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瑞医疗未来看点:补强补链式并购的“乘法”效应 迈瑞医疗2024年效益 迈瑞医疗上市盈利预测
创始人
2025-09-02 18:22:55

商业史上,真正的行业常青领头羊,往往是“逆境筛选”的结果。

2025年8月27日,迈瑞医疗(证券代码:300760.SZ)披露半年报:上半年营收167.43亿元,归母净利润50.69亿元。虽然迈瑞医疗上半年业绩有所下滑,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国际业务逆势增长5.39%,占整体收入比重提升至近50%。

在中国智造出海备受追捧的时代,国内业务的下滑并不奇怪,但国际业务增长才是具有想象力的未来成长。事实上,国际竞争比国内竞争更需要综合实力,不管是从技术还是从质量,抑或是性价比,都得打通关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尤其是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关税博弈升级的大背景下。

基于对自身韧性与增长动能的十足自信,迈瑞医疗明确预计,第三季度整体营收将实现同比正增长,延续逐季改善态势,并且罕见地以公告形式释放这一预期。而随着持续深入的出海本地化平台建设,迈瑞医疗高端产品海外持续放量,国际市场下半年预计还将增长加速。

这也是为何在迈瑞医疗半年报业绩披露后,中金公司、中泰证券等券商机构跟进点评,依然认为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符合预期,依然看好公司核心竞争力及长期壁垒效应,并预计三季度拐点如期而至,维持“买入”、“跑赢行业”评级。



事实上,迈瑞医疗的这份韧性有坚实的公司经营逻辑支撑,除了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筑牢技术根基,“补强补链式并购”更是其突破增长边界全球进击的关键抓手。

在医疗器械行业,“无并购,不巨头”是美敦力、丹纳赫等全球巨头公认的成长逻辑。迈瑞医疗深谙此道:从收购海肽生物强化化学发光原材料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到拿下DiaSys(德赛诊断)完善海外IVD供应链和研发布局,再到收购惠泰医疗切入电生理等高值耗材赛道。其每一次并购都精准锚定技术补位与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节点。

如今,迈瑞医疗已从国内龙头稳步迈向全球医疗器械前20,而在研发持续攻坚、并购精准发力的双引擎下,其在全球市场的进击之路越来越长、越来越宽,“数智化、流水化、国际化”转型步伐亦愈发坚实。巨头并购的逻辑,不盲目自信乃至自负,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产业链纵深的并购,延揽行业细分领域龙头,来补齐短板,协同加速进击。

韧性中报:竞争力和市占率继续提升

迈瑞医疗上半年的表现,就是一份生动的“韧性答卷”。尽管公司国内业务收入承压,但并非由于公司产品、技术竞争力的弱化,相反,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占率仍在不断提升。

比如,迈瑞医疗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除颤仪、血球、超声产品的全球市占率继续维持前三。公司在生命信息与支持类设备领域进一步巩固了国内市占率第一的地位,且领先优势持续拉大。

事实上,迈瑞医疗国内业务承压,受到了外部环境中偶发性因素的显著影响。由于国内医疗设备从公开招标到收入确认的周期被显著拉长,以致于国内2025 年上半年的收入实际反映的是去年招标下滑的时间段,而非当下市场需求与公司竞争力的真实体现。

行业复苏的信号早已释放。去年12月份以来,医疗设备的月度招标数据持续改善,而迈瑞医疗凭借在技术、渠道与品牌上的积累,在招标市场中表现抢眼,为国内业务回暖奠定基础。

从行业整体数据看,平安证券的研报显示,2024年12月,国内整体新设备采购规模同比增加60%,2025年1月、2月、3月采购规模分别同比增长41%、77%、108%,招投标恢复显著。

具体到迈瑞医疗的表现,天风证券的数据体现了其竞争优势:1至5月,迈瑞医疗整体中标总额同比增长77%,其中5月中标总额同比增长56%,超声设备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51%。

在此背景下,迈瑞医疗罕见地以公告形式明确释放“第三季度整体营业收入将实现同比正增长”的预期,不仅传递出对自身经营韧性的信心,更向市场释放了清晰的增长信号。

除了业绩预期的积极传递,迈瑞医疗还通过实际行动回馈股东、稳定市场信心。根据2025年第二次中期分红公告,公司拟合计现金分红15.88亿元(含税),而在此之前,公司已完成 17.10 亿元(含税)的现金分红,半年度分红比例高达65.1%。



