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这次真的“狼来了”!
还记得几年前就被吹上天的“全固态电池”吗?号称充电像加油一样快,续航破千公里,还不会起火爆炸。
但这么多年,它就像传说中的“狼来了”,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新闻要么是“理论创新”,要么是“实验室突破”,离普通消费者掏钱能买到,还隔着十万八千里。
然而,这次可能真的有点不一样了。
9月2日,国内动力电池巨头——国轩高科,发布了一则消息:公司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正式贯通!而且,其“金石”电池已经步入了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高达90%。
放眼整个行业,国轩高科在全固态电池方面的推进节奏,明显比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同行走得更快,甚至在工程化落地上,也暂时领先于宁徳时代。
尤其是聚焦在硫化物全固态路线——这条被公认难度高但潜力大的技术路径上,国轩高科真正做到了“快人一步”。
可以说,全固态电池终于从论文和实验室,走向了量产前的临门一脚。它不再是遥远的梦,而是露出了清晰的、可实现的商业化轮廓。
那么,作为旁观者,我们不禁要问:
1.国轩高科凭什么能抢先一步?
2.此次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贯通,又能否打破宁德时代、比亚迪“双雄称霸”的格局呢?
接下来,我们就好好聊聊国轩高科手里的这张王牌。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进度比同行更快自然来源于技术和落地。
首先,深耕技术。
技术突破从来不是偶然,而是靠真金白银和长期投入砸出来的。
说到研发,国轩高科可比大多数同行都更“执着”。2024年,其研发费用率达到8.28%,明显高于宁德时代(5.14%)、亿纬锂能(6.29%)和欣旺达(5.94%)。
愿意把更多资源押注在技术上,正是国轩高科能够领先一步的重要底气。
真金白银没白花。在全固态电池几个最核心的材料环节,国轩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大幅提升约60%,空气稳定性也明显增强,解决了这类电解质“怕空气”的痛点;
正极材料:使用超高镍单晶正极,克容量达到240mAh/g,能量密度更有竞争力;
负极材料:开发出三维介孔硅负极,克容量高达1800mAh/g,远超传统石墨负极。
这些材料层面的突破,为全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打下了实实在在的基础。
其次,产能扩建。
光有技术还不够,能不能量产落地才是真正的考验。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国轩高科总资产规模为1132亿元,在行业中排第二,超过了亿纬锂能(1107亿)和欣旺达(922.5亿)等对手。
更重要的是,它这几年一直在积极扩产——公司在建工程占总资产的比例从2020年的4.14%一路飙升至2024年的13.72%。
就2024年数据来看,这个投入强度,远超亿纬锂能(9.23%)、欣旺达(5.7%)甚至宁德时代(3.78%)。
到了2025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在新建产能上投入“更上一层楼”,在建工程占总资产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15.77%。
愿意投、敢投、持续投,让国轩不仅积累了技术筹码,也搭建起走向量产的关键产能基础。全固态电池中试线的贯通,就是这样一步步从图纸走向现实的。
介绍完国轩高科在全固态电池量产上的“快人一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开头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虽然同行企业在全固态电池的推进节奏上不如国轩高科迅速,但这并不代表巨头们正在“躺平”。
要知道,动力电池的世界远不止全固态电池,还包括技术更为成熟、应用也更普遍的的传统液态锂电池等。
像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样的行业领头羊,依然手握雄厚的技术储备与市场份额。长期以来,两家企业合计占据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大半江山”。
相比之下,国轩高科虽然在技术上不断突破,但在市场占有率上仍有追赶空间。
2024年,国轩高科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为5.68%,位列第四,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差距依然明显。不过,差距之外,也意味着还有不小的成长空间。
来看三家企业在传统液态锂电池的布局:
宁德时代:全方位布局,磷酸铁锂(LFP)和三元锂(NCM/NCA)并重,其中三元锂技术领先,公司在技术专利和产业化经验上都拥有强大优势。
比亚迪:主力发展磷酸铁锂路线,凭借刀片电池的安全性和成本控制著称。拥有从整车到电池的垂直整合能力,为其技术应用提供了稳定的内部汽车市场。
国轩高科:在磷酸铁锂技术上的专注和追赶速度在加快。此外,公司还引入了大众汽车作为战略股东,在整体规模上与前两者有差距。
不过,即使目前规模差距仍较大,我们也需要多给国轩高科这类“后浪”一点时间和信心。
2025年上半年,公司就又传来捷报:首次推出了G垣准固态电池。
该电池不仅能量密度突破300Wh/kg,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更通过了5家车企测试,4款车型已完成装车验证。
另外,8月29日,国轩高科还披露了两项重大投资计划:在南京和芜湖两地投资80亿元进行扩产。
其中,在南京,国轩高科计划投资40亿元建设年产20GWh的准固态电池项目。
在芜湖,国轩高科也计划投资40亿元建设年产10GWh的准固态电池项目,以及配套的模组和PACK生产线。
一旦南京、芜湖两大项目建成投产,将大幅提升国轩高科的生产能力,公司跻身全球动力电池前三名可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最后,总结一下。
也许现在的国轩高科,还未足以匹敌宁德时代等巨头,但更现实的可能是,其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促使市场从“双雄争霸”逐步向“多强并立”的局面演变。
届时,国轩高科将有望在全球电池第一梯队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