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论坛,东方证券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唐子佩发表主旨演讲,以“ESG金融革命:负责任投资重塑资本价值逻辑”为主题,从资本市场视角深入剖析ESG理念如何重塑资本价值判断标准,通过政策演进、现实挑战、融合路径与实践案例四大维度,揭示ESG成为“核心支柱”的底层逻辑。
唐子佩表示,ESG投资长期处于倡导阶段,直接原因是没有解决激励不相容的问题。这种困境并非中国独有,但国内呈现三大鲜明特征:
一是部分企业动力不足,视ESG为负担。实则ESG本质是企业抗风险、提效率的工具,而非成本消耗。
二是评价体系亟待完善,评级结果差异显著。同一企业在国内多套体系中差异显著,根源在于非财务指标难以量化。
三是周期错配问题突出。“ESG见效需5~10年长期培育,但市场耐心资本周期多为3~5年,难以支撑ESG价值释放。”
唐子佩强调,监管层正通过“动真格”的政策创新破解困境:2024年上交所将ESG评分差的股票从上证180中剔除;2025年要求公募基金持股超5%须参与公司投票,倒逼机构明确ESG立场,推动长期投资与ESG理念深度契合。
他进一步指出,好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依赖隐形资产——员工忠诚度、透明度等ESG要素,“如同研发投入被视为长期资产,ESG本质是帮助企业‘挣看不到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