迈瑞医疗在行业复苏期推出大手笔分红方案,从侧面印证了其对后续预期向好的底气,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

在国内业务蓄力回暖的同时,上半年,迈瑞医疗海外市场再次展现其“进击”能力,占比提升至49.8%,逼近50%。



份额强劲提升的背后是诸多细分业务的海外亮眼表现。比如,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国际化学发光业务增长超过20%。公司预计2025 年下半年国际体外诊断业务收入增长将进一步提速。

此外,生命信息与支持、医学影像国际营收占比提升至67%和62%,高端产品在全球市场不断突破。例如,超高端超声系列实现近4亿元销售,该收入规模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从营收结构和与全球化运营实力看,迈瑞医疗已经实现从“内强外辅”迈向“内外都强”的更高发展阶段,这是公司全球化布局成熟度的核心指标。

而将视野放大到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格局,“海外收入占比50%以上”是美敦力、丹纳赫等头部巨头的“标配”,也是巨头们抵御单一市场风险、实现长期稳健增长的关键支撑。

全球排名的持续攀升,更直观印证了迈瑞医疗全球化进阶稳健。

根据 Wind取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各上市公司截至2023 年底的最新财年收入数据,迈瑞医疗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排名分别为第36 位、第31 位、第27位和第23位,不断向着全球医疗器械前20名的目标前进。

补强补链式并购的未来“乘法”效应

迈瑞医疗具备穿越周期的韧性,并非偶然,而是源于 “自主研发创新+补强补链式并购”的双引擎战略协同。

自2008年开始,迈瑞医疗先后收购Datascope、Zonare、杭州光典、海肽生物、德赛诊断、惠泰医疗,实现了产品矩阵、核心技术与全球市场的多重突破,支撑公司向数智化、流水化、国际化战略方向发展。

在这一战略框架中,迈瑞医疗的并购逻辑,从不止步于扩大收入、增加利润这种简单的“加法”思维,而是以主营业务深耕和长远战略布局为核心,聚焦补强补链式并购,致力于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协同与业务互补,释放“乘法”效应。

在数智化转型方面,迈瑞医疗曾经的一笔收购至关重要。作为迈瑞第一大业务,体外诊断(IVD)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试剂原料的自主可控。2021 年,公司收购了全球知名的IVD原材料领域的公司海肽生物,实现了化学发光原材料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在数智化转型的背景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技术的自主性至关重要。上半年,迈瑞医疗与海肽生物团队深入合作,已实现从客户临床需求、生物原材料、到试剂产品的全产业链技术覆盖。

迈瑞医疗这一成果意义非凡,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心肌标志物产品在性能方面的领先优势,为临床精准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还基于数智化对临床需求的精准洞察,在甲功、激素、传染病、肿瘤标志物等多个领域积极布局创新原料产品。

根据半年报,上半年,迈瑞医疗由海肽生物提供原料的5个化学发光试剂产品已成功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体现了迈瑞医疗技术自主创新与数智化驱动临床需求导向的双重优势。

在流水化转型方向,从行业视角看,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增量机会,流水型业务无疑是核心赛道之一,而迈瑞医疗当前重点培育的微创外科耗材与心血管介入耗材,正是该领域的典型代表。

根据行业研究报告,2023年全球心血管领域的市场规模560亿美元,其中国内市场规模超过500 亿元,在全球和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中均排名第二,仅次于体外诊断领域。

为补足高值耗材领域短板、加速“流水化”转型,迈瑞医疗在2024 年完成对惠泰医疗的控制权收购,快速切入心血管领域细分赛道,实现高值耗材业务的关键突破。而2025年上半年,在迈瑞医疗入主一年之后,惠泰医疗营收增长21.26%,利润增长23.46%。

欧美日韩的老龄化社会,中国也已然步入老龄化社会,心血管疾病成为越来越普遍需要面对的现实,相关耗材需求也不断在增长。因此,惠泰医疗未来在国内外业务维度,与迈瑞医疗的协同性价值都将会愈发显现。

在国际化实战中,曾经海外供应链缺失是迈瑞体外诊断突破中大样本量客户、加速国际化的核心障碍。2023年,迈瑞医疗收购德赛诊断75%股权后,借助其成熟体系快速完善海外供应链,为体外诊断业务全面国际化搭建了“本地化生产-仓储-服务”的完整支撑体系。

上半年,德赛诊断欧洲物流仓储中心已交付使用,其在欧洲、亚太及拉美地区的本地化生产和其他区域仓储中心正在陆续进入实施阶段;同时,德赛研发团队落实迈瑞医疗体外诊断中长期规划并交付产品,营销端还借其欧洲直销平台导入更多业务、突破高端客户。

从最终成效来看,迈瑞医疗这一系列并购动作实现了“乘法”效应:从纵向看,公司的产品矩阵从核心设备延伸至IVD 核心原料、高值耗材等上下游环节,形成全产业链覆盖;横向维度看,全球化布局从早期的“产品出口”升级为“本地化运营”,直接支撑起当前国际收入占比近50%的格局。

能否复刻“并购之王”丹纳赫?

