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 文/图)“您好,我叫安安,您哪里不舒服?”在2025年服贸会的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身穿白大褂、长相可爱的AI医生正在“出诊”。进入“安安”所在的自助诊室静音舱,观众可体验一站式自助完成问诊、续方、检查开单、缴费等。
“安安”是今年服贸会医疗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的一个缩影。走进展区,记者仿佛穿越到了医疗健康的未来世界。机器人自主协作、AI医生全息问诊、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的健康管理新模式,正在重新定义医疗服务的边界。
服贸会上的数字医生。
智能机器人协同作业
在展区入口,一款最新推出的运动医学手术机器人成为焦点。通过机械臂亚毫米级手术精度的细致化操作,在人体骨隧道进行关节的准确钻取。这是医生徒手操作难以达到的精准度。
这款设备的展商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徐艺告诉记者,该产品术前可以利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重建患者膝关节模型,术中通过机械臂亚毫米级手术精度,可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从而辅助医生完成“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展区内,另一款AI导管塑形机器人也大显身手,它能在动脉瘤神经介入手术中充当关键环节的“自动导航”和“自动驾驶”角色。
手术机器人正在演示剥鸡蛋。
据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中国原创、全球首创AI导管塑形机器人。该机器人首先通过“智能大脑”先进的专利AI算法,基于患者的影像数据,进行3D血管重建和自动测量,为导管路径提供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塑形方案。然后,机器人以“微手指”和“微递送”,完成全自动化的导管塑形操作,微米级精度远超人手操作。
数字化究竟给医疗设备带来了哪些改变?参展商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医工中心负责人鲍红艳举例说,以数字化全息扫频OCT术中导航显微镜为例,引入OCT技术后,医生能够像CT一样对相关结构、组织进行“透视”,看的图像更加立体,能更精准地完成手术。
“这些机器人不再是单独工作,而是通过云端大脑实现群体智能。它们能够协同决策,形成一个高效的作业网络。”鲍红艳说。
科技让医疗更有温度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服贸会上看到,很多像卡通玩偶般的AI医生在各个医院的展台“坐诊”。
在展馆一角,一个智慧中医体验空间引起来往观众的注意。在智慧中医诊室,AI正悄然改变着患者的传统看诊体验。医生一问诊,旁边的智能助手便实时记录医患对话、自动探知症状与病因,快速生成结构化的中西医电子病历。系统还会智能推荐“理、法、方、药”方案,辅助医生开方决策。就诊结束后,患者只需扫码添加随访机器人,即可获得专业、贴心的全天候随访服务,康复过程有人管、有人问。
据杭州全诊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市场品牌经理黄哲程介绍,广安门医院与全诊医学联合打造了广医岐智中医大模型,通过多元创新产品矩阵搭建起了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环节的中医智能体。
“在现场的AI自助诊室内,观众与AI医生进行对话,AI医生可以提前完成病史采集,生成结构化病历直达医生桌面,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中医诊疗建议和养生保健建议。在自助诊室静音舱中,用户可一站式自助完成问诊、续方、检查开单、缴费等,极大缓解传统医院排队焦虑。”黄哲程说。
一丫正在“坐诊”。
在北京儿童医院的展位,一个机器人眨着大大的眼睛,微笑注视着来往观众。“一丫”是专为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设计的陪伴型机器人。北京儿童医院博士研究生范松乔告诉记者,“一丫”也是高功能孤独症数字化评估干预系统,在评估功能内融入了行为学数据、神经心理学测试数据、表情语音反馈数据、眼动反馈数据,基于脑电、脑氧的脑评估数据,在干预功能内融入了AR增强现实眼镜的社交干预训练,为高功能孤独症的患儿家庭提供个性化的科普指导和养育方案建议。
此外,一款康复机器也吸引了不少观众亲身体验。据山东欣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康复治疗师程天雷介绍,这款机器适用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后期居家训练,失能老人、长期卧床患者的运动功能训练等,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科学调整步态,引导患者形成正确行走姿态,锻炼运动平衡和协调控制能力,使得患者短时间内提升主动运动能力。
智慧医疗成果走向全球
展会上,一个令人欣喜的趋势是:一些跨国企业的“中国创新成果”不仅进入了国内的医院,而且也正向全球输出。
在跨国企业飞利浦展台,一台国产高端CT——CT5300格外引人注目。工作人员表示:“这款设备由中国团队深度参与设计与制造,搭载深度学习AI算法,在确保卓越成像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辐射剂量。这是我们推动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提升高品质诊断可及性的重要成果。”
飞利浦表示:“作为一家外资企业,我们也通过服贸会平台,感受到中国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更开放包容的姿态,带给我们更多务实的发展机遇,这也坚定了飞利浦扎根中国,深度融入本地生态系统,服务中国健康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外国展商正在观摩展品。
也有跨国企业搭乘服贸会的“快车”,与国内公立医院“牵手”。礼来在去年服贸会期间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研发与应用。今年,礼来也带来了首次亮相服贸会的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突破性疗法多奈单抗注射液。
礼来集团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德赫兰表示:“北京是礼来在中国的重要战略市场,礼来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目标与北京高度契合。礼来2024年宣布在京成立礼来中国医学创新中心;2025年3月正式启动礼来北京创新孵化器(Lilly Gateway Labs),实现该平台在美以外地区的首次落地。同时,我们积极与中国政府、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及行业伙伴开展战略合作,加速创新药惠及中国患者。未来,礼来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深耕中国市场,继续携手各方为推动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天津鹏瑞利医院作为国内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今年首次参展服贸会。天津鹏瑞利医疗城院长、天津鹏瑞利医院院长刘丹告诉记者,天津鹏瑞利医院是天津鹏瑞利国际健康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同属鹏瑞利医疗城的康复医院、脑科医院、康养社区及酒店集群协同联动,共同构建集“医、康、养、护、文旅”于一体的全方位健康服务体系。这种多业态融合的模式,实现了医疗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互补,能为患者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连续性健康保障。
“我们希望依托综合业态和区位优势,吸引国外患者来津就医,带动相关消费(如酒店、购物),打造‘医疗旅游产业’,这是一个长远且具有想象力的方向。服贸会汇聚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和投资机构。我们期待能在服贸会上进一步深化与国际顶尖医疗机构的合作,链接更广泛的国际医疗服务。”刘丹说。
记者手记:
走在2025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我深刻感受到“未来医院”正在快速成为现实。这些创新技术不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得到应用,也正在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
广安门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通过构建‘广医岐智智能体联盟’,正将中医AI能力以模块化、低成本的方式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这意味着,无论是社区卫生中心、县级中医医院还是乡村诊所,都能获得相当于三甲医院水平的AI辅助决策支持。患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通过终端设备获取规范的中医健康服务。
在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穿梭一天,我也能深刻感受到:未来已来,中国速度正驱动“未来医院”前行。跨国医疗企业不再简单地将全球产品引入中国,而是深度融入中国医疗生态系统,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创新。
从“在中国制造”到“为中国创造”,再到“由中国创新,惠及全球”,跨国医疗企业的转型不仅带来了更先进、更可及的医疗解决方案,也见证了中国医疗创新实力的整体提升。
离开展馆时,我看到一位老人正在体验问诊设备,与屏幕中的医生愉快交流。那一刻我明白了,科技的意义在于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更好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