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有140多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1300片历史文化街区以及6.8万处历史建筑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载体,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要求“推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品味城市里的烟火气,看看古城古街怎样焕发新活力,各地如何保护城市文脉。
菜场焕新:烟火裹文脉市井见风雅
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守护城市的烟火气。“姑苏烟火漫卷处,一城风物半城鲜”,在苏州改造换新后的彩香菜市场里,感受最鲜活的姑苏城、最地道的江南味。
清晨6点多,第一缕阳光刚爬上姑苏城的粉墙黛瓦,干将西路旁彩香菜市场的烟火气已漫出巷口。一层美食区里,慈姑片的酥脆裹着蛋饼的软糯;汤面摊位的师傅手起勺落,五花八门的苏式浇头溅出鲜气;食客们端着瓷碗嗦面,拿着手机打卡拍照。
游客周青悦:氛围感很强,很有烟火气,进来就有扑面而来的那种香气。
如今,有着40多年历史的彩香菜市场成了市民游客的文化打卡地。这一切得益于三年前的城市更新改造。
依照“菜篮子工程”提质重点和“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核心节点,这座老市场变成了1.7万平方米的社区商业综合体。市民游客在这里既能看到青砖黛瓦间的活色生香,也能感受吴侬软语里的民生温度,让逛菜场升级为“姑苏风雅”的沉浸式体验。
苏州市农产品发展公司商务发展部副总经理徐宏程:我们把“代烧代炒”服务融入社区空间里面,有些年轻人没来得及做饭,可以拿着他的买好的菜,到我们的“代烧代炒”的厨房做精品加工,过后回家可以直接吃热乎的东西。
不仅功能贴心,菜市场更把姑苏文脉悄悄藏进细节?/span>