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A股三大指数小幅低开,光伏板块震荡走弱。
相关ETF方面,光伏ETF(159857)截至发稿下跌1.68%,实时成交额突破8000万元居深市同标的第一,盘中溢折率0.11%。成分股方面,阿特斯、微导纳米涨超4%,林洋能源、晶科科技、福莱特等个股跟涨。资金流向方面,据Wind数据,9月8日光伏ETF(159857)获资金净流入1.47亿元。
光伏ETF(159857)紧密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该指数将主营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待选样本,选取不超过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以反映光伏产业公司的整体表现。光伏ETF(159857)还配备了场外指数基金(A:011102;C:011103)。
消息面上,据第一财经,近期光伏、储能行业出现上游电芯短缺及海外市场需求高涨等。国内某储能企业负责人聊起储能市场近况时表示,“现在储能电芯是比较缺的,刚才还有四五个集成商要找我们聊,想买电芯。”该企业负责人进一步分析,实际上电芯的产能总体是富余的,但因为交付期太集中,造成了挤兑。市场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电芯供应偏紧的直接影响就是价格上涨。行业机构Infolink Conculting近日发布的储能电芯报价呈小幅上涨,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芯100Ah等多个价格环比均有小幅上升。
华创证券指出,近期硅料挺价支撑下,价格传导有望逐步落地,带动产业链盈利修复。同时随着“反内卷”的持续推进,或有供给端政策落地,推动光伏行业竞争格局优化。近期储能电芯报价重心上移,此外,储能板块处于较低估值水平,安全边际高,高景气背景下板块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中金公司认为,近期硅料环节持续累库,预期支撑价格上涨;玻璃库存天数持续下降,价格有望上涨。市场普遍预期9月将是光伏“反内卷”方案实施的重要节点,观察整体光伏板块的表现,若后续政策落地,板块标的仍有较大空间。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