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白酒行业新一轮深度调整,越来越多酒企发现“真理”:要想穿越周期,还是要苦练内功。
但事实证明,只有少数名酒敢于提前布局。
泸州老窖2025年半年度报告近日正式披露。在白酒行业消费恢复不及预期、存量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这份成绩单再次展现出泸州老窖的稳健底色: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4.5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63 亿元,主业毛利率稳定在87.1%的高位,同时合同负债继续增长,体现出抵御周期的强劲实力。
数据不仅是泸州老窖经营能力的直观体现,更有其穿越行业周期的深层逻辑:产品端,长期深耕高端化打牢基础、挖掘存量,提前布局低度化为行业探索出路、寻求增量;模式端,通过数智化赋能和生态化构建,不断优化、提升传统白酒产业的效能。可以说,泸州老窖正以系统性创新应对行业变局,为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老窖样本”。
高端化稳健深耕,
低度化前瞻布局
回顾白酒行业过去几轮深度调整期可以发现,高端产品往往能帮助酒企更好地抵御风险,并且在调整期过后更快回到发展快车道。
泸州老窖用数据证明,在国窖1573等中高档产品的带领下,其高端白酒的定位不仅未受市场波动冲击,反而结合精细化运营愈发稳固。半年报显示,中高档酒类依旧是泸州老窖收入的主力贡献者,确保其产品毛利率保持在高位,不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处于高端白酒阵营的第一梯队。结合“百城计划”深入实施、“华东战略2.0”持续推进,泸州老窖的市场攻坚不断深入。一方面,国窖1573作为核心高端单品持续发力,不仅在国内市场继续深入覆盖,海外市场也在全力扩张,价盘保持稳定;另一方面,泸州老窖品牌则持续在粮仓市场筑垒精耕、在机会市场站稳渗透,特曲60等产品依靠口口相传逐渐扩大市场。
泸州老窖高端化的根基,源于不可复制的核心资源与数十年的品牌积淀。围绕国窖1573背后的“国宝窖池群”,泸州老窖开展了长期的独占性资源保护和稀缺性价值阐释,持续强化其作为高端白酒的产品力和品牌力。作为连续使用450余年的活态酿造遗产,“国宝窖池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性与独特性,构成了国窖1573不可替代的品质壁垒——这种稀缺性决定了产品的高端定价逻辑,也让国窖1573在商务宴请、高端礼品等核心场景中,始终成为消费者的优选。
泸州老窖对高端化的坚守并不是“固步自封”,而是通过工艺迭代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从基酒甄选的“百里挑一”,到勾调环节的“大师级把控”,再到储存过程的“恒温恒湿陈化”,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高标准。在稳固高端价格带身位的同时,泸州老窖近年又以低度化创新打开了高端白酒的“增量空间”,比行业领先了将近一个周期。
从上一轮白酒调整期开始,面对白酒行业“品牌梯队固化”的传统认知,泸州老窖大胆导入低度化产品,在河北等战略市场找到了机会,成功将38度国窖1573打造为行业首个百亿级低度白酒大单品。
38 度国窖1573的成功,是泸州老窖二十余年低度技术积累与战略前瞻的必然结果。白酒低度化绝非简单降低酒精度,而是对酿造工艺的极致考验。泸州老窖从酒体设计到过滤勾调再到贮存熟化步步匠心,凭借“降度不降香、降度不降味、降度不降格”的技术优势,最终让38度国窖1573既保留了国窖1573的典型风味和高端基因,又具备了更广泛的消费适配性。
低度化的探索并未止步于38度。今年6月泸州老窖管理层在股东大会上明确表态:28度国窖1573已完成研发并将适时投放市场,此外更低度数产品的研发正在推进。
拥抱年轻化场景,
拓展白酒消费时空
产品的创新背后,是泸州老窖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洞察:Z世代将逐渐成为白酒消费主力,未来对于“健康化、利口化、场景化”需求将显著提升,酒吧、露营、野餐等年轻化场景,需要更轻量、更易饮的白酒产品,这要求白酒进一步转变为“悦己消费”的载体。
在场景化方面,泸州老窖已经连续多年打造“国窖1573·冰JOYS”夏季营销,持续推动白酒拓展夏季饮用场景。
