失。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旦上当受骗,即便全力敦促平台介入维权,采取的举措也只是亡羊补牢的“止损补丁”。也正因此,消费者提升事前防范意识,就显得格外关键。
有网友表示:“假日出行本就紧张,要是到了地方住不了,真有可能流落街头。”说到底,相比起省钱的捷径,酒店代订更像是一场“风险赌博”。消费者在赌,赌订单真实有效,赌酒店不验身份,赌卖家有良心不跑路。豪赌之下,与其贪图低价铤而走险,不如踏踏实实选择正规入住方式。
参考资料:
光明网《怒省几千元?已有多人上当!近期要去旅游的注意》
澎湃新闻《“五折”代订高档酒店?“高富帅”利用社交平台诈骗被刑拘》
山西日报《暑期出行当心酒店代订陷阱》
界面新闻《想省钱反被坑,“酒店代订”的水有多深?》
新京报《1500元五星级酒店客房只卖700元,揭开低价代订背后的秘密》
北京晚报《酒店六折代订馅饼还是陷阱》
新快报《找酒店代订反被坑,还被送到警局》
中国消费者报《酒店代订暗藏风险》
工人日报《低价代订酒店能省钱?当心“薅羊毛”不成反被骗》
北京晚报《这样的便宜真能捡着吗?记者调查低价代订酒店的常见套路》
信网《闲鱼代订酒店遭“钱房两空” 平台把卖家身份证信息给了维权客户》
数据新闻编辑:陈华罗实习生雷逸斐马一川
新媒体设计:苗奇卉
校对: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