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版图中,并购从来不仅是巨头的“可选项”,而是穿越行业周期的 “必修课”。正所谓“无并购、不巨头”。美敦力、丹纳赫、强生都是通过精准的并购布局与高效的投后整合,在全球站稳脚跟。

其中,丹纳赫有着“并购之王”的称号,自1984年创立以来,丹纳赫凭借超过400次的并购交易,从一家涉足工业制造的企业,逐步蜕变成为全球生命科学与医学诊断领域的行业巨头。如今,丹纳赫市值为1.05万亿人民币,而最高峰市值约为1.5万亿人民币。



丹纳赫的并购策略,堪称“补强补链式并购”的教科书,其中的核心要义,不仅在于“买得准”,更在于“整得好”,其独创的丹纳赫业务系统(DBS)是其投后整合的核心工具,通过整合实现技术融合再创新。

而迈瑞医疗正在推进的并购模式,客观上类似于丹纳赫这套“并购-整合-再创新”的成熟并购成长逻辑。比如战略层面,迈瑞医疗将并购目光聚焦于IVD、心血管等关键业务领域的薄弱环节。

从结果看,迈瑞医疗通过并购实现体外诊断领域的试剂原料自主可控,还完善海外供应链平台,助力国际化扩张,并促使体外诊断快速成长为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这层层递进的价值落地,正是迈瑞医疗“买得准”的印证。

比如并购惠泰医疗后,迈瑞医疗在研发、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全面合规、IT 等多职能给予赋能,助力其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上半年,惠泰医疗营收利润均实现20%以上高增长,创下历史最佳成绩。

除了全方位赋能,迈瑞医疗还推动双方技术融合再创新。比如,惠泰医疗电生理事业部正式成立并运行,由迈瑞医疗研发骨干团队重点参与的三维房颤 PFA、RFA 系统及配套耗材已顺利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半年,PFA、RFA 产品已顺利进入临床开展三维房颤消融手术。

可以说,“买得准”的战略眼光与“整得好”的落地能力,已共同构成迈瑞医疗征战全球市场的核心引擎。从行业空间来看,这份引擎的潜力巨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达6176亿美元,国际市场空间是国内的4-5倍。

上半年,迈瑞医疗的国际收入占比虽然近半,但国际业务的成长空间依然巨大。据迈瑞医疗统计,公司已布局的业务对应国际的可及市场空间约5700亿元,而公司在2024年的国际收入约为164亿元,对应的市场占有率不到3%,其中第一大业务体外诊断的市占率甚至只有1%。

迈瑞医疗国际市场近七成的收入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公司预计发展中国家的可及市场空间和国内类似,均约1300亿元,而公司2024年在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仅约为109亿元,对应的市占率仅略高于8%,远低于国内约16%的市场占有率。

这些数字均有力地说明迈瑞医疗即使是如今的体量,依旧有着广阔的增长空间,大象依旧能起舞。

过往多年,迈瑞医疗以稳健增长穿越一轮又一轮周期,今年上半年业绩虽然小有波折,但用其市占率指标的增长印证了其穿越周期的韧性。从“内强外辅”到“内外都强”,迈瑞医疗依托自主研发与“补强补链式”并购,循着全球医械巨头路径前行,其业绩和增长再创新高的预期,已然愈发明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玩家实测“八闽状元郎到底是不是... 您好:八闽状元郎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6355786】很多玩家在八闽状...
今日重大通报“新甘孜到底能开挂... 您好:新甘孜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69174242】很多玩家在新甘孜这...
玩家实测“518互游其实有透视... 您好:518互游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8700483】,很多玩家在518互...
重大消息:乐驿茶坊.有挂吗[必... 您好:乐驿茶坊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6534989】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
{重磅来袭}“先锋大厅有挂吗”... 您好:先锋大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8435338】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