传统认知中,白酒是常温饮用,而“冰JOYS”通过“冰饮白酒”的场景营造,让冰镇后的国窖1573成为夏季酒吧、夜市、派对的新选择。泸州老窖也与高端餐饮品牌合作,推出“冰饮白酒+海鲜”“冰饮白酒+沙拉”等搭配推荐,引导消费者建立“夏季喝冰白酒”的新认知。2025年,“冰JOYS”继续推广白酒冰着喝,还与艺术家联动,以“灵感发酵局”为主题打造年轻人喜爱的创新酒饮方式和场景,这同时也带动了低度国窖1573夏季动销,成为行业一大亮点。
除了低度白酒,泸州老窖近年持续布局光瓶酒、果味酒,已经涉足啤酒、葡萄酒、果味预调酒等不同赛道,用全面的产品矩阵满足年轻人的“日常悦己”需求。在营销端,泸州老窖自2023年起开始打造“窖主节”IP,同样颠覆了白酒营销的传统范式,潜移默化改变年轻消费者对白酒的认知。“窖主节”不再是单向的品牌宣讲,而是融合艺术展演、露营体验、Livehouse演出、调酒市集等等形式的沉浸式互动。在窖主节现场,年轻消费者可在互动游戏和艺术装置前打卡分享、可以亲手用国窖1573调制鸡尾酒,在露营帐篷里伴着音乐品饮低度白酒。这种共创式的互动营销,让白酒变成了年轻人的“社交货币”,精准契合年轻人对“情绪价值”和“个性化表达”的追求,“窖主节”也因此成为泸州老窖培育年轻消费群体的核心载体。
从38度国窖1573 的百亿突破,到28度及更低度数产品的研发,再到“冰JOYS”“窖主节”的场景探索,泸州老窖围绕新一代白酒消费者形成了一套“高端品质+年轻表达”的战略组合拳:低度化打破“高度才是好酒”的认知,场景化拓展白酒的消费时间与空间,高端化巩固品牌价值持续提升,三者共同构成泸州老窖穿越周期的内生动力。
数智化赋能、国际化破局,
筑牢抗周期底座
产品创新、营销迭代是穿越周期的“内生动力”,数智化、生态化则是泸州老窖抵御行业波动的“坚固盾牌”。在消费需求个性化、渠道结构多元化的当下,泸州老窖积极推动数智化转型,运营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升级,为稳健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在渠道端,数智化转型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泸州老窖新兴渠道运营模式营收同比大涨27.55%,营收增长的新引擎初现端倪。这一成绩源于泸州老窖率先于行业推广的“五码合一”产品追溯体系——通过在产品包装植入唯一数字编码,泸州老窖实现了从生产、仓储、物流到终端消费的全链路数据追踪:消费者扫码可验真、参与营销活动,经销商扫码可实时查库存、下单补货,企业则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把握消费趋势、优化库存结构。例如,通过“五码合一”数据发现年轻消费者更青睐小瓶装、低度化产品后,泸州老窖调整了电商渠道产品配比,增加了小瓶装线上投放量,带动线上销量同比增长58%。而经销商门户系统与营销服务平台的上线,实现了与经销商的实时数据互通,减少中间环节信息损耗。2025年上半年泸州老窖管理费用出现两位数下降,渠道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在生产端,泸州老窖的数智化继续引领行业标准。目前泸州老窖打造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已经实现白酒包装全自动化操作,1小时可包装15000 瓶酒,比传统包装线效率提升2倍以上,同时可实时检测每瓶酒的包装质量,不合格产品自动剔除,合格率达99.98%,既提升效率,又确保质量稳定。智能化生产线还支持“柔性生产”,同一生产线可快速切换不同度数、规格的产品包装,大幅提升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
数智化赋能的同时,泸州老窖积极构建“国际化+高端化+低度化”的语言,在海外市场寻求增量空间,打造未来新周期里的业务亮点。在国际市场,高端品牌调性+低度化产品,成为泸州老窖出海的核心抓手。长期以来,中国白酒因度数偏高难以融入全球烈酒市场,而泸州老窖的38度产品恰好与国际烈酒主流度数(40度左右)接近,更易被国外消费者接受。
此外,泸州老窖在推进国窖1573“让世界品味中国”全球之旅过程中,积极推动“中国白酒+高端餐饮”“中国白酒+艺术鉴赏”的搭配,并推出特调饮品,逐步打造适合海外消费者的白酒场景。
回顾历史,泸州老窖在上一轮白酒调整期中成功站稳高端白酒身位,盈利水平至今行业领先,其穿越周期的核心逻辑,正是对“产品本质”的坚守与对“行业未来”的前瞻性布局。
展望未来,随着高端化持续领先、低度化占据先机、年轻化勇于革新、数智化全面深化,泸州老窖有望在新一轮周期中,继续以“老窖模式”稳健前行,推动中国白酒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文/肖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