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赵鹏
近日,有“国民果汁”之称的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汇源”)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多篇文章,矛头指向第一大股东诸暨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诸暨文盛汇”),也将公司与诸暨文盛汇之间的矛盾公开化。
8月24日,北京汇源发布声明称,公司公章及营业执照正、副本均由专人负责保管,全程处于安全、有效管控状态,从未发生遗失、失控或交由他人保管的情况。北京汇源表示,近期,公司发现有不明第三方擅自以公司名义,出具所谓“公章或营业执照正副本遗失”的声明等资料。此行为系虚假挂失,且存在冒领或骗取新刻印章及新办营业执照的意图。目前,公司已就上述情况向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汇源官方公众号
在北京汇源发布声明前,2025年8月19日,有媒体在报纸上刊登北京汇源公章与营业执照“遗失声明”和“作废声明”。而北京汇源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中仅指出公章及营业执照正、副本保存完好,刊登的“遗失声明”和“作废声明”为虚假,但未公开指出是何人刊登了“遗失声明”和“作废声明”。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北京汇源与诸暨文盛汇核心矛盾或在于诸暨文盛汇实缴出资仅占北京汇源注册资本的22.8%,其承诺的投资总额中尚有8.5亿元已逾期一年以上。
天眼查显示,诸暨文盛汇持有北京汇源60%的股份,而诸暨文盛汇前两大股东上海邕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邕睿”)和A股上市公司国中水务(600187.SH)分别持有诸暨文盛汇52.4723%、36.486%的股权。有关前述事项,国中水务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暂不方便透露。
北京汇源“炮轰”大股东
今年8月,北京汇源通过官方公众号连续发布《致全体股东及转股债权人的公开信》、《关于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合法有效性的异议函》等内容,内容中多次提及北京汇源与诸暨文盛汇之间的矛盾。
8月9日,北京汇源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致全体股东及转股债权人的公开信》称,大股东诸暨文盛汇涉嫌出资不实,存在未缴足出资,诸暨文盛汇实缴出资仅占北京汇源注册资本的22.8%,拖欠8.5亿元投资款长达一年,却“掌控实权”的异常状况。经北京汇源11次催缴仍未实缴。
来源:汇源官方公众号
北京汇源指出,诸暨文盛汇实际支付的投资款中,有约6.5亿元资金趴账,全部由诸暨文盛汇直接管控,并未投入北京汇源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不应按照60%的比例享有股东权益。此外,诸暨文盛汇还存在滥用控制权,可能损害中小股东及债权人利益,呼吁全体股东或债权人合法维权。
北京汇源在公开信中称,公司已对诸暨文盛汇及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文盛资产”)提起诉讼,该起诉已被法院受理,但仍存在被撤回诉讼的可能性,因此呼吁股东及债权人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8月14日深夜,北京汇源再度发文称,诸暨文盛汇于8月11日在其办公场所召开临时股东会,单方自行进行表决,北京汇源方的职工监事拟对会议合法性提出异议,却被主持方通过强行关闭麦克风阻止发言。
来源:汇源官方公众号
公告显示,北京汇源工会委员会对该次股东会会议的召集、召开程序及审议内容进行了审慎研究,并提出了异议,认为本次会议及其将形成的决议不具备合法有效性。北京汇源工会委员会呼吁公司各部门和全体职工不执行该临时股东会的决议,不承认该临时股东会选举的董事。
国中水务并购北京汇源告吹
北京汇源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旗下果汁品牌“汇源果汁”可谓家喻户晓,有“国民果汁”之称。2007年,汇源果汁以24亿港元的募资额,成为当年港交所最大IPO。受多重因素影响,北京汇源一度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于2021年从港交所退市,并破产重整。此后被法院裁定进入重整程序,于2022年6月获批重整。
2022年9月22日,诸暨文盛汇注册资本从10万元增加至16亿元,文盛资产、上海邕睿、国中水务等在之后进入诸暨文盛汇。其中,上海邕睿、国中水务分别持有诸暨文盛汇52.4723%、36.486%的股权。在重整方案中,文盛资产表示,将为汇源设计最佳的证券化方案,力争三到五年内实现A股上市。
近两年来,北京汇源的经营业绩好转,重整后2023年至2024年,汇源营业收入分别为27.45亿元、24.7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4亿元和3.44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93亿元和3.30亿元。根据国中水务公告,2025年上半年,国中水务对诸暨文盛汇的投资收益合计为2206.61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17.50万元。
2024年7月,国中水务公告拟以支付现金方式向上海邕睿收购其持有的诸暨文盛汇相关份额,完成后,国中水务将间接控股北京汇源,北京汇源也将实现曲线上市。2024年8月20日,粤民投以侵权责任纠纷为由向法院提起诉前保全,申请冻结上海邕睿的股权。
同时,2025年4月23日,国中水务公告,由于交易标的股权仍处于冻结状态,存在限制转让的情形,公司拟终止本次交易,待相关限制转让情形解除后再行评估推进的可行性,终止收购上海邕睿持有的诸暨文盛汇不低于51%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