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北大EMBA→南大博士→正部级,易会满的学历轨迹堪称“完美镀金”。
前文回顾:
靴子落地了,传闻已久的“金融逆袭者”易会满终于落马。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9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一纸通报,为易会满39年的“逆袭神话”骤然画上句号。
但圈内人都知道,这把悬顶之剑,早已摇晃多时。
2024年2月,A股跌至五年新低,散户哀嚎、机构骂娘之际,易会满“意外”被免去证监会主席职务,转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不是平调,而是“冷宫预备役”。
果然,一年刚满,靴子落地。
传闻早已在金融圈暗流涌动。有人说他去年就开始“配合调查”,有人说其子在香港中金的工作早已被重点“关注”。就连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今年6月17日的政协座谈会,镜头前的笑容都透着一股强撑的僵硬。
这场“逆袭”始于浙江苍南一个中专生,终于北京一场反腐风暴。所谓“风起青萍”,从来不是偶然。
中专生→北大EMBA→南大博士→正部级,易会满的学历轨迹堪称“完美镀金”。
但在这条路上,多少资源交换被包装成“进修”?多少权力背书被伪装成“深造”?
北大光华、南大商学院——这些名校EMBA项目历来是官员与商人混圈子的重镇。谁为他写的推荐信?谁为他开的绿灯?谁与他在同学会上推杯换盏、后续获得IPO便利?
学历逆袭的背后,恐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身份洗白”与“人脉囤积”。查学历链,或许能扯出一串瓜藤。
1
易会满是历任证监会主席中的IPO之王,他参与的像是一场新时代的“郑筱萸式”盛宴。
易会满任内五年,A股IPO募资2.22万亿,1908家企业上市,平均每天一家——这数字堪称癫狂。
但股指呢?3000点保卫战打了20场,散户血流成河,量化交易、转融通等“专业工具”掩埋了真实流动性。
有人说,这是“割J菜机械化时代”的开启。
这让人不禁想起另一个“审批权变现”的典型——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当年他疯狂审批新药,背后是明码标价的腐败;如今易会满疯狂推IPO,是否也成了某些利益集团的“上市流水线”?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原证券日报副总编辑董少鹏今天发表《易会满被调查,金融反腐重大一步》,直言曾批评其“欺上瞒下”,却反遭打压。易会满甚至亲自跑到经济日报社施压,要求“处理”批评者。
一边是高调宣称“零容忍”,一边是对异见者“零容忍”,讽刺至极。
注册制本是市场化改革,但若缺乏监督,审批权就成了新的寻租场。易会满的落幕,仿佛郑筱萸的轮回——只不过这次,赌场从药厂换成了股市,筹码从新药过审换成了IPO。
2
易会满落马,大概率会牵出一堆硕鼠。
除了证监系统,他还可能卷入两起风暴:一是工商银行系统,二是浙江金融圈。
工行近年反腐堪称“宇宙行地震”:副行长张红力、多个省分行一把手接连落马。易会满从信贷员爬到董事长,34年深耕工行,人脉盘根错节——这场清洗,远未结束。
更值得玩味的是他的“浙江底色”。浙江金融圈正遭遇连环爆雷:自副省长朱从玖被查后,四大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全军覆没。温州苍南走出的易会满,是否在故乡织就了一张利益网?
江浙企业IPO数量在其任内显著攀升,是巧合还是必然?
下一个会是谁?圈内人都在猜:是某位仍在香港低调上班的家属?是某些曾获IPO绿色通道的企业?或是更多银行系、浙江系的“老朋友”?
易会满的落幕,是一个时代的注脚。
从“逆袭神话”到“反腐典型”,从IPO狂欢到指数崩塌——这场闹剧背后,是中国金融监管深水区的挣扎与博弈。
证监会主席这个“火山口”,从来不只是市场考验,更是人性考验。
但愿这场风暴,真能换来一句:
“风起青萍之末,止于清廉之间”。
已开快捷转载,文章可自由转载
木子美爆料多位大佬性事——一个“三明治”,一个30亿票房导演,全文可点击关注“智识漂流”公号,在后台输入“木